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組圖: 周深跟隨小師父練習越劇 全程認真記錄扎馬時卻難掩痛苦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娛樂

  新浪娛樂訊 本週《拜見小師父》中5位學有小成的徒弟將再次同台進行成果展示,節目組也放出一組周深在學習越劇時的圖片,其中周深身穿黃色衞衣,跟隨兩位小師父學習走位,全程認真記錄。


  2015年1月23日,《我是歌手》第三季第四期,李健以補位歌手的身份出現在湖南衞視的舞台上,當晚,大部分中國人的朋友圈都被刷屏,我的朋友圈很多人在紛紛讚歎:這才是真正的歌手,這才是真正的音樂……一夜之間,好像很多人都突然重新認識了李健,突然喜歡上了李健,突然愛上李健的歌。

  在傳統的電視綜藝節目中,李健這種曲風的歌手是不吃香的,尤其在滿是嘶吼高音炫技的音樂類真人秀。所以他登台時,我暗自捏了一把汗,擔心他會一輪遊栽在綜藝的舞台上。

  但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李健不但爆紅了,而且紅的一發不可收拾,紅得可以拉高收視率,紅得可以讓所有人都變為小粉紅,無論少男少女還是大叔阿姨弟弟妹妹,你突然發現身邊沒有不喜歡他的人。

  他紅之後的那些事,你們都知道了,所以今天我們説點別的。

  李健在《我是歌手》之前,最廣為大眾熟知的幾次,分別是2014年中國好聲音周深李維演唱的《貝加爾湖畔》、2013年春晚與孫儷合唱的《風吹麥浪》、2010年王菲在春晚演唱的《傳奇》,再往前就是2001年的“水木年華”了。你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眼前這個一臉年少的俊朗男神,其實已經是一個出道17年,43歲的“老歌手”了。

  你能看到一個歌手爆紅後的所有故事,但你想象不到的是他在走紅之前,已經堅持了15年,一如他的工作室名稱:完美堅持

  2001年,《一生有你》讓所有人知道了水木年華這個清華組合,那時剛上大學,連夜反覆的聽、無可救藥的愛上。一生有你、輕舞飛揚、中學時代、蝴蝶花、墓誌銘、老屋……那淡淡的憂傷、朦朧的愛戀、純淨的情感,永遠的停留在了那個年代,屬於我們的青春年華。

  因創作理念的原因,2002年李健選擇退出瞭如日中天的水木年華,在當時看來非常難以理解,但你如果深入的瞭解李健,你就知道那是對的。

  2003-2013,十年的時間,他猶如音符上的蜜蜂,高質且高產,堅定的走上創作音樂人之路。《似水流年》《為你而來》《什剎海》《想念你》《故鄉山川》《音樂傲骨》《依然》《拾光》……每一張專輯都獲獎無數,你現在聽到的每一首經典李健,都來自於這十年。

  聽到他在似水流年綻放,

  聽到他什剎海的八月照相館;

  聽到他滿懷嚮往為你而來,

  聽到他飽含熱淚的父親;

  聽到他優美的走在撫仙湖,

  聽到他淡淡憂傷的異鄉人;

  聽到他風吹麥浪的抒情詩,

  聽到他想念你的靜靜吟唱;

  聽到他一往情深的故鄉山川,

  聽到他璀璨的聖潔之光;

  聽到他徜徉在貝加爾湖畔,

  聽到他拾光裏傳奇而嚮往。

  在那個流行歌曲席捲世界的年代,李健的歌曲顯得多麼的清流脱俗,當然,聽他的人一直在聽,不聽他的人依然不聽,甚至他們也不太知道李健是誰。

  當然,李健在乎的只有他的音樂,記得2010年他在廣州的巡演,恰如其分的稱為“淺唱會”,星海音樂廳的演奏廳不大,沒有絢麗的舞台,沒有絢麗的燈光,只有李健靜靜的吟唱,大家靜靜的聽,像老朋友一樣聊天,然後滿懷温暖的離開。

  在我的記憶中,這才是最真實的李健,他最初本來的樣子,那個渾身只有音樂的男孩。王菲春晚唱火傳奇後,一次在電視採訪中,主持人問李健:是不是王菲把你唱紅了?他非常頑皮的回答:對啊對啊,確實是她把我唱紅了!那時的他,純粹得讓你心疼。

  吳秀波曾經説:李健的音樂不在於為了讓別人聽見,而是他與自己安靜真摯、輕聲細語的自我交流;

  《北京晚報》評論説:李健的聲音和王菲有異曲同工之處,空靈、悠遠、追求質樸。從《風吹麥浪》再到《嚮往》,李健悠遠純淨的聲音就像每個人心中的一片淨土;

  《新華網》評論説:李健的作品,既有着天籟般如夢如幻的意境,但又不會不近人情、距離遙遠,依然是有着一種感性的親切,以及療傷般的音樂效果。

  2015後,李健紅了,來得有點晚,但又恰逢其時,很欣慰他這麼多年的堅持終於有了時間的回報,又很慶幸他擁有那些年安靜的時光、才能創作出這麼動聽的音樂。

  李健在綜藝的走紅除了音樂之外,當然還因為他的顏值、衣品、段子手、清華才子、甚至愛情故事,他渾身都充滿美麗的細胞,一經綜藝的顯微鏡放大,誰都可能被吸引。我問一個對李健路轉粉的朋友説,為什麼喜歡李健?他説:你完全找不到不愛他的理由。

  但我想説的,我們應真正去懂李健,真正去認識他的音樂,音樂中的那個李健,才是我們最該摯愛的李健,對他音樂的讚揚超過所有,才是對他最大的褒獎。我也曾經寫過,在我最喜歡的三名創作歌手中,汪峯似江河,奔跑奔騰中吶喊咆哮;許巍像大海,表面寧靜卻飽含力量;而李健則像溪流,滋味甘甜、自然流淌。

  聽李健的歌,猶如躺在月光下,猶如沐浴在陽光裏,猶如沉睡在美夢中。一切都那麼美好。所以,在這個最美的夜晚,讓我們靜靜的聽,讓他靜靜的唱。

  聽健,看健。

  慕思之夜李健音樂會視頻

  在這場慕思之夜上,李健用悠揚的歌聲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畫卷。《風吹麥浪》的金黃麥田、《貝加爾湖畔》的寧靜湖面、《異鄉人》中披星戴月的小巷……李健一如既往地安靜優雅,他總能用音樂讓激動的觀眾迴歸平靜。飄蕩的音符,營造出 “耳得之而為聲”的慢生活意境,讓人們一天的疲憊得到舒緩,忙碌的靈魂慢下了腳步。

  用音樂引領人們入夢,讓人們的心靈得到棲息,這也是慕思第九屆全球睡眠文化之旅的初衷。在接下來的9月,慕思將帶領人們用旅行的方式,探索睡眠之道。宜人的北美加拿大BC省,將敞開温暖的懷抱,迎接所有思慕優雅慢生活的人。

  (2017-08-30)


  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布里亞特共和國和伊爾庫茨克州境內,湖容23.6萬億立方米(2015年數據),湖長636公里,平均寬48公里,面積為3.15萬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最深處達1637米(2015年數據),是世界第一深湖和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

  貝加爾湖中國古稱北海,曾為中國北方部族主要活動地區,清朝曾短期控制該地,《尼布楚條約》將這塊地區劃歸俄羅斯。

  每年9月底的貝加爾湖非常美,樹葉已經變色,層林盡染,絢爛奪目。上圖為由伊爾庫茨克去往貝加爾湖的公路風景。

  我們剛剛結束為期四天三夜(2017-9-21 to 24)的貝加爾湖奧利洪島徒步穿越挑戰賽,公路距離71公里,因為賽道特意選擇了山路、森林、沿湖和沙漠,加上高度差,折線距離約為108公里。

  第一天23公里,主要地形為草甸,有幾段上坡,難度係數不是很大,皇帝和村婦分別用時244和260分鐘。秋季的草場一片金黃,美極。

  第二天全程距離28公里,主要地形為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和三個大坡,難度係數較大,但途中景色超美。

  途中經過的林蔭大道,太美了。

  金光大道一側,是渾身潔白赤裸的白樺。

  它們在這裏活得輕鬆,活得安逸。

  第三天38公里,是距離最長的一天,地形變化最豐富(沙灘、草地、森林、沙漠齊備)的一段,需要橫穿整個國家森林保護區。請注意:上圖是隊伍中年齡最大的老鼠皇帝同學,他以406分鐘(平均每小時5.61公里)的優異成績獲得第一名,領先第二名足足一小時!

