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黃小米
作為TVB春季檔「超級綜藝」系列推出的新節目《尋人記》其實不能算是綜藝,這檔由新聞與資訊部製作的節目比部分新聞紀錄片都缺少爆點,尋訪舊人舊事卻不刻意渲染懷舊氛圍,儘量保留了原材料的樣貌。每集二十多分鐘的今昔對比想必會引發當地人不少唏噓。
對於從八、九十年代的港劇和香港電影中認識香港的外地人來説,《尋人記》裏重播的港島舊聞是更大的發現,都是尋常人身上發生的稍稍不尋常事,今天看來獨有地域與時代特色,影像資料雖然陳舊,卻補充出一種新鮮的上世紀末香港印象。
説到尋人電視欄目,一般的聯想會類似古早台灣綜藝《超級星期天》裏卜學亮主持的尋人環節「超級任務」,節目組幫助觀眾尋找故人,懸念與淚點是節目的主要訴求。
而《尋人記》並不是因為受人之託,而是節目組自發尋找八、九十年代新聞專題片的受訪人。以資深電視新聞人方東昇為首的幾位主持人存在感之低更像幕後工作人員,把中心位置留給受訪者。
由於事出無因,一開始觀眾恐怕和很多受訪者一樣不懂節目組為什麼要找人,節目對此並沒有過多説明,有可能最終播出的十集內容只是眾多案例中被成功找到且願意再次出鏡的特例。但只要受訪人最終決定現身,觀眾就會很快被他們的真實和坦率吸引。
當然這些人當年之所以會被挑中受訪,大部分都屬於健談爽朗的類型,也因為這樣,通過老鄰居、老同學、校友會等社交網找到他們的可能性也更大。
他們中有從小獨自照顧弟妹的屋邨「大家姐」、自認「食極唔肥」的小胖墩、熱衷投資郵票的小炒王、被母親逼着去面試名校的富家小公子、早期互聯網發燒友、買到「縮水樓」的苦主、即將離開香港卻捨不得菲傭的小移民、積極參加科技競賽的女學生們和她們的理科老師等。
當年這些採訪片段的新聞價值或許有大有小,今天看來更具社會史意義,如果TVB將來繼續跟蹤採訪他們,會是類似英國的《人生七年》那樣的系列紀錄片。這樣的影像記錄操作簡單,也不預設任何結果,個人的人生起伏並不是焦點,真正展現力量的是時間。
《尋人記》裏受訪者前後受訪之間相隔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被抽走,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歷史和社會變遷改造的結果。
讓觀眾長舒一口氣的是片中的主人公不管境遇如何,大多還能看到當年的影子,符合「三歲看八十」的老話:郵票王果然入了金融業;電腦王子仍舊走在科技前沿;面試小公子的兒女繼續面試名校;「大家姐」成了幹練的媽咪;理科班女生散落世界各地,依舊相信中學時代的努力和鑽研精神。香港也許變了很多,而這些長大、變老了的香港人卻如許久不通消息的舊街坊那樣依舊「熟口熟面」。
《尋人記》裏有兩集讓我印象很深,也許主人公比其他人物更戲劇化一點。首先是Frankie和Sabrina這一對「龜兔」怨偶。
這對夫妻一個急驚風一個慢郎中,九十年代因性格差異過大參加過婚姻訓練營學習改善關係,當年記者去拍攝訓練營的原因大概因為類似婚姻心理輔導的機構很新鮮。在訓練營裏兩人蔘與遊戲玩得相當投入,扮演步伐不一致的龜兔,對着記者卻開始吐槽對方,從行事作風到生活瑣事都互相看不慣,在離婚率不斷上升的年代實在讓人擔心他們婚姻的走向。
如今兩人兒孫繞膝,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仍舊很不同,面對記者又爭起最好誰先離世,Frankie希望自己先走,Sabrina則説她祈求上天讓他們一起走。Frankie聞言抱了抱她,強勢了一輩子的Sabrina還顯得有點不好意思。幾分鐘前才看過年輕時的這對型男型女互不相讓的樣子,沒想到最後是個相伴一生的童話。原來歲月神偷也會偷去曾經的磕磕絆絆,只留下感恩。
另一集的主人公第一次被拍到時是八十年代中的「校草」,當年的新聞選題也頗有創意,在某中學一個班級拍攝中學會考放榜。中學會考於2011年成為歷史名詞,此前一直象徵着香港學生最重要的人生分水嶺。
相貌不凡又活潑愛笑的偉約瑟顯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請他和死黨在中環碼頭髮表了一番考不好也沒關係的瀟灑講話。偉約瑟自認不是讀書的料,但不升學不代表人生就此沒有希望,況且他的要求並不高,夠養活自己養家就好。當時放榜還要回到中學從老師手裏接過印有各科成績的小紙條,場面想來十分殘酷。偉約瑟和好友以賭桌開牌的方式一科科念分數,讓人忍俊不禁,唸到中文得D,竟還十分高興,因為沒想到會及格。
他是每間學堂都有的調皮鬼,給很多人的學生時代創造過最有趣的回憶,也是同學會上詢問度最高的人物。三十多年過去,再次出現在中環碼頭的偉約瑟仍舊相貌堂堂,舉止當然穩重多了,隨着聊天深入,當年的活潑勁又回來了,彷彿他還是那個少年,此刻只是化了個老年妝而已。
他中學畢業後的確因為外形出眾拍過廣告,並由此擔任過空服人員,後來移民再回流做小生意。節目組竟然找出當年的中文題及偉約瑟的回答,題為如何安排三日休假,偉氏回答的第一句是:「首先我會盡情睡,能睡多久就多久,起牀後,想想當天想做什麼。」幾乎可以看到他在考場心態輕鬆隨意揮灑的樣子。
當年陪着他在碼頭「嘆世界」的兩位朋友已經早早離世,五十多歲的偉約瑟雖然還沒到遲暮之年,卻已經留下人生總結:「走過,錯了,改,再來,永遠能重來。生命是有take two的。」 「我有瓦遮頭,有地方住,有飯吃,身邊還有好朋友,好伴侶,便已足夠。」
《尋人記》充滿了這樣雖然不新鮮但耐聽的俗世真言。也許因為我們看過了他們青春年少的樣子,雖然只是短暫的片段,卻已經把他們當作了故人。
而和故人重逢,往往也只為念叨一些老生常談,沒説的比説出口的更多。作為老少咸宜的電視節目,《尋人記》的調子是温馨的,但也提醒了我們時間的殘酷。
時光雕刻的不僅僅是容顏,更讓畫面中人從滔滔不絕變得欲説還休,至於很多爛大街的人生道理,等到真正懂得時,倏忽幾十年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