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選秀生“出道即巔峯”,後勁兒不足怎麼破?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娛樂

編者按:和夏天一樣熱的,是偶像選秀。如果從2004年首屆《超級女聲》開播算起,中國的偶像選秀已走過十七年路程。從早些年的短信投票到現如今的直播打榜,“粉絲”的熱情從未衰減,在偶像“誕生”過程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大眾偶像到“圈層”偶像,偶像的定義不斷演變,對“粉絲”的影響也越發深遠。

這麼多年,偶像選秀為什麼還這麼“火”?走到今天,偶像選秀又面臨哪些機遇和困境?究竟,我們又需要什麼樣的選秀偶像?近日,人民網文娛部推出“三問偶像選秀”系列特稿,回顧我們走過的“造星”路,並思考當下的“造星熱”該何去何從。

2018年,伴隨着《偶像練習生》《創作101》兩檔節目“爆紅”,偶像團體養成類選秀節目出現“井噴”,僅愛奇藝、騰訊、優酷三大視頻平台,同類型節目就有八檔。節目超高人氣背後,諸如選秀生“實力懸殊”“後勁不足”等質疑隨之而來。

遠的來説,誰還記得“超女”的四、五、六名?近的來看,前兩年紅透“半邊天”的“練習生”和“火箭少女”有幾個還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不少掐尖兒的選手“曇花一現”,前三名之外的選手可能從來就沒讓人記住過,選秀生“出道即巔峯”成了業內和“粉絲”圈的共識。好不容易選出來的“偶像”,還沒過兩年就“涼了”,發展後勁兒不足的問題究竟該怎麼破?

“要想紅下去,五成看業務”

江映蓉今年“闖入”大眾視線是因為在一檔節目中“被罵哭”:有評委直言,作為2009年的《快樂女聲》總冠軍,江映蓉出道11年一直“不温不火”,沒有滿足大家當初的期待。

  2009年9月4日,“快樂女聲”全國總決賽。來源:視覺中國

“選秀藝人想要一直紅下去,業務能力至少決定了五成。”某天娛練習生坦言,“自己的作品比較小眾,沒有讓大家廣泛接受的作品,再加上新人輩出,作品‘出圈’並不容易,人氣在下降。”

選手在節目中收穫了很多關注,但如果後續沒有作品持續推出,此前累積的關注度終有“坐吃山空”的一天。“選秀節目只是吸引關注度的一種方式,歸根到底,藝人要不斷輸出有影響力的作品,否則,曇花一現極有可能成為必然。”香蕉娛樂新人總監徐女士説。

“讓別人喜歡也是一種業務能力。”該練習生認為,與唱歌、跳舞這些才藝相比,外貌、性格也是讓藝人紅下去的“加分項”。

“唱跳是基本素質,是舞台上的命,是活下去的基礎。觀眾喜歡你、尊重你,是因為你在舞台上獨一無二的魅力。”覺醒東方經紀公司連續三年向各選秀節目輸送練習生,在創始人兼CEO紀翔看來,個性特質同樣重要,“性格里的魅力是‘圈粉’的利器,但要有頭腦,懂得怎麼去表達這種個性”。

“選秀比賽的過程已經讓我明白,人氣這種東西其實挺虛的,如果沒有好作品支撐,再高漲的熱度也支撐不了多久。”2007年,李易峯因參加《加油!好男兒》進入娛樂圈,直到2014年憑藉電視劇《古劍奇譚》再次“翻紅”。

正如壹心娛樂集團董事長CEO楊天真所言,“你的外表會變,喜歡你的人會變,社會的審美可能也會變,但只要你的能力一直‘在線’,就永遠都有選擇的機會。”

“偶像不僅僅是他自己,而是一個符號,牽連着一大批年輕人的內心情感。”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星在接受人民網文娛部記者採訪時表示,“那些長期獲得觀眾喜愛的年輕偶像,都是‘求大同存小異’,都有一種衝勁和朝氣。”

“經紀公司要在存量基礎上做增量”

如今的練習生,大多都經受過經紀公司的系統培訓,才被有計劃地送到觀眾面前。以剛剛結束的《青春有你2》為例,109名練習生背後是40多家娛樂公司,既有樂華娛樂、覺醒東方這樣專注打造男團、女團的“老玩家”;也有華策影視、嘉會傳媒、河馬影業這樣“跨界”輸送練習生的影視製作公司;還有嘉行傳媒、泰洋川禾等傳統藝人經紀公司、專注直播業務的公司等等。