  第四天距離雖短,但包含一場“無聲救援”大比拼——模擬有隊員受傷,其他隊友需要就地取材,利用樹棍和揹包製作成簡易擔架抬着“傷員”徒步3公里,期間不許更換受傷隊員,所有人不許發出任何聲音。我倆所在的北大縱橫隊只用了20分鐘,遙遙領先。

  奧利洪島是貝加爾湖上面積最大的島嶼,位於湖水最深處附近。如果説貝加爾湖是西伯利亞明珠,那麼,奧利洪島則是這顆明珠的心臟。奧利洪島也被俄羅斯人稱作神秘島,島上居民以布里亞特人為主,他們篤信薩滿教,所以島上有很多相關的看點,比如薩滿石等。

  小鎮上清一色的木質小屋

  金秋的西伯利亞雖然有點冷,卻是色彩絢爛,美若仙境。在貝加爾湖奧利宏島徒步賞景,在胡日爾湖邊靜候日落,是不可多得的感官享受。

  9月末的貝加爾湖已經很冷了,早晚需要穿抓絨衝鋒衣做好保暖。因為是挑戰賽,需要拼的不僅是耐力,還有速度,所以裝備很重要,建議必備:一雙比腳大2碼的徒步鞋,一定不能是新鞋;兩根登山杖;户外手套;遮陽帽;乾淨的襪子。其他裝備看個人需要吧,又因為全程在野外紮營,所以個人還建議帶漱口水和濕巾解決洗漱問題,尤其是女生,濕巾簡直太需要了。

  上圖為我們每晚宿營的大帳篷,晚上大家就在裏面抱團取暖。

  上圖為最後一天衝線點。

  我們獨特的挑戰賽獎盃,是不是很霸氣。

  4天下來,絲毫沒有感到恐懼,只有開心和感動,感動於隊員的樂觀、勇敢和堅持,以及強烈的團隊合作意識。我們隊長有句話説得特別好:雖然男女混帳,但只有情義,沒有性慾,因為牽手走過,都成了姐妹兄弟。上圖為徒步過程中有隊員的肌肉嚴重痠痛,其他隊員在幫忙拉伸。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我在路上”:想去,那片曾屬於我們的故地

  (2017-09-28)


  提起貝加爾湖,你最先想到什麼?

  是李健的《貝加爾湖畔》?

  還是

  ↑貝加爾湖藍冰一般出現在1月-3月期間

  其實,相比冬天更純粹與更冰清的貝加爾湖,

  秋天它落英繽紛,一樣十分美麗;

  貝加爾湖

  秋天來到貝加爾湖,你可以徒步,你可以環湖;總之,如果你秋天來拜訪的貝加爾湖,那這個世界上最深最大淡水湖將帶着鮮豔的色彩與清新的空氣,給你不一樣的北國秋天體驗。

  貝加爾湖

  寫在最前:

  島上游覽路線主要有三條:北線、南線、東線

  北線:最精華的旅遊線路,沿途可以參觀三兄弟山、愛情石、合波角等

  南線:沿湖時間最長的線路,可以近距離的接觸貝加爾湖

  東線:坐車距離最短,是條徒步線路,將穿着森林到達島的另一端

  伊爾庫茨克

  伊爾庫茨克(Иркутск)是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首府,是東西伯利亞第二大城市。伊爾庫茨克市位於貝加爾湖南端,是離貝加爾湖最近的城市,大家可以從這裏前往貝加爾湖。這裏秋天的街道愈發詩意,在這裏你可以去逛逛俄羅斯的小酒吧,嚐嚐俄羅斯的薄餅和極負盛名的魚子醬。

  注:伊爾庫茨克—奧利洪島大約需要6個小時,路況不是太好,比較顛簸,建議準備睡覺藥或暈車藥,在車上睡一覺。

  奧爾洪島

  奧爾洪島,是貝加爾湖中最大的島嶼。信奉薩滿教的布里亞特人認為,這裏是世界的五個薩滿能量極點。18世紀遭遇迫害時布里亞特薩滿曾在此處避難。今天人們仍在在奧利洪島上和貝加爾湖岸邊舉行傳統薩滿儀式並供奉祭品。

  *薩滿教具有較冥雜的靈魂觀念,在萬物有靈這種信念的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靈為主,兼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

  胡日爾村

  島上的“首府”是胡日爾村,島上的住宿餐飲都集中於此。秋天的村落如油畫一樣,一草一樹都是大自然最美的傑作。

  如果走北線包車,整個行程的高潮即是柯伯伊角(CapeKhoboy),是位於奧爾洪島的最北面的一座壯觀的岩石,非常壯觀。

  ↑冬天的胡日爾村

  柯伯伊角

  “柯伯伊”在布里亞特語的意思是“獠牙”的意思,整個岩石也如同鋒利的狼牙一般直插入湖中,壯觀宏偉。

  柯伯伊角

  三兄弟巖

  相傳有三個兄弟為了成全妹妹安加拉的愛情,而幫助妹妹成功逃脱,最後憤怒的父親便把三兄弟變成了三塊岩石,屹立在貝加爾湖一隅。

  三兄弟巖

  貝加爾湖小火車

  環貝加爾湖小火車在伊爾庫茨克火車站乘坐,早上8點左右發車,環繞貝加爾湖遊玩,中途停留幾站,留有遊覽時間,晚上10點左右回到伊爾庫茨克。環貝加爾湖小火車速度很慢,不過看着窗外風景“一幀一幀”的“飄過”,相信感受下湖邊“慢生活”還是很享受的。

  貝加爾湖小火車

  Ps:冬季環湖列車會有時間調整,車次減少,一般為週末發車,建議提前查好時間。

  票價:一等座成人4500盧布,兒童3000盧布;二等座,成人4000盧布,兒童2800盧布;夏季環湖火車車票分為一等座和二等座,春季、秋季和冬季只有一等座車票餐費:早餐350盧布,午餐750盧布,晚餐600盧布,三餐1700盧布。

  上島交通

  去中央車站坐巴士(不認識路的話可以找前台預定下出租車)每天九點多有一班車到奧利洪島。票價510盧,注意,把大件行李存在賓館,一般賓館寄存行李都是免費的,幾天都可以。如果帶有大件行李,上車還是要收費的,直接到車站售票口買就可以。 從奧利洪島回伊爾庫茨克市,就在你去的時候下車的地方,買票上車就可以了。

