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財富管理發展迅速,信託行業仍大有可為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財經

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規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內居民財富逐年增加,對於財富保值、增值和傳承的需求日益增強,也驅動着我國財富管理行業逐步邁向高速發展的軌道。其中,信託理財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在促進居民財富傳承和中國經濟增長方面都發揮着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也造就了信託行業今日超20萬億的資管規模,以及一大批國內信託公司逐步走向成熟和專業。

作為信託業的老兵,魏明(化名)十多年前進入信託之時,跑的都是銀行業務,辦公室就安置在某銀行的總部旁邊,為的是專門服務好這家國有銀行的通道業務,而現在他已經成為了這家公司家族信託業務的負責人。

另一家市場化信託公司中融信託公佈的數據顯示,近10年來(截至2020年6月底),全公司累計服務委託人數已超過14.5萬,其中包括137499位個人委託人,6365家非金融機構,1337家金融機構,以及290位家族信託客户。

即便是在疫情籠罩的2020年上半年,中融信託的直銷團隊——中融財富中心也實現了累計成交客户近2萬名、機構客户近千家的好成績,同比實現快速增長。

“中國經濟經歷了30多年的持續快速增長後,已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越來越多的居民財富也從創造積累逐步進入到增值管理的階段。”魏明説,他的很多客户在進行投資的時候,不再像前幾年那樣一味追求收益率,而是開始要求更長遠的穩定和更專業、更個性化的服務。

市場的需求在變,信託公司的展業環境也在變化。自2016年信託資產規模觸及26萬億的高點後開始逐步回落,根據信託業協會數據,截至2020年一季度規模已經降至21.33萬億。

總規模回落源於行業對於通道業務和傳統融資類業務整體導向發生變化,以及對信託本源業務的迴歸和推進。有媒體曾統計,截至2019年末信託行業的主動管理業務規模達到了9.24萬億元的體量,在整體行業資管規模中佔比達43.42%,同比大幅提升了10.6個百分點。以傳統三巨頭為例,2019年平安信託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當年公司主動管理業務規模佔比58.2%,同比提升4.5個百分點;中信信託資產規模為1.57萬億元,其中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佔比為46%,同比增長超三成;中融信託2019年主動管理受託資產佔比由期初的65.55%提升至76.15%,高於行業水平。

除了資產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為社融重要渠道的信託,也肩負着將社會財富源源不斷引向實體經濟的重任,這也讓財富管理能力的相應提升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信託公司也正在挑戰這一傳統“短板”且卓有成效。

此前信託公司都以銀行和券商等機構作為自身的銷售渠道,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監管的引導支持,不少信託公司開始設立財富中心,將財富管理作為新的發力點。

截至2018年末,61家信託公司在全國52個城市共設立了347個財富中心,配備財富管理人員4899人。同期信託業協會調研數據顯示,51家信託公司2018年共新增主動管理類信託產品銷售約2.62萬億元,其中直銷1.42萬億,佔比超過54%。

信託財富中心林立,來自銀行、券商、私募等財富管理諮詢機構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何脱穎而出對於信託公司來説,是轉型發展的難題之一。對於逐漸開始接觸財富管理的個人和家庭來説,如何選擇也是個難題。

信託在制度和資產端經驗上的優勢仍然存在,但獨立發展財富中心在團隊、運營、品牌建設上都需要積累,一些做的早的機構優勢已然顯現。作為2014年底成立的信託直銷品牌中融財富,短短5年來就承擔起了服務中融信託主要客户羣的重任,1000多名擁有多年金融機構從業經驗的理財師們,通過層層產品篩選機制,將產品與客户的不同需求進行精準匹配,最終實現資產端與財富端的合理對接。

“非銀機構和個人、家庭客户的增多成為市場最為顯著的變化。”一位中融財富的負責人表示,在做投資決策之前,他們往往都會對公司股東背景、資本實力、近年業績還有投資標的、產品架構、風控措施等做一系列的研究,十分專業。“比起收益率,專業才是打動他們最好的理由。”對於他們來説,一週2-3場專業培訓,4-5場產品講解會已經成為常態。

而在中融財富的架構裏,有一些員工覺得自己身處一個IT公司而非金融機構。他們負責着中融財富線上服務系統,包括官網、微信以及自主研發APP的運作和更新。也正是這些線上服務模塊,提供了一站式自助開户、選購、雙錄和簽約的服務,在今年上半年這樣特殊時期,持續穩定地為投資人提供財富管理服務,保持了中融財富的快速增長和發展。

堅持資產端和財富端共同發展,已經成為信託行業發展的共識,更多人相信信託行業在中國將是一個長期景氣的、繁榮的行業,他們正在朝着更專業、更親民的目標努力。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個人、家庭、機構開始接觸信託這一曾經小眾的資管模式,以期尋求對財富管理、資產管理、跨行業配置的綜合解決方案。這讓整個資管市場為之興奮——屬於信託真正的發展期,可能正在來到。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