  2020年5月30日,《青春有你2》總決賽現場。來源:視覺中國

“實力是敲門磚,但走錯路了也一樣不會成功。”楊天真在《青春有你2》節目中,給參賽學員上了一堂藝人職場課,也一語道破經紀公司對藝人的重要性。

尤其對於選秀節目的“限定團”來説,少則一年、多則一年半,成員們就要“各回各家”,經紀公司能否持續提供和藝人實力、人氣相匹配的資源,有沒有能力延續藝人熱度、再“加把火”顯得尤為重要。

在紀翔看來,經紀公司最重要的價值是培養練習生的專業化技能,要有耐心對練習生做長線投資。“流量來得快去得也快,要想守得住,需要專業的團隊來打造,一兩年未必看得出來,需要三五年的沉澱和養成。”紀翔説。

如今,越來越多的經紀公司入局偶像選秀、偶像經濟,難免造成產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專業的公司應該是藝人成長和長久發展的“助推器”。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朱敏認為,鼓勵創新是偶像產業發展的生命力。“既要提升偶像產業整體運營能力尤其是經紀公司在資源整合、人員選拔、內容製作、利益分配等能力;又要避免經紀公司過快耗盡偶像的潛力和市場價值。”朱敏説。

“偶像藴含的是人們對於青春理想和長久美好的追求。追求社會效益或許不能在短期內帶來經濟效益,但是追求社會效益能夠長久地帶來延續的創造力和關注度。急功近利,就等於自毀前程。”周星表示。

在紀翔看來,選秀不是拔苗助長,而是持久地提升和自我修煉,要煉心、也要煉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經紀公司要為他們量身打造適合藝人的發展路線。即便藝人出道了,也要讓他們經常回公司做專業培訓,對經紀公司來説,這些錢是不能省的。”紀翔説。

藝人自身的素質和底藴,決定了藝人能走多遠的路,公司的實力是提供更多的機會,並把這些項目帶來的潛在機會通過精準的營銷來放大。“公司是在存量的基礎上,來做增量。就像父母給孩子提供學習的機會,能不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還是要靠自己。”紀翔表示。

“內地偶像市場是缺乏閉環的”

2018年春天,《偶像練習生》九位少年在萬眾矚目下一步步登上“金字塔”,舞台高燃、“粉絲”激情澎湃,那場盛大的選秀至今令人懷念。“打歌節目以後就有了”“以後一定可以經常看他們的舞台表演”,選秀落幕了,觀眾的期待漲起來了,對偶像產業的未來信心滿滿。

  2019年10月12日,NPC解散演唱會舉行。來源:視覺中國

可現實中,大部分“愛豆”成名後卻走向了演戲和綜藝節目。以至於剛剛過去的三大衞視的“618晚會”上,“舞台粉”看到火箭少女101、UNINE、THE NINE、R1SE等組合“合體”,“感覺像過年”。

“海里都沒有水,拿啥來養魚?當前,國內主流市場還是在影視和綜藝,一些打歌藝人等不到或者找不到繼續深耕的舞台,被迫‘改道’去參演影視劇或者參加綜藝節目。”紀翔説。

“近幾年,內地選秀節目持續提升,但其背後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鏈條的延展等整體效果並沒有很好地得到完善。”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副研究員韓若冰如是説。

黑金娛樂CEO尚雯婕也認為,當前內地偶像市場是缺乏閉環的。“形成和完善市場閉環,經紀公司才敢在前期做更大的投入,進而加大選秀生的培養和培訓,並依靠後期的產業閉環進一步提升偶像的能力。”尚雯婕説。

正如電視研究學者、北京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研究員何天平所説,一個健康的偶像產業,不應該只有熱度和話題,偶像或者選秀節目在多大程度上匹配了社會文化的期許,且能引領正向的流行文化風尚,這是需要去平衡和把握的問題。

真正能夠重新定義中國偶像產業和“愛豆”文化的,不是蔡徐坤、楊超越這樣“異軍突起”的偶像,而是他們背後的整個偶像產業。產業好,偶像選秀會越發規範和精彩;產業完善,偶像的選擇也會越來越多元和豐富。

“偶像產業雖然屬於娛樂業,但如何精準把握娛樂後面的文化因素,並巧妙地適應俗文化和雅文化的關係,是偶像產業長久發展的關鍵所在。維持得更好,才能走得更遠。”周星説。

朱敏表示,偶像產業發展應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偶像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以為大眾提供具備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作為偶像產業社會效益的指標,“背靠中國龐大而旺盛的文化消費需求,偶像產業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是非常有前景和潛力的。”

紀翔認為,打歌舞台終究會被觀眾和市場的需求倒逼出來,未來的偶像產業也會越來越趨於完整和優化,“就像電影,我們終究會拍出《流浪地球》這樣屬於我們自己的科幻大片。”

三問偶像選秀之一:從“超女”到“練習生”,為什麼偶像選秀還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