  利斯特維揚卡

  利斯特維揚卡——貝加爾湖的大門,利斯特維揚卡(Listvyanka)是貝加爾湖畔的一個小鎮,位於貝加爾湖和安加拉河的交匯處,要去貝加爾湖玩的大部分遊客都會在這裏中轉,夏季在此乘擺渡船,秋天可以在此徒步,冬季在此乘坐狗拉雪橇,作為貝加爾湖的大門,更多玩法等你挖掘。

  利斯特維揚卡

  利斯特維揚卡不大,鎮上只有2000多人口。緊靠湖邊的大道稱做“高爾基大街”,五個和湖岸垂直的山谷,是小鎮居民住的地方,很多都是原汁原味的小木屋,每個山谷就是小鎮的一條街,每個木屋也都有自己的門牌號。

  利斯特維揚卡

  在這座小村落中,可以看見貝加爾湖岸邊漁民最純真的生活方式。村裏有一座小型的博物館,是瞭解貝加爾海豹的最佳去處,貝加爾湖特有的魚類也是博物館展出的另一亮點。來到這裏被忘了吃當地最富盛名的烤魚哦~

  ↑貝加爾湖特有的淡水海豹

  秋天的貝加爾湖,那是落葉與時光交匯的詩,沒有十足的驚豔,但能帶給你身心不一般的享受,舒適難忘。

  這,就是貝加爾湖的魅力。

  利斯特維揚卡

  TIPS

  飛機:如搭乘飛機前往貝加爾湖,離此最近的機場為伊爾庫茨克機場,10月-11月期間北京飛伊爾庫茨克往返最低僅需2K!

  簽證:一次普通旅行簽證費用為345元,此外還需要提供邀請函;或者您可以找旅行社代為辦理;

  貨幣:建議您提前換好當地貨幣—盧布,因為大多數地方不支持刷卡消費。

  語言:英語在俄羅斯的普及率較低,建議您出發前下好翻譯軟件。

  (2017-10-17)


  序:

  每一座酒店,都應當有它讓人記住的理由,而不是所有的酒店都千篇一律。

  度假,可不是逛景點這麼隨便,度假是要暫時放下身上的種種負擔,讓身心都得到休息,然後才能更好更投入的生活。所以我的度假向來都是要休息的好,2017年五一假期,避開人流,我就愛上了一處能讓自己好好休息好好享受生活的地方——杭州錢江新城萬豪酒店。

  在杭州,相比西湖的人頭攢動,舉步艱難,座落在錢塘江邊的杭州錢江新城萬豪酒店,可是僻靜了不少。酒店位於杭州江乾區劇院路399號,錢江新城CBD中央商務區,毗鄰杭州大劇院,波浪文化城,及萬象城,臨江而建,是觀賞壯麗錢塘江潮的休閒新地標。

  酒店秉承萬豪品牌一貫精準細膩的定位,因地制宜,採用大氣、簡約而不失優雅的國際風範的設計風格,着力描繪千年錢江潮的風采,同時將當地文化、地域精髓注入其中,使酒店不同區域充分展現出獨特的人文風情,充滿驚喜的旅程也將由此開始。

  當車到達酒店門口的時候,一位身着制服的酒店員工便已等候在此笑意盈盈地迎接你了。在他引領下前往酒店前台,他的親切與熱情令人印象深刻。

  酒店大堂設計新穎,時尚感超足,高端大氣的配色,更為突出酒店的現代感!

  酒店擁有348間精緻豪華客房、其中包括23間套客房巧妙融合現代舒適的設計風格。本次入住行政江景客房,位於18層,房間面積約45平方米左右,空間適中,不算太寬敞也不算太窄小。客房典雅樸素,簡約大方,房間配備大牀,提供羽絨牀品,感覺枕頭沒有軟硬之分。窗紗與窗簾是電動,房間特別配有JBL音響系統,紅色電熱水壺很騷氣,附帶的茶包是TG品牌,其他迷你吧、保險箱、單獨掛衣櫥、熨斗、燙熨板也都一應俱全。

  客房內的洗手間以及衞浴部分也是可圈可點,此部分空間雖然給人視覺感略小,但是衞生間還是保持了萬豪一貫的典雅。大理石裝飾的寬敞洗手枱、獨立浴缸與淋浴房、科勒經典衞浴五金,以及洗護備品是泰國純天然護膚品牌庭潤(THANN),味道也很清新。洗浴室除了提供常用的洗漱用品、乾淨毛巾、電吹風、電子秤以外,還配備漱口水。另外還有步入式衣櫥,這些都是此客房愉悦體驗的一部分。

  坐卧兩用長沙發在全景落地窗邊安放自然,大概進入房間,你的所有時間都想耗在大大的落地窗前,閒時坐在這裏,翻幾頁書,眼睛累了就看看窗外的錢塘江,旖旎的江山風貌盡收眼底,好不悠閒。在這樣的空間裏忘卻世間一切,所謂喧囂、煩亂、各種忙......都在此刻停頓,停下腳步,給靈魂一個歇息的時間。

  最喜歡行政酒廊,免費自助早餐及全天候茶飲小點以及超多酒品等諸多尊貴禮遇。這超大的落地玻璃窗,對於一切有大落地窗的環境我都是毫無抵抗力地喜歡,通透無遮擋,眼前的無敵江景,讓人很開闊,結束忙碌的一天以後,走進行政酒廊,寫意自在地品嚐一杯雞尾酒,來一頓簡約的晚餐,悠閒地欣賞錢塘江的瑰麗景色,無疑是完美的尚佳尚佳之選。

  每當日出時分、日落之際,安坐於此,營造出有如明信片的風景和閒逸的氣氛。假日午後,泡一壺茶,看一本書,是很好的休憩方式。晚間約上好友,或輕嘗淺酌特質雞尾酒以及精選美酒,共度歡聚時光。

  無需走出酒店即可隨心享用美味佳餚,位於酒店二層的都會尚膳全日餐廳將亞洲和國際風味美食創新融合,並設有開放式廚房。自助晚餐選用上等新鮮食材烹製,菜品琳琅滿目,讓人食慾大開,各種時令海鮮,可以一飽口福,蟹腳、青口貝、大頭蝦、生蠔、三文魚暢食,現烤的羊排牛排扇貝口味也地道,熱菜的數量、面檔的出品都很讓人驚喜,甜品也相當贊,絕對物超所值。

  一夜安睡後悠閒地來一份精緻早餐;不管是中式美味,還是西式甄選,口感總不會讓人失望。

  休閒之餘,還可以前往位於酒店27層的健身房和室內恆温游泳池放鬆身心,體驗運動的無限魅力和樂趣。

  作為開業不到一年的新酒店,萬豪的品質是毫無疑問的,性價比也相當高。從繁忙喧囂中抽離出來,來杭州錢江新城萬豪酒店盡情享受緩慢、安靜、舒適——是追求度假的本質,讓生活和個人狀態得到短暫調節。而奢華、考究,更讓我們嚐到寵愛自己的甜蜜與喜悦。

  (2017-10-12)


  社區居民接受衞生服務中心遠程智慧醫療服務。

  朝氣蓬勃的新校園。

  “法治東區”創建巡迴宣傳活動現場。

  攀鋼百米鋼軌生產線現場。

  攀枝花電商產業園年輕的創業者。

  GDP從274.7億元增至405.9億元,年均增長8.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00.8億元增至193.2億元,年均增長13.9%;

  固定資產投資從109.5億元增至180億元,年均增長10.4%;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位居全省前列,達到36200元和17000元,年均分別增長10.8%、10%,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2011年的2.28倍縮小到2.1倍;

  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43.6億元,年均增長0.8%;

