楠木軒

騰邦國際走向破產邊緣 子公司“失控”現羅生門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財經

繼去年被國際航協“封殺”後,曾經的旅遊業龍頭騰邦國際債務風險持續攀升,又迎來了新困境。

4月21日晚間,騰邦國際發佈《關於公司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於4月17日收到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通知書》,申請人中信銀行深圳分行申請對公司破產清算。目前上市公司正積極與債權人進行溝通。

2018年7月,騰邦國際與中信銀行深圳分行簽訂《綜合授信合同》及補充協議,中信銀行向上市公司發放了3億元貸款,但該合同在2019年7月4日到期,截至目前,貸款本金及相應的利息和罰息均未歸還。

這只是騰邦國際債務危機的冰山一角。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騰邦國際涉及的未清償借款逼近30億元。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騰邦國際還有41504户普通股股東,前十大股東中還不乏建信基金、中央匯金、嘉實基金、國信證券等國內知名機構,這四家機構投資人分別持有騰邦國際1243.20萬股、1230.39萬股、367.18萬股、288.46萬股。一旦騰邦國際被申請破產清算,這些股東如果沒有“逃離”,或將血本無歸。

近30億債務待償

自2018年資金鍊危機爆發以來,騰邦國際就一直陰雲籠罩。4月22日,騰邦國際股價跌停,收於3.09元/股,2019年至今,騰邦國際股價累計已下跌65.59%。

前一日晚間公告的被破產清算申請書,徹底引爆了騰邦國際的債務危機。根據其《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騰邦國際總負債高達55.29億元。其中,不少負債逾期,使得公司面臨大量訴訟。

早在2019年12月31日,騰邦國際就因為4.29億元的涉訴金額,被凍結了68個銀行賬户,隨後,騰邦國際在回覆深交所問詢時指出,除了68個賬户已披露涉訴債務外,公司於2019年到期的債務還有14.11億元,其中包括非銀機構2.75億元,銀行11.36億元;即將於2020年到期的債務則有13.63億元,將於2021年、2022年到期的債務分別為4000萬元和8971.29萬元。四年內未清償債務合計29.03億元。

除了上文提到的中信銀行之外,騰邦國際目前已到期未清償貸款的債權人還包括長沙銀行、遠東國際租賃、廈門國際銀行、廣州農商行、興業銀行等。

目前,騰邦國際公開的累計訴訟金額還在快速攀升。截至2020年4月15日已達到17.44億元。訴訟案件均為經營性訴訟,其中金融機構涉訴案件訴訟金額為14.87億元,佔合計訴訟金額的比例為 85.68%。

債務危機纏身的另一面,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也被拖垮。2019年6月,因BSP(Billingand Settlement Plan,即開賬與結算計劃)票款欠款,國際航協終止了與騰邦國際5家子公司簽署的客運銷售代理協議,並取消5家子公司的國際航協認可客運代理人資格,這一招使得騰邦國際核心業務——機票代銷網絡直接停擺。

由於公司機票預定系統已經無法辦理相關業務,騰邦國際系統內大量機票代理商的資金被凍結,退票也無法辦理,不少二級代理商曾奔赴騰邦國際總部“討債”。4月2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諮詢此前參與追討的多名代理商發現,時至今日,不少中小代理商的欠款還未償還。

由於不能採用BSP與航司之間的結算方式採購機票,騰邦國際只能通過向其他代理方、第三方平台、航空公司等機票供應商採用現結或預充值等其他結算方式採購機票對外銷售。

而受制於公司資金流動性緊張以及機票採購結算方式的限制,騰邦國際機票業務大幅度減少,營業收入也大幅度下降,導致公司機票業務出現虧損。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19年度公司機票業務預計虧損金額約為1.9億元人民幣。2019年,騰邦國際營收下滑三成,淨利潤虧損15.79億元。

2019年8月,騰邦國際宣佈與中科建業簽訂表決權委託協議,但中科建業只承諾資源共享,不對公司盈虧負責,且每年從上市公司處收取2000萬元“管理費”,不過,8個月過去了,中科建業一直沒有對公司帶來任何實質性的資源或資金。

4月2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多次致電騰邦國際證券部,但電話一直無法撥通,此外,記者也向公司官方聯絡郵箱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時均未收到回覆。

子公司“失控”羅生門

債務與業績不佳的夾擊之下,騰邦國際近日還曝出了另一樁“醜聞”,或再給股東帶來“致命一擊”。

在發佈被申請破產清算公告的前一天,騰邦國際發佈關於子公司喜遊國旅失去控制的公告,稱後者拒絕配合公司及年審會計師對其2019 年度財務報表的現場審計工作,公司對其已失去控制。

但4月2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繫到喜遊國旅董事長史進,其卻否認了喜遊國旅不配合上市公司審計一事,並稱“喜遊根本沒有脱離上市公司的控制”。

“喜遊一直在上市公司體系內,我們一直都在騰邦那裏上班、辦公,所有的財務都是上市公司在監管。財務、資金一直都是上市公司在管理,並不受我們控制。”史進回應道。

此外,史進還透露,喜遊國旅目前因受上市公司資金鍊緊張以及戰略失誤等影響,業務已經停滯。

“喜遊業務從去年10月份全停了,12月份(騰邦旗下)旅遊集團也完全停掉了,目前喜遊和旅遊集團的工資一直都被拖欠沒有發放,整個公司完全是因為資金鍊的斷裂停下來的。但是喜遊和旅遊集團一些在外地的下屬分、子公司在當時是經營狀態的,不過因為疫情影響,現在也停了。”史進説道。

據史進介紹,在喜遊國旅被上市公司併入之後,一方面,騰邦國際不停佔用喜遊國旅的資金,另一方面,進入騰邦國際之後,公司改變戰略做大業務規模,但最後因資金跟不上而面臨困境。

目前,上市公司還未就喜遊國旅一事做出回應,不過,在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八次(臨時)會議審議《關於子公司喜遊國旅失去控制的議案》時,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喬海直接投出了棄權票,理由之一為“此事發生始末本人均不瞭解無法甄別”。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喜遊國旅是騰邦國際2018年6月收購併表的子公司,增資、收購成本合計3.7億元。2018年7-12月、2019年前三季度,喜遊國旅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11億元、8.12億元,占上市公司總營收的比例為14.55%、25.65%,分別實現淨利潤893.51萬元、1695.86萬元,不過,2019年1-9月騰邦國際出現虧損。

整體而言,喜遊國旅的營業收入占上市公司的比重較高,華南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人士對記者指出:“如果是具有重大影響的子公司不配合審計工作,審計機構可能會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來源:21經濟網財經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