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6月24日(星期三),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6月23日,抗疫特別國債發行再傳“捷報”。2020年第三期抗疫特別國債受到投資者熱捧,發行利率仍明顯低於二級市場平均收益率。同日,財政部宣佈將對前三期抗疫特別國債進行續發。中金所表示,已將上市的第一二期抗疫特別國債納入國債期貨可交割券範圍。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券商投行部門獲悉,6月23日,創業板股票發行規範委員會向各保薦機構發出倡議,呼籲組織符合創業板定位的各類優質企業積極申報,堅決履行“看門人”職責,把好信息披露首道關,堅持質量為先不帶“病”闖關,合力實現創業板改革高質量穩起步。
近期,公私募基金髮行規模飆升,“日光基”頻現,前5個月新成立基金髮行份額同比翻倍,權益類基金是其中的主力;險資也在提高權益投資比例,增配金融資產趨勢明顯。境內居民也不斷增加金融類資產配置。
數據顯示,剔除6月份上市的新股,近五個交易日股價(後復權)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數量高達158只,其中20只個股6月以來的累計漲幅超過40%。從行業分類上看,這些創新高個股中,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科技類個股居多。
上海證券報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沿着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平穩走過一週年,為資本市場探路增量與存量改革留下一連串清晰的足跡。
近期各地紛紛公佈今年前5個月宏觀經濟數據,地方經濟復甦圖景顯現。從最新數據來看,地方經濟普遍呈現向好趨勢,多數省份工業生產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4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增長,各地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短短兩天,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已受理43家企業的IPO申報。在這43家公司的背後,創投機構的身影頻現。
週二,A股三大指數呈現強勢震盪格局。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970.62點,漲0.18%;深證成指報11794.01點,漲0.78%;創業板指報2382.05點,漲1.67%。盤面上,以白酒為代表的白馬股表現強勢,貴州茅台股價再度創出歷史新高。對此,機構分析認為,A股的行業估值分化和結構抱團短期內恐難以瓦解。
證券時報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截至23日晚間,已有43家企業IPO、3家企業再融資獲受理。按照證監會此前數據,創業板在審企業需要在29日完成受理,可以預期接下來幾天受理披露將進入高峯期。此外,各大保薦機構也在為衝刺6月30日首批新申報企業積極準備。
新基金髮行又迎來激情燃燒的歲月。今年新基金髮行規模已跨越“萬億”級大關。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今年已成立637只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達9918.5億元,加上23日公告成立的多隻新基金,今年新基金髮行規模已突破1萬億元大關。
新三板精選層籌備如火如荼,公開發行推進速度引人注目。截至昨日,已有17家企業精選層過會。首批過會企業穎泰生物、艾融軟件6月23日啓動網下詢價。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第二批受理企業名單出爐。截至6月23日,創業板IPO受理企業增至43家,再融資受理企業增至3家,較22日分別增加11家和2家。
證券日報
6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稱,為貫徹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分兩批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35億元,用於補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對於資本市場任何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都是重拳出擊,絕不留情面。如果涉及到跨境違法,就需要與相關資本市場的監管同行攜手,共同將違法者繩之以法、將違規者束之以規。這是資本市場“正本清源”的重要舉措之一。
6月22日,滬深兩市兩融餘額創出年內新高。《證券日報》記者據統計發現,截至6月22日,兩市兩融餘額達11418.87億元,在連續6日增加後創出年內新高,較前一交易日驟增113.78億元。進一步統計發現,6月份以來截至6月22日,滬深兩市的兩融餘額累計增加638.35億元。其中,融資餘額達11114.5億元,累計增加595.4億元。
繼6月22日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首批33家申報企業獲受理名單出爐後,6月23日,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第二批13家受理企業亮相,其中11家企業為IPO申請,2家為再融資申請。至此,深交所已受理平移IPO在審企業43家。簡單推算,還有140家IPO在審企業處於未受理狀態。
人民日報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隨着各地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展現巨大韌性。在線教育、遠程辦公蓬勃發展,工業互聯網、在線醫療等持續壯大,為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
北斗組網,全球聯通。6月23日,隨着我國第55顆北斗導航衞星成功發射,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公開資料顯示,這顆衞星是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衞星,距離地面約36000公里。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幫扶涉及近2億人就業的外貿企業紓困發展,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
經濟參考報
近日,各地陸續披露前5月民生工程進度單,彰顯特殊之年民生為要。值得注意的是,立足於惠民生擴內需,有關部門和地方還在密集部署,開列民生工程建設計劃和投資清單,提速推進新一批民生重大工程項目落地。扶貧工程項目、老舊小區改造、養老醫療公共服務等成為建設重點。
近日,企查查數據顯示,格力電器經營範圍新增消毒器械、醫療器械、實驗室設備等。此外,格力相繼成立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格力新暉醫療裝備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外行”入局醫療器械的不只是格力。從華為到海爾,從阿里到騰訊,從京東到拼多多,越來越多的“攪局者”進軍醫療器械行業,隨着智能AI、物聯網、3D打印技術的持續推進,蛋糕大、單價高、毛利率高的醫療器械已經成為多行業巨頭佈局的重點。
第一財經日報
6月23日上午,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衞星在西昌發射場發射成功,歷時20餘年建設的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將正式完成全球組網,北斗系統全球覆蓋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向建成世界一流衞星導航系統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自5月中下旬以來,A股半導體一級投融資市場熱度持續升温,有8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半導體產業相關的收購案例。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