  2013年至2016年空氣質量達標率分別達到83.8%、92.3%、93.8%、98.3%,2016年順利通過省級生態區驗收;

  ……

  五年,幾度春秋,歲月崢嶸;五年,只爭朝夕,日新月異。翻開過去五年的“成績單”,東區的發展令人倍感鼓舞和振奮。

  五年來,東區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扣兩個“率先”目標,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全區呈現經濟平穩增長、改革有序推進、創新活力增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全面小康篇

  10月16日,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村民王富仙對今年芒果收入“軋賬”:“20多畝地的芒果結了3萬多斤,收入近10萬元,比去年翻了3番!”近些年,隨着家鄉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產業經濟的發展,王富仙家發生了很大變化,建新房、買新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9月芒果上市,家住仁和的黃瓊聯繫王富仙,訂購了80斤芒果,“早上下單,中午不到芒果就送到家裏了,這都得益於‘跑腿’公司。”黃瓊感嘆,如今東區服務業的發展十分迅速。

  “跑腿”公司是東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京東、申通、順豐、郵政等快遞行業和美團、糯米、大眾點評等新興服務業發展迅猛,為東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王富仙也客串了一回電商,3萬多斤芒果中有1萬多斤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出去。

  依託服務業的發展,家鄉的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王富仙和村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望,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充滿幹勁!

  加快產業轉型 ,提升經濟發展質效

  投資15億元的萬達廣場已落户;恆大城二期項目加快施工建設;花舞人間景區迎來八方遊客;台灣敏盛、菩提養護院住進一批又一批“候鳥”老人……

  五年來,東區以項目為抓手,以招商為核心,緊抓“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創建機遇,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央商務區,搶佔服務業發展高地,鼓勵發展健康服務、文化創意、體育健身等新興產業,催生了以花舞人間、攀枝花電子商務產業園、密地現代商貿物流集聚區等為支撐的一大批戰略轉型項目。

  建成全國首個釩鈦產業電子商務基地、全省首個釩鈦交易中心、全市首個電子商務產業園,台灣敏盛、菩提養護院開創醫養融合新模式,陽光康養、現代物流、現代金融、電子商務、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區域性中央商務區地位凸顯。

  同時,立足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將康養產業作為新興先導型服務業進行培育,推動陽光康養相關產業集羣式發展,推出了以阿署達新村為引領的鄉村旅遊品牌。

  目前,一個集生活、居住、商貿、購物、休閒、康養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屹立於金沙江畔,成為四川省攀西地區一大商業名片,服務業也悄然從東區城市名片上升為東區經濟發展支柱之一。東區三產增加值從2011年的75.2億元增至150.2億元,年均增長15.1%,佔全市三產總量的比重達58.7%,佔全區GDP比重達到37%。

  在工業轉型發展路上,東區緊扣省、市戰略,結合實際,以釩鈦深加工、機械製造、節能環保等產業為重點,發揮轄區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孵化基地等資源優勢,引進培育新產業、新企業、新業態,推動工業“騰籠換鳥”“機器換人”。抓住環保治理機遇,東區大力推進生態修復與產業轉型,依法關閉取締一批違法違規選礦企業,淘汰落後產能,轉向發展釩鈦深加工、節能環保等科技型高精尖產業。

  五年來,實施技改項目40餘個,累計投資超20億元,累計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53.6億元,新增地方規上企業18户,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5%。選礦等傳統產業加速整合升級,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科研檢測平台躋身國家行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紮實推進,千億園區打造拉開序幕,形成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核心支撐。

  與此同時,東區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國家、省級示範農業經營主體7户,26度果園等“互聯網+”特色農業品牌發展壯大,全面建成新村聚居點12個,一產“接二連三”全面加速。

  堅持共享發展,持續改善民生

  “非常感謝社區對我們的幫助,讓我們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變……”近日,東區弄弄坪街道團結社區居民楊小君走進社區辦公室向社區工作人員表達謝意。

  43歲的楊小君,是團結社區的低保户。為了幫助楊小君一家真正“脱低”,社區為她和她丈夫在轄區企業聯繫了一份工作。楊小君説,作為精準扶低對象,通過“一户一策”精準幫扶,他們家除了居住環境改善、家庭收入增加,正在讀初三的女兒在社區的幫助下還獲得了免費補習的機會,學校費用也有減免。東區2014年消除了農村絕對貧困現象,2015年實現了城鄉低保“並軌”。為幫助楊小君等低收入人羣提升生活水平,2016年起東區將人均月收入低於880元的城鄉低收入羣體列為幫扶對象,研究出台了“八大扶低專項工程”和19條“精準扶低”幫扶措施,有效幫助2700餘名低收入者提高了收入水平。

  東區着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強區”與“富民”同步推進,千方百計增進民生福祉,盡最大力量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為全區人民共享,讓發展實績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五年來,東區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累計新增就業29754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以內,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在全市率先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現象,率先啓動精準扶低工作,率先實現城鄉低保標準並軌,率先建立城鄉一體的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醫療救助、廉租住房補貼等各類資金2.2億元,社會保障全面託底。佳運社區、棗樹坡社區、竹湖園社區……一批“配套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整潔、居住安全便利”的幸福宜居社區正在東區悄然湧現。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2371套,一批住房困難家庭圓了安居夢。

  着眼住房、社保等羣眾的基本需求,東區改善民生不遺餘力。2013年至2017年,東區財政共投入4.26億元,自籌資金3.73億元用於東區民生工程項目實施。“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願景逐步變為現實。

  深化改革篇

  10月10日,家住竹湖園附近的王大媽趕到紫荊山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掛號繳費後,她便享受到了便民診療服務。

  王大媽患有高血壓,是一名慢性病患者,需要吃藥控制病情。“衞生中心看病的人相對大醫院來説少得多,一般不需要排隊,十多分鐘就搞定了,方便又快捷。”王大媽説,這些年,只要身體出現小病小痛,或是高血壓犯了,她都會選擇到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看病拿藥,不僅僅是因為方便,更多的是因為社區醫生的醫療技術水平提高了,常見的病痛,社區醫生都能解決。

  隨着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等八大改革舉措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像王大媽一樣的普通羣眾享受到了改革成果。

  向改革要紅利,以創新促發展

  產業穩步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的背後,是東區向改革要紅利,以創新促發展,團結一心苦幹、實幹、加油乾的結果。

  在經濟體制改革領域,東區立足簡政放權狠抓行政體制改革,在全市率先開展公共服務事項及行政審批事項“兩簡”工作;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推進;國、地税共建分類辦税服務廳全面建成;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投入運行;放鬆市場主體准入管制,頒發東區首張電子營業執照和首張“多證合一”營業執照,“多證合一”改革全面推開。同時,東區積極推進四經普國家專項試點,被確定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國家專項試點區。2016年以來新增營改增納税人2845户、頒發“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2369張,落實“紅名單”企業管理辦法、為企業爭取各類扶持資金上億元。

  經濟的發展,必然推動科技的提升。科技體制改革領域,東區結合實際,對上級政策進行承接落地,先後制定出台科技創新獎勵資助辦法;大力開展政產學研科技交流合作,分別與攀研院和攀枝花學院、中南大學、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等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項目推進、人才交流、機械加工、智能製造等搭建平台;推進科技服務工作,支持科技型企業創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做好科技項目儲備、篩選、申報、管理工作,加強知識產權的培育和保護。積極出台科技創新獎勵資助辦法,目前轄區擁有國家、省、市級科研機構近30個,建成和在建的科技孵化器5個,成功創建為省級眾創空間2個(“攀枝花電子商務產業園”和“木棉新空”),2016年以來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家。

