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部不同時期的標誌性諜戰劇,有什麼特色?值得反覆刷劇嗎?
文|冷絲
欄目|諜戰劇
這裏所説的不同時期,所指的是過去的10多年的時間段。
而就這個時期,稱之為標誌性的諜戰劇有這麼8部作品:《誓言無聲》《暗算》《潛伏》《黎明之前》《偽裝者》《風箏》《和平飯店》和《天衣無縫》等等。
也是這8部諜戰劇,它們顯現了我國諜戰劇較為明顯的新模式。
如果用簡單的方法來評析,也無非就是這三個方面的特色:故事情節設置、人物塑造和諜戰敍事方式。
第一,從故事情節來説,諜戰劇情節設置突出了多重矛盾。
比如,諜戰劇情節充滿了忠誠與背叛、誘惑與危險的敍事元素,劇中主人公時刻面臨身心的考驗,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躲避敵人設下的重重陷阱。
諜戰劇藴含了冷漠與深情、努力與運氣、得到和失去這些互為矛盾的元素,展現了諜戰英雄們的精神力量。
在情節與主題表現方面,類似《懸崖》《風箏》這樣的優秀諜戰劇展現了“諜戰”和“反諜戰”的矛盾。
第二,在人物塑造上,諜戰劇由扁平人物逐漸向圓形人物過渡。
而幾十年前的臉譜化的人物形象在這10多年的諜戰劇消失了,比如《黎明之前》中外表玩世不恭的劉新傑實則用情頗深,《潛伏》中的大大咧咧的翠平實則粗中有細,《偽裝者》的汪曼春一時冷酷無情,一會兒又柔情似水。
成功的諜戰劇,不光要塑造正面英雄形象,反面人物同樣是故事的主角,反面人物就像是天平的另一端,只有正反人物達到平衡,才會發揮人物在劇中的作用。
這10多年期間,諜戰劇在反面人物塑造上一改過去陰險、狡詐、猥瑣的形象,在反面人物形象塑造上符合藝術規律和生活邏輯,凸顯反面人物的悲劇性,體現出創作者對反面人物塑造的成功把握。
第三,從敍事方式來説,不少諜戰劇有較大的突破。
比如,一些諜戰劇使用自語式的內心獨白,以第一人稱敍事迅速拉近了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將地下工作者的所思所想袒露無遺,也實現了觀眾與劇中人物的視點重合。《暗算》正是通過安在天的視角,塑造了阿炳、黃依依兩個諜報天才和錢之江、羅雪等老一輩地下工作者的人物形象。
不用説,本文提到的8部諜戰劇在敍事結構上都有一些創新,比如採用了“遞歸結構”“套層結構”“圓形結構”“多重敍事”等等手法,不是單一運用這些手法,而是進行多種敍事結構的組合,也可以稱之為“多線索敍事結構”。
所以説,“多線索敍事結構”超越了以往諜戰劇中單一的線性結構,而且又具備“遞歸結構”的複雜。
《天衣無縫》一開頭就將主角之一的貴婉犧牲了,看似倒敍,其實不然,而是雙時空並行的敍事辦法推進故事情節。就是因為雙時空的出現,很多觀眾起初並不瞭解人物的命運,也不瞭解哪些情節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也就沒有辦法理解劇情。不能不説,這是諜戰劇對敍事的一種挑戰。
從上述三個角度來看,《誓言無聲》《暗算》《潛伏》《黎明之前》《偽裝者》《風箏》《和平飯店》和《天衣無縫》這8部諜戰劇值得反覆刷劇。
當然,近些年,部分諜戰劇突出青春化和偶像化色彩,“諜戰”往往成了一個空殼,如果這種片面追求娛樂而忽略劇作質量、追求市場效應而輕視社會效益的做法,得不到有效及時地糾正,諜戰劇必將失去一些忠實的觀眾。
第四,其實,諜戰劇最為觀眾或者業內稱道的就是專業性。
諜戰劇通過對諜報工作中專業器材、行業術語、行業技術的靈活運用,大大提高了該類型劇集的質量。
《暗算》改編自作家麥家的同名小説,原著作者麥家曾經在相關的軍事院校就讀,從事過與諜報有關的工作,對從事情報的有關人物也有過接觸和了解,他的小説就具有別人無法企及的專業優勢。
不用説,作為電視劇的《暗算》也繼承了原著小説的專業精神,導演通過對密電諜報工作的技術、業務內幕的再現,表現了諜報密電工作對人性、人生命運的複雜影響。
無論如何,諜戰劇應該用諜報的專業手段來設置懸念的方法,這才更加符合影視藝術創作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