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音梗要被玩明白了?
>脱口秀火了之後,最常聽到的一句就是“諧音梗扣錢”。
>為什麼?
>李誕解釋道,諧音梗是最容易創作的,一旦依賴這個,很難創作更難的東西。
>BUT,諧音梗依舊是喜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相聲小品裏。
>開心麻花整活:在逃獼猴=獼猴桃。
>德雲社整活:拿到秘籍不想練武功的原因=這個人有密集(秘籍)恐懼症。
>説起來,德雲社最近搞了個古裝情景喜劇,又玩了一波諧音梗。
>來聊聊《瓦舍江湖》。
>愛聽相聲的朋友對主演不會陌生,秦霄賢、孟鶴堂、曹鶴陽等人都是德雲社熟人。
>故事發生在某個國泰民安盛世繁華的朝代。國民以為皇上英明睿智,實際上是太后和宰相掌握大權。
>小皇帝無心朝政,只想外出遊玩,於是某一天,他在南書房發現了一條密道,開啓了他隱瞞皇帝身份在瓦舍打工的日子。
>就是説,這驚堂木一拍,範兒有了。
>諧音梗,拿捏。
>皇上,取名黃半斤。
>太監,取名八兩。
>這倆人一組合,好傢伙,半斤八兩。
>先別急,咱這還有個大臣,劇中設定是皇上身邊的忠臣,取名王忠王。
>(dbq,今天之後小劇可能無法直視童年愛過的火腿腸)
>想説,編劇對名字的諧音梗不是一般執着。
>瓦舍夥計辛抱恙,曾經是一名編劇,找人算命,想要飛黃騰達改名辛八達(辛巴達)。
>蘭陵祖籍金陵,按文化人的叫法,應該叫蘭金陵(藍精靈)。
>蘭陵本人:達咩!
>還有著名老梗——送鍾(終)。
>南書房玩兒南瓜,難上加班。
>“我是辛抱恙”
>“你長得很抱歉”
>情景喜劇不能只靠諧音梗撐,還得有些反差感。
>比如,菜鳥皇上不會武功,沒有危機意識。
>被水潑,
>被花盆砸暈,
>被摔倒......
>一代名角蘭陵有舞台恐懼症,在台上怎麼也開不了口,俗稱,一秒暈台。
>(還附贈了一個被踩擺)
>雖説諧音梗和笑點都有了,作為一部《情景喜劇》還是得聊點現實問題。
>討論打工掙錢有多難↓
>掙錢這件事,只有親身體會才知道第一份薪水來得多麼不容易,以及當初的心情多麼激動。
>就説咱們的小皇帝“黃半斤”。打工仨月,才掙了一文錢。
>原因很簡單。
>第一個月打碎不少碗,被倒扣錢,
>第二個月剛拿到工錢,又打碎東西,被倒扣錢,
>第三個月,工錢還是被扣賠了店裏的東西,最後靠着鏟
>
>討論江湖騙術↓
>看看喝下後才思泉湧水的聰明水。
>這是用
>(扶額,草率了)
>討論合同隱藏條款↓
>適用於就職、購買商品等多種場合
>諷刺被割韭菜↓
>討論追星↓
>當皇上錯過了自家愛豆唱戲,像極了因為工作錯過愛豆的我聽小姐妹講述的時候。
>當皇上看到自己愛豆無法上台時,他怪瓦舍沒準備好。
>怪廚子做的菜劃拉他嗓子,
>怪拉弦的人讀書人不專業,
>怪墊場表演達不到效果,
>還怪瓦舍場地不好。
>瓦舍眾人:???
>討論單身去餐廳吃飯,上廁所被收走盤子↓
>......
>從笑點、玩梗、人物到劇情,不難看出《瓦舍江湖》的整體畫風和《武林外傳》有很大的相似處。
>但這也成為了本劇的爭議之處。
>喜歡德雲社相聲的朋友覺得還不錯。
>也有人覺得劇本不行,相聲梗拍情景喜劇很聒噪,也沒有達到《武林外傳》的高級諷刺。
>反內卷達人白展堂,拒絕996,維護打工人合法權益,時不時會被拿出來“溜溜”,
>呂秀才佛系打工也給打工人提供了新的參考(bushi),
>三觀最正佟湘玉的日常輸出哲理,什麼時候看都不過時......
>小劇作為看着《武林外傳》長大的一代,有了前者的對比,再看《瓦舍江湖》,承認它的確有很多缺陷。
>但有網友的評論不無道理,或許現在的孩子看《瓦舍江湖》會和多年前熱愛《武林外傳》的我們一樣快樂。
>問題回到情景喜劇本身,《愛情公寓》售後之後,很久沒有出過爆款情景喜劇了,今年年初小火的《大媽的世界》找回了點小時候看情景喜劇的感覺。
>就是説,是時候“文藝復興”重新搞一把情景喜劇了,中式幽默誰能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