  在生態文明改革領域,東區以守住青山綠水的堅強意志,抓實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對轄區“小、散、亂、污”企業進行全面整治,抓好轄區流域污染治理工程,加快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堅決打贏環保攻堅戰。改革堅定前行,“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得到彰顯。

  發展惠民,提升羣眾獲得感

  教育是民生之本。在教育改革方面,五年來,東區着力打造區域教育文化衞生高地,新建、改擴建學校4所,新增學位1萬餘個,組建優質教育集團3個。市二十七中小改擴建和市三十九小學、市四十中小學校新建工程如期完成。成都外國語學校攀枝花學校和市四十二中小學校完成今年秋季招生工作,滿足轄區羣眾教育多元化需求。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檢查,義務教育質量全市領先。逐漸探索集團化、學區化、信息化、品牌化的辦學模式,義務教育教學質量保持領先地位。同時推進“區管校用”改革,加大校長、教師交流力度,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在綠色教育理念的引領下,通過對初中“學導練”和小學“5215”課堂教學模式,以點帶面,在全區範圍內促進了教學品質的提升。

  東區紮實推進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為了解決羣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東區嚴格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以省為單位集中採購、統一配送,確保基本藥物安全有效、價格合理;全面落實公共衞生服務,免費為轄區居民提供規範的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推進遠程醫療服務,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分級診療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市級大醫院向東區基層醫療機構延伸設置門診100%,社區(村)衞生服務機構建設標準化率達100%。

  5年來,東區更加註重把文化為民、文化樂民、文化惠民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舉措之一,城鄉文化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漸完善,文藝精品力作不斷湧現,促使全區文化事業得到進一步繁榮發展,極大地豐富和滿足了居民羣眾的精神文化需要,讓羣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依法治區篇

  近日,市第二小學校教育集團龍珠學校開展了一場“法治‘微’視頻進校園”的主題研討會,鼓勵全校學生將自己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真實事件拍成“微”視頻上傳至學校,並選擇其中的典型案例編輯成冊在學校進行播放。

  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廣大學生羣體普法,比教師的文本教學效果更佳。用“微”視頻進行法治教育,在學校黨支部書記楊洪看來,這是一條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饒有趣味的校園法治教育路子,不但學生們樂於接受,家長們也對這種視頻教學的成效讚不絕口。

  如今,紅領巾普法廣播站、小小法治宣傳員、普法小記者等多種普法教育平台在該校發揮着重要作用,學生和家長學法、知法、用法的熱情高漲。普法教育活動已經遍佈東區的村村落落。

  自上而下緊密結合,織就普法“大網”

  2011年以來,東區以創建“法治東區”為抓手,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將推進基層法治建設與強化法治政府建設相結合,為區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東區依法治區工作亮點層出不窮:清理規範公共服務事項174項,項目平均提速率達到72%。實行首問責任、服務承諾、限時辦結等工作制度,規範行政審批行為。建立了由1個政務服務中心、10個街道(鎮)便民服務中心及社區(村)代辦點構建的“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實現了政務服務網絡全覆蓋。堅持司法為民,緊緊圍繞羣眾訴求,推行訴訟引導、預約立案、預約開庭、巡迴審理、判後答疑等47項訴訟服務,2016年為1.3萬餘人次提供服務;建立農民工、婦女兒童、老年人維權綠色通道,2016年維權1600餘件;健全執行聯動機制和執行快速反應機制,加大對案件的執行力度,最大限度維護人民羣眾合法權益,2011年以來,每年案件執結率均保持在95.49%以上。

  法治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進寺廟、進企業、進單位,普法教育活動已經遍佈東區的村村落落,重點針對企業改制、徵地拆遷、民工討薪、醫患糾紛、金融詐騙等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的矛盾開展法制宣傳。政府、行業、基層,自上而下緊密結合,織就一張普法“大網”。

  構建“大調解”體系,法治建設深入人心

  構建“三聯兩進”的“大調解”體系。在區、街道(鎮)均成立“大調解”協調中心,所有社區(村)建立了調解室,行政調解員和法官聯繫街道(鎮)、人民調解聯絡員和司法調解聯絡員聯繫部門、行政調解員聯繫法院;人民調解進法院、派出所、交警隊等政法機關,進商場、企業、車站、住宅小區等生產生活一線,及時調處各類矛盾糾紛,連續多年實現非訪“零赴省、零進京”,信訪維穩工作保持全市第一。整合綜治、派出所、司法所、城管等力量,在區、街道、社區組建綜治維穩工作中心(站)。構築東區特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在全省縣(區)層面率先開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地企、警企協作機制,共同協調解決社會治安問題。發揮羣眾力量,組織巡邏隊、護廠護校隊等200餘支羣防羣治隊伍,全力構築“小技防+大技防”的治安防範網絡體系,羣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高。

  近年來,東區基層法治建設不斷推進,法治東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果,依法行政深入推進,司法改革不斷深化,社會法治取得新的進展,廣大幹部羣眾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全區法治良序正在逐步建立。2013年,東區被中央綜治委授予“2009-2012年度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榮譽稱號;2015年,東區被全國普法辦授予第三批“全國法治縣(區、市)創建活動先進單位”;2016年,東區獲評“2011-2015年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區”;2017年,東區被全國關工委、司法部、中央綜治辦授予“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區”榮譽稱號。

  從嚴治黨篇

  今年31歲的馮愛羣,大學畢業後先後在鳳凰社區、陽城社區從事社區管理工作。今年1月,她順利當選為炳草崗街道新源路社區首屆黨委書記,主持工作。上任之初,她提出了很多工作計劃和思路:以社區黨組織“引領”社區多元治理,健全自治、法治、禮治的組織體系為根本,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動”為載體,搭建互聯網、網格化、便民網絡服務為渠道……言語中透露着她對工作的熟悉和熱愛。

  在尊重黨員及羣眾意願的前提下,年初,東區社區(村)68個黨組織依法依規選優配強新一屆社區(村)“兩委”班子,像馮愛羣一樣,一批高學歷、年輕化、複合型的人才被選拔充實到基層黨組織工作一線。

  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夯實基層基礎

  東區從嚴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全面推行“書記抓、抓書記”的工作推進領導機制,實行黨建責任清單制,推行述職評議“三項制度”,構建起區委牽頭抓總,區、街道(鎮)、社區(村)三級黨組織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打造思想過硬能力出眾黨員幹部隊伍,面向社會公開遴選社區“兩委”組織推薦人選160名,按照選聘分離要求公開遴選44名年輕人才進入農村幹部隊伍,組派160名黨建指導員隊伍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為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打牢了人才基礎。統籌推進城市、農村黨組織建設。突出服務功能加強城市黨建,構建“2+N+1”區域化黨建新模式,促進城市黨建資源互聯互通。探索開展小區黨支部建設,以小區治理“四會”模式構建“四位一體”小區組織體系,全區累計共建小區黨支部20個,城市社區基層黨建工作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

  突出機制改革加強農村黨建,推進銀江鎮農村基層依法治理體系改革,探索建立“三委一中心”新型農村自治組織體系。深化“愛譜連鎖”黨代表工作室建設。將黨代表直接聯繫服務羣眾工作規範化、條理化、制度化和流程化,建成“愛譜連鎖”黨代表工作室88個、流動站68個,配發“愛譜連鎖”手持終端88台,立説立辦民生訴求1500餘件。依託“愛譜連鎖”黨代表工作室推出“逢四説事”制度,聽取收集民情民意,為轄區居民解決實事、難事、煩心事。推進“互聯網+”黨建進程。開發“黨員數字化管理系統”,建立起貫通區-街道(鎮)-社區(村),黨委—總支—支部的黨組織和黨員管理網絡平台,實現黨組織和黨員數字化管理、信息動態統計、情況實時查詢、狀態即時監督、無紙化接轉組織關係等功能,實現7931名黨員網上在線轉接組織關係。

