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12元看完《冷血狂宴》,跟看《爵跡》的感受差不多——一部包裝得很精緻的空洞電影。應該承認,跟《爵跡》相比,《冷血狂宴》在真人CG效果上有了明顯進步,但它的故事仍舊乏善可陳。
《冷血狂宴》海報
如果僅僅把《冷血狂宴》作為一部電影,那麼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值得我們談的——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打打殺殺,剩下的時間就是故事梗概的演繹,起承轉合幾乎沒有邏輯,人物集體紙片人。但如果把《冷血狂宴》作為一種電影現象,那麼它的“院轉網”,則是某種電影創作模式、某種電影美學被院線拋棄的標誌。
郭敬明是從《小時代》系列開啓他的導演生涯的。從2013年到2015年,《小時代》系列雖然口碑不濟(豆瓣評分均在5分以下),但四部電影票房加起來超過17億元,製作方還是賺得盆滿缽滿。《小時代》系列的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生逢其時,它趕上了中國電影發展最迅猛的一個階段。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總額首次突破100億元,而到2015年這個數據猛增至440億元。
《小時代》系列口碑平庸
電影市場野蠻生長的階段,也是國內流量經濟開啓的階段。那會兒電影的爆款公式是:流量+IP+大製作+大投資,屢試不爽、顛撲不破。只要改編的IP有影響力、受眾基礎足夠雄厚,演員陣容裏的流量明星夠多、有足夠的分量,二者組合起來的電影,基本就足以叱吒市場。《小時代》系列是“流量+IP”的踐行者,也是獲利者。
《爵跡》於2016年的國慶檔上映,複製的也是“流量+IP”的模式,它集結了當時市場上的諸多一線流量明星。上映首日《爵跡》排片力壓《湄公河行動》,但第二日《爵跡》票房斷崖式下跌,很快被後者反超。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湄公河行動》票房近12億元,是《爵跡》的三倍,《爵跡》虧損嚴重。
《爵跡》海報。郭敬明電影海報的共同特點是,烏泱泱一堆明星。
《爵跡》的失利,是“流量+IP”模式的轉折點——觀眾被爛片欺騙的次數足夠多,觀眾受夠了,他們對“流量+IP”有着更多的警覺,不少人甚至對這一模式產生一種本能的敵意。《爵跡》不是最後一個,從2016年到現在,撲街的“流量+IP”電影不計其數,成功的案例鳳毛麟角。
為了把續集拍下去,“騎虎難下”的郭敬明只能繼續採取“流量+IP”模式,去賭一把。《爵跡2》原本定檔於2018年7月,但因為演員風波,以及同期上映的《我不是藥神》來勢洶洶,《爵跡2》最終做了撤檔處理。時隔兩年,《爵跡2》再出現時變成了《冷血狂宴》,並且成了“網大”。
《冷血狂宴》的宣傳海報,“全明星陣容”仍是賣點。
可惜,不僅普通觀眾不買賬,就連明星的粉絲也不買賬。當飯圈文化愈發“成熟”後,粉絲們比拼的更多是愛豆的“實績”——口碑怎麼樣、能不能拿獎、對後續發展有沒有幫助,爛片只會是愛豆的“黑歷史”。
比如筆者一朋友是易烊千璽的事業粉,她對《冷血狂宴》把易烊千璽的客串當“主演”宣傳的行為很不滿。在她看來(僅代表她個人看法),易烊千璽出現在《冷血狂宴》裏是“年輕不懂事的代價”,很多粉絲選擇不宣傳。
戲份不足兩分鐘的易烊千璽,在海報上的顯眼位置。
而騰訊視頻為了宣傳電影,定檔後就搞了一個“魂力榜”,每購買一張電影票就有20魂力值(觀看花絮也可獲得魂力值)。截至12月4日下午八點(電影正式上線四小時),排名第一的吳亦凡58萬。我們就假設這55萬都是粉絲購票得來的,一共也就2.9萬張電影票,票房34.8萬元-69.6萬元之間。“魂力榜”雖然不代表預售或票房成績,但也足以看出:粉絲的熱情是真的很低。
一張電影票值20魂力,這魂力榜太冷清。
但這恰恰是觀眾成熟、粉絲成熟、中國電影市場成熟的一個標誌。大家紛紛用腳投票,好作品雖然不一定會有好票房,但爛片想圈錢更是難上加難。
《冷血狂宴》模式過時,美學也過時。這倒不是説它採用的真人CG技術過時(相反,這很超前),而是説它內容層面的美學“過時”了。張悦然曾如此形容新世紀初80後的“疼痛青春”寫作,“我們動詞萎縮得很厲害,所以我們的小説缺少了行動,更多的是一種特別空虛的描述……形容詞文學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很主觀,第二是風格可能會變得非常繁複、華麗。”
郭敬明的一系列電影仍然延續這一美學風格,即“形容詞電影”“大詞電影”。郭敬明擅長營造非常華麗、奢靡、唯美的氛圍,在這一氛圍裏他填充不同的故事,或是《小時代》這樣的青春故事,或是《爵跡》《冷血狂宴》這一架空背景下的權力廝殺,但主題指向的全部都是一些“大詞”:孤獨、羈絆、絕望、希望、守護、辜負、背叛、死亡,以一種虛無淒冷又“傲雪凌霜”的氛圍將觀眾裹挾。曾幾何時,它還是能夠打動一些多愁善感的少男少女。但當“孤獨”等大詞在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當它們只是空洞的形容詞,而沒有辦法落在有效紮實的劇情上時,久而久之,觀眾就對它們免疫了,只覺得這很“矯情”。
電影結尾處的這段總結陳詞,有絕望、有希望、有羈絆、有守候。
《冷血狂宴》成為“網大”是最不壞的選擇,院線已經沒有給《冷血狂宴》這一類型的電影留下太多空間了。這樣的電影如果上院線,連粉絲都會覺得去電影院看太折騰;如果是網播,看在愛豆的面子上,粉絲可能還願意花個12元瞅一眼。《冷血狂宴》沒有太多內容上的價值,它的“價值”是對行業的警示,對一種過時創作模式和過時美學模式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