  突出“五個一線”培養選拔幹部,加強隊伍建設

  近年來,東區堅持“好乾部”標準和“重品行、重實幹、重公認”的用人導向,突出在“五個一線”培養選拔幹部,十八大以來,共在“五個一線”提拔幹部46名。激活幹部源頭活水,組織實施“優秀年輕幹部人才遞進培養計劃”,2013年以來,遞進培養優秀年輕幹部人才共5批次200餘人,先後抽調130餘名優秀幹部人才到棚户區改造、環保督察整改、專業招商引資團隊等重點工作一線鍛鍊。用好全覆蓋談心談話、提醒誡勉談話等措施,制定《攀枝花市東區容錯糾錯實施辦法》,為敢想的人“開綠燈”,為敢幹的人“兜住底”,出台《領導幹部狀態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幹部不在狀態表現,先後調整2名違反防汛紀律的幹部。圍繞“三個高地”建設,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出台《關於加強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的十條措施》,配套制定《東區考核招聘引進高校師範類優秀畢業生實施辦法》等8個具體實施辦法,組織開展衞生、康養人才工作專題調研,研究出台東區衞生人才政策,堅持“四個一批”引進培養人才,2012年以來,共引進急需緊缺人才600餘名,探索建立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努力為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服務發展環境。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做實黨內監督

  東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發展,有效監督保障政令暢通。把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首要任務,強化對黨規黨紀執行情況的檢查。五年來,開展涉及私設小金庫、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專項檢查60餘次,立案查處涉及民生資金和民生項目的違紀案件17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7人,涉及資金400餘萬元。

  堅持反對“四風”,正風肅紀引領作風建設。堅持問題導向,既治“共通病”又治“地方病”;保持懲戒力度,既打好“預防針”又緊盯“新變種”。針對收受紅包禮金、文山會海等14個方面的“共通病”和“地方病”,開具處方單。建立健全區、街道(鎮)、社區(村)三級聯動作風監督網絡,緊盯“四風”新動向,定期排查分析問題線索,敏鋭捕捉“新變種”。五年來,開展作風巡查30次,正風肅紀專項監督檢查16次,下發整改通知390份,發送廉政提醒短信40餘萬條。黨內監督的長效機制逐步完善,全面從嚴治黨更加深入人心,黨內政治生活正呈現出新的氣象。

  (本版文字由本報記者陳旭耀、程桂英採寫,圖片由東區區委宣傳部、王東提供)

  (2017-10-17)


  □張國先 本報記者 徐楊

  10月10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舉行的“2017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攀枝花市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8年創森,從啓動試點到“四川省森林城市”,再到“國家森林城市”,攀枝花一步一個腳印走來,榮譽來之不易。

  上世紀60年代,攀枝花破土開建,因國家建設需要,大量的樹木被砍伐後漂運到全國各地,短短30年,市域山上林木鋭減,水土流失加劇。1998年,攀枝花在全國率先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進入“森林資源利用”向“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歷史性轉折期。作為長江上游的老三線礦產資源利用城市,如何強化長江上游水土涵養,保障國土生態安全?如何利用稟賦天賜的自然資源,實現生態惠民和城市轉型發展?

  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走“生態立市”之路,建設“生態康養攀枝花,金沙江畔森林城”,進一步修復和完善自然生態系統,提高城市生態承載力,推進城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自此,在7440平方公里土地上,百餘萬陽光花城兒女齊心聚力、同心同德,播撒生態文明的綠色種子。

  建設四大體系 提升幸福指數

  2013年,全面實施城鄉綠色福利空間、綠色生態屏障、生態廊道、經濟林和生態文化基地建設等27大創森工程,建設“生態、林業產業、生態文化、支撐保障”四大體系,構建城市、集鎮、鄉村“三位一體”,林網、水網、路網“三網同建”,生態林、產業林、景觀林“三林共造”的全域森林城市生態網絡。

  ——把生態體系建設作為提升市民幸福指數的“第一工程”,做到植綠惠民。實施城鄉綠色福利空間、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破損山體植被恢復、綠色生態廊道、自然保護區、森林(濕地)公園建設等工程。全市新建(擴建)27個公園,完成鄉鎮綠化167.3公頃、村莊綠化1703.3公頃、道路綠化926.23公里、水系綠化179.22公頃,實施森林管護32.34萬公頃,封山育林3.47萬公頃、森林撫育1.4萬公頃、坡耕地造林2533公頃。通過城區增綠、鄉村添綠、通道連綠、退耕還綠、礦山復綠、天保豐綠,構建完善的森林生態網絡,做到植綠惠民。

  ——把林業產業體系建設作為提高林農收入的“第一途徑”,做到植綠富民。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思路,實施經濟林、工業原料林、林木種苗、林下經濟基地、生態旅遊等建設工程,積極探索和建立符合攀枝花的林業產業發展模式,初步形成以特色乾果、水果產業和種苗、林下種植、森林旅遊等多種經營相結合的林業產業格局。期間新建苗木花卉基地460公頃、各類林下經濟基地9400公頃,做到植綠富民、增綠增收。

  ——把生態文化體系建設作為傳播生態文化理念的“第一載體”,做到文化潤民。實施民俗生態文化、礦山遺址、義務植樹及紀念林基地建設和開展生態文化活動,把攀枝花獨特的山地風情、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融合於城市森林建設中,做到心中播綠。創建省綠化模範縣2個、綠化模範單位(小區)28個。全市古樹名木掛牌保護率100%,保安營義務植樹文化長廊已成為攀枝花市大地植綠和心中播綠的名片。每年一屆的“塊菌節”和近年來舉行的“第六屆全國蘇鐵學術會”“中國·四川第二屆森林康養(冬季)年會”,不僅使生態文明得到全面宣揚,生態理念得到廣泛傳播,還全面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文化底藴。

  ——把支撐保障體系建設作為鞏固創森成果的“第一抓手”,做到綠蔭庇民。大力實施森林火災防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和森林城市信息化、林業科技支撐工程,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森林火災和有害生物防控隊伍建設現代化、專業化,森林建設管理工作規範化、科學化。建設森林防火指揮中心6個,成立森警支隊1支,建有共300餘人的6支國內一流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建立國家級有害生物測報點2個,全市林業有害生物成災面積率控制在3%。以內、無公害防治率由85%提高到95%、測報準確率由90%提高到95%、種苗產地檢疫率由85%提高到100%。

  樹立四大理念 凝聚創建合力

  ——樹立抓創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高位推動,聯動創建。2012年,市委、市政府整合力量,統籌安排,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陽光康養旅遊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一併列入全市“五創聯動”工作,市委書記、市長掛帥任組長,將創森納入市政府年度任務考核,建立以市人大為督導組的工作監管機制,強力推動創森工作。各縣(區)也建立健全創森相應領導機構,全市形成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創建格局。

  ——樹立抓創森必須抓落實的理念,編制規劃,實施項目。高標準編制《攀枝花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3-2025)》,確立“生態康養攀枝花,金沙江畔森林城”的特色和定位,建設“森林生態、林業產業、生態文化、支撐保障”四大體系。嚴格按照“一軸、二帶、三區、五極、多點”的城市森林總體佈局和“師法自然”的原則進行全面建設。一張張藍色施工圖、落地成為一片片花山和綠海,規劃項目卓有成效地落在攀枝花的城市鄉間、山頭地塊、大街小巷。

  ——樹立抓創森就得抓宣傳的理念,全民動員,社會參與。利用電視、網絡、短信等多種方式,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開展“我為森林城市建設建言獻策有獎徵集”“創森與林業黨建品牌建設演講比賽”“全市中小學生創森徵文比賽”等活動,在省、市報刊、網站刊登創森相關文章千餘篇,市廣播電台、電視台同步播放創森新聞百餘次,全市印製發放創森宣傳書籍資料共5萬餘冊(份)、創森宣傳年畫(單)20萬份,充分利用宣傳展板、標語、橫幅和LED電子屏等開展創森宣傳,公眾對森林城市建設的支持率達100%。

  ——樹立抓創森就要抓特色的理念,着力生態治理,彰顯花城魅力。森林城市建設重點是增綠提質、增花添彩,凸現“迴歸自然”“林城相擁”和“陽光花城”特色。全市先後打造了東區阿署達、平地櫻花小鎮、普威綠野花鄉、海塔世外桃源、西佛山藍花楹等多個生態文化景區,新建了花舞人間、三角梅園、麗新花卉基地等多個花主題綠地和花卉生產綠地,創建了459個(户)花園式單位(小區)、社區、家庭。“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金沙江畔一座森林綠城、陽光花城已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創新方式方法 破解創建難題

  綠色西區遠眺。

  安寧河畔的綠色明珠——省綠化模範縣米易縣。

  鬱鬱葱葱的大黑山省級森林公園。

  向創新要動力,轉變觀念,調整思路。攀枝花克服乾熱河谷地區造林成活率低、綠化管護難度大、綠化建設成本高等困難,突破了乾熱河谷無土、缺水、整地的技術性瓶頸,破解了創森過程中無苗造林、無地植樹、無錢建設等諸多難題。

  ——創新工作方式。2012年,攀枝花整合力量,統籌安排,聯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陽光康養旅遊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開展“五創聯動”以來,創森工作不再“單打獨鬥”,項目得以整合,資金得到保障,成效更加顯現。

  ——創新建設模式。市政府出台優惠政策,引入社會資金、採用市場運作建設花城新區森林公園。用項目支持,引入企業治理西佛寺跡地、建設半坡咖啡+黃檀基地。政府、相關責任單位共同出資改造金沙江大道東段綠化景觀,採取BT方式建設仁和大河河道景觀。採用義務植樹方式,由責任單位包乾建設金沙江中心城區段視野區、紅格癩山、機場路等綠化基地。

  ——創新投入機制。採取“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的方式,創新機制、多方籌資,全市累計投入創森建設資金近70億元。爭取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專項資金,有效緩解了財政資金不足的困難。把創森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吸引業主、企業積極投入森林城市建設,企業投資、市民捐資和捐贈等多種途徑,籌措社會資金達38億元。

  ——創新治理思路。金沙江干熱河谷區造林綠化被稱為世界級難題,按照“建設生態林、發展產業林、打造景觀林”的原則,提出“由點及面、先易後難、良種壯苗、大坑客土、水源配套”的乾熱河谷區治理思路,確保綠化造林成效。2012-2016年在城市視野區的保安營、馬坎、棗子坪、尖山、上沙溝、雞爪山、橄欖坡等地相繼開展山體生態修復與治理,建設(改造)生態型產業林、景觀林共1.2萬公頃。

  ——創新工程技術。針對少土缺水和乾旱持續時間長的狀況,採取“人背馬馱、機械上山、打井取水”等方式和“開帶撩壕、客土填土、掛網保土、柵欄固土、太陽能提灌、覆膜保水”等多種工程技術措施進行植樹造林,有效治理乾熱河谷重點區域面積3750公頃。制約金沙江干熱河谷區綠化的瓶頸得以突破,綠化成果得以保存。

  建設森林城市 生態經濟共贏

  創森以來,攀枝花市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集智聚力、精心實施、統籌推進,實現了綠化面積大拓展、綠化質量大跨越、管養水平大提升、生態環境大改善、生態收益大提高和生態意識大增強的目標。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高。累計實施森林生態、林業產業、生態文化、支撐保障等各類創森工程項目563個,新建林地(綠地)24493公頃。其中,仁和大河濱河濕地公園、安寧河河濱公園、法制文化公園和炳三區學府公園等,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園;魅力集鎮、特色旅遊新村建設,打造了一批和諧、秀美的現代新農村;礦山跡地得到生態治理,植被恢復成效突出。“林城相依”、“花城相融”的城市森林景觀雛形顯現,綠色生態屏障進一步鞏固。2016年底,攀枝花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38.16%增加至40.0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8.8平方米增加至11.49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從的58.97%增長至60.1%,水系綠化率從82%增加至91.51%,道路林木綠化率從83%增加至88.47%。

  ——生態治理示範成效突出。以金沙江干熱河谷區生態治理為重點,加強裸露工礦跡地、破損山體等“硬骨頭”的生態植被恢復,開展工礦廢棄地山、水、林、田、路綜合整治。完成廣廈採石場、龍蟒尾礦庫、青槓坪尾礦庫、二灘粘土礦等50個礦山跡地的生態治理,面積達1100公頃。全面實施金沙江河谷區破損山體植被恢復,積極推進人工造林和封山撫育。以建設“綠色礦區”為帶動,攀枝花市成為全國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實現廢棄地復墾、生態環境提升和促進發展互利共贏目標,金沙江干熱河谷區林分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與城區森林生態系統相協調的環城森林生態景觀圈初步形成。

  ——生態產業發展持續壯大。全市核桃基地種植面積達2.67萬公頃、芒果種植面積達3.5萬公頃,建成萬畝晚熟芒果基地10個、萬畝早春枇杷基地2個、萬畝石榴基地1個、萬畝柑橘基地1個。成功開發芭蕉箐萬畝枇杷生態觀光園、撒蓮鎮海塔村世外桃源觀光區、大田石榴生態觀光園等多個鄉村生態旅遊點,舉辦了務本桃花節、黃草櫻桃節、大田石榴節、仁和芒果節、格薩拉索瑪花節等各類生態觀光旅遊節慶活動。創森以來,農民人均涉林收入年增長率為11.62%,生態旅遊人數和收入平均年增長率在15%以上。2016年,實現林業總產值36億元,比2012年的20.8億元,增加了15.2億元;農民人均從林業獲得收入達到2097元,比創建初期翻了近一番。

  ——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全市常年有效管護森林面積32.34萬公頃,開展森林撫育1.4萬公頃,鞏固退耕還林成果1.83萬公頃,自然保護區面積達10.68萬公頃。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類別林地,實施林地保護分級管理,嚴格保護天然林和生態脆弱地區的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建設林火視頻監控系統,初步形成衞星熱點、航空巡護、視頻監控、高山瞭望、地面巡邏“五位一體”的林區林火監測網絡。設立國家級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點2處。通過“三防”體系建設,有效保護全市森林資源。

  ——生態文明意識全面提升。始終把“人人蔘與森林城市創建,個個分享綠色發展成果”作為創建森林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生態科普活動,提高市民植綠、護綠、愛綠的生態文明意識。市民對保護生態環境、推行綠色生活方式的支持率達95%。“濕地日”“愛鳥周”“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全民義務植樹日”等宣傳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發放創森宣傳資料25萬餘份。全面建成並開通四川省首家“攀枝花市全民義務植樹專題網”,引入“互聯網+”模式開展線上認建認養。建設104個義務植樹示範林和義務植樹基地,全市義務植樹盡責率97%。攀枝花塊菌、攀枝花芒果成為地理標誌,388株古樹名木得到掛牌保護。

  如今,攀枝花因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現生態蝶變,由“鋼鐵城市”轉向為利用光熱資源的中國“陽光花城”,穩步走向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特色康養城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創建森林城市是短期的,城市森林建設是長期的。攀枝花市將持續把城市森林建設作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態環境、普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作為進一步改善宜居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全力建好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為長期有效築牢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做出實際行動。

  (本版圖片由市林業局提供)

  (2017-10-11)


  也許你沒有聽説過貝加爾湖,但應該聽過李健的貝加爾湖畔,這首歌的靈感正是來自迷人的貝加爾湖。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是世界第一深湖、也是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湖深高達1637米,透明度可達40.5米,被譽為“西伯利亞的明眸”。

  貝加爾湖在清朝時期曾經是中國的領土,是北方部族的主要活動地區,那時的貝加爾湖被稱為北海。隨後的《尼布楚條約》中將該地區劃歸了俄羅斯,也就成了現在的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每年1月開始結冰,冰層厚度高達70-115釐米,直到5月才開始解凍。整個冬季平均氣温-38度,但是冰下氣温仍然能夠保持3.5度-4.5度。

  貝加爾湖中總共有27個小島,由於小島沒有受到第四冰川的影響,所以留存了許多第三紀的淡水動物,比較出名的有貝加爾海豹、凹目白鮭、奧木爾魚、鯊魚等。

  貝加爾湖馬拉松,世界上最冷的馬拉松,由於酷寒的氣候、複雜多變的天氣以及特殊的場地,該賽事也是世界十大最艱難賽事之一。正因為貝加爾湖馬拉松的特殊,每年吸引了許多全球各地的跑步愛好者來參加賽事。

  在最寒冷的季節,選手們奔跑在光滑的冰面上,獨自承受着刺骨的風雪吹襲,向着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前方不斷向前跑動。

  貝加爾湖馬拉松最艱難的一點是當你獨立奔跑在莽莽雪野的時候,放眼望去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沒有任何其他東西,彷彿只剩下了自己,這種孤獨感才是最令人煎熬的。

  如果要來形容貝加爾湖馬拉松的話,那就是寒冷、痛苦、孤獨。就像人生一樣,我門總是要孤獨的去渡過一些很難熬的日子,但堅持走好自己的步伐,總能到達彼岸,那時候才能笑着説我做到了。

  (2017-10-12)


  9月,一封61歲老伯的辭職信火遍網絡。老伯在辭職信上寫:“我要帶老婆去貝加爾湖拍婚紗,這是她一直的心願。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明白,老婆才是最重要的。”

  當時看的時候,小編感慨於老伯對老伴兒人生第一次的深情告白,為他們的愛感動。直到我看到了貝加爾湖的景色,真的是太美啦!怪不得老伯要帶老婆去貝加爾湖畔!

  四季之美

  ❉看霧凇:12月-2月底

  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早晨10點之後,鬆軟而潔白的霧凇會化作片片雪花,飄飄灑灑地追逐着、飛舞着,漫漫地散落,如詩如畫。

  霧凇是由於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結冰的霧滴,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而形成,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沉積,儀態萬方、獨具丰韻。

  ❉看藍冰:2-3月中旬最佳

  有着“西伯利亞的藍眼睛”美譽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每年進入冬季的結冰期以後,純淨的水結凍的湖水成為“藍冰”,無數旅行者正是因為目睹了純淨藍冰的圖片,而對冬日的貝加爾湖心馳神往。看到這美景,連我都想去啦!

  此時整個貝加爾湖湖面將徹底封凍,戰鬥民族的汽車可以肆意的在清澈的貝加爾湖面上馳騁,藍冰、冰洞、ice-tree 和各種形態各異的冰。

  封凍期的貝加爾湖如同一片翡翠之海,3萬多平方公里的湖面被厚達1米以上冰層所完全覆蓋。

  而巨大的冰裂縫則是由於温度變化造成湖水不斷壓縮和膨脹而形成。若是你靜靜站定,還能聽到那細微而又清脆的冰開裂的聲音。

  那如夢如幻的氣泡冰,有的像汩汩冒出的白色小球,有的則像無數的射線;它們是湖底植物釋放的沼氣,在靠近冰面之時,瞬間被封凍了。

  ❉看凍湖融化:3月8日

  三八婦女節開始陸續慢慢融化,但是這個時間並不是看不到藍冰,只是開始漸漸進入融冰期。

  晶瑩剔透的冰,如同懸浮在一片幽藍之上。

  在西伯利亞的星空下,薩滿巖與冰封的湖,浪漫而神秘。

  奧利洪島的“南線”,這片區域有很多漂亮的氣泡冰。

  ❉避暑納涼:7-8月

  看完上述的介紹,你是不是覺得貝加爾湖就是冰雪的王國,沒有炎炎夏日呢?

  這裏雖然是西伯利亞,但每年7-8月這裏也會迎來夏季,温度最高的話也能達到三十幾度, 但這裏並不像中國南方那樣的潮熱,這裏即便是温度較高,也是乾乾的熱,這裏夏日的温度相對更低,氣候也更加和煦。

  ❉看黃葉:9月中旬--10月中旬

  “不要跟俄羅斯比秋天!” 這裏的秋景真的擁有令人窒息的美,錯落有致的黃、紅、綠交相輝映,搭配當地的特色木屋,儼然是一幅幅田園寫生畫。

  清澈又神秘的貝加爾湖,嚴寒中才得以一見的藍冰是貝加爾湖最吸引人的景緻。

  貝加爾湖的一年四季都那麼美麗,挑一個合適的季節,和伴侶一起去邂逅貝加爾湖的美麗神秘吧!

  (2017-10-17)


  去年的7月份,俄羅斯的考古學家們在西伯利亞地區的貝加爾湖旁挖出了一個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簡陋古墓,古墓裏葬的是一對夫妻,兩人的遺骸十指緊扣,頭上均帶有獸骨或者獸牙做成的頭環,身上多處佩戴玉器。經過分析,俄專家證實這一對夫妻葬在此處已經約有五千年。

  圖為遺骸的近照,這是一具女性遺骸,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她胸前位置放置着類似於玉鐲子之類的東西,而這些玉器也為專家們提供了許多的信息,畢竟擁有玉文化的民族真的不多,在北京的周口店就曾發現過距今2萬年的玉石珠子,玉文化也是中華文明區別與世界上其他文明的一個顯著的特點。

  圖為玉器的特寫照。我們中國人把玉器堪稱是天地精氣的結晶,在古代玉也是一個人身份高低的象徵,同時在陪葬品裏也是屬於上乘物件。千萬不要懷疑古代中國人的智慧,早在4、5千年前已經有專門的琢玉工人,雖然用的是普通的磨製方法,但生產出的玉器仍然非常精美動人。

  圖為正在對墓穴進行發掘的俄羅斯考古學家,在發現這一處墓葬後,附近陸陸續續也發掘出這樣類似的合葬墓20多餘處,基本全是夫妻合葬,年份在3000~5000年之間,並且多多少少都有發現玉器陪葬品。

  圖為旁邊的另一處合葬墓,在經過接近一年的發掘和研究,俄考古學家通過這些玉器等陪葬物品得出這些墓葬的主人與古代中華文明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2017-10-03)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