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整個評論環境有太多的罵聲,《晴雅集》依舊在上映的第5天突破了3億票房——雖然這票房可能有水分,雖然這部電影的後續票房會增長乏力。
此時此刻,我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個想法“對《晴雅集》的罵聲鋪天蓋地時,不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嗎?”畢竟,當我們身處【絕對的黑】與【絕對的白】時,其實都會產生一定的恐懼感,因為太“純粹”了。
《晴雅集》是1部“爛片”嗎?如果把劇情視為電影的全部,我認為這部《晴雅集》是挺糟糕的,明明是改編自夢枕貘的著名小説《陰陽師》,明明可以依照原著小説微改,偏偏要獨闢蹊徑,把一個傳奇故事硬生生改成了“看起來講了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並夾雜了一個令人感動的友(ji)情(qing)故事”,但仔細一琢磨就發現“狗屁都不是”。
這部電影,郭導又是兼編劇,要説也算是折騰過好幾部電影的人了,也不知道是故意不想在劇本方面多下功夫打磨,還是編劇能力已經被限定在了某個量級不能突破。
當然,我想表達的另一個意思是,有時候,電影提及的【編劇】未必是真正的編劇,《你將來的樣子》這本書説的很明白了,這個行當裏代筆數量相當大。總之,我個人是想不通,偌大的中國,每年這麼多科班出身的才子佳人們,講不好一個有藍本參考的玄幻故事,真是足夠玄幻!
不過,這個世界上玄幻的事太多了!這又不免提到中國足球,對比韓國和日本,我們比這兩個國家人多,從概率論上講能篩選出的優秀運動員更多,在世界足壇上,韓國和日本足球運動員的綜合表現往往比咱更好——是不是有點説不過去?
(反正隨手一搜,就是各種陳年“趣聞”)
説回郭導,這位小爺自打出道至今都爭議不斷,前不久還有111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抄襲剽竊者”的事兒,再往前推又有某綜藝節目中作為評委亂髮卡的舉動——雖然我也懷疑這是不是製作方的故意為之。
似乎從某個角度看,郭導這麼拽還是有底氣的,除了他有錢之外,還因為他有受眾。另外,即使國家公權力(法院)都判定他確實抄襲了,他也沒事,依舊在自己的小天地過的風生水起——誰讓老話説“天下文人是一家,你抄我來我抄他”。縱使口碑崩壞的電影一部接一部,包括他在內的一些利益集團數票子依舊一把接一把。
如果深挖一些,出問題的根源大概是兩大方面:
第一,是宏觀制度設計有漏洞。目前在我們國家,社會信用制度還未全面鋪開,“老賴”橫行。其實信用制度往小了説是“借錢還錢”,往大了説是“社會公序良俗”,敢情抄襲者過的比被抄襲的滋潤,被抄襲的還沒有強法律保護,這個世界能好嗎?我覺得不能。
但你説我們現在能做點什麼?我想,可能也只是每個人儘可能通過各種途徑發聲,讓頂層設計者關注之、重視之、改造之。
第二,是人之本性問題。單以《晴雅集》來看,它本質上並不是“陰陽師電影”,而是一部拍給粉絲看的電影,受眾應該是趙又廷、鄧倫的粉絲,以及一些喜歡看美男子的人——因為電影中的確安排了一定數量的“花樣美男”。
像鄧倫秀出了上半身,想必一眾粉絲觀摩時一定臉上泛着紅暈;同時,他又有與趙又廷演繹的説不到底是怎樣的情愫,這種“腐”情節肯定又是戳中了觀眾的癢點。況且,雖然電影劇情垃圾,但粉絲們的自有濾鏡恐怕是直接過濾劇情,只顧看顏。這樣的【供給】滿足了(粉絲們的)【需求】,就夠了,於是,她們可能就【購】了。
作為非粉絲的人來説,這部電影應該是下水道級別;但這部電影主要是給粉絲們看的啊。
説的不厚道一些,與其一眾人去罵《晴雅集》垃圾,倒不如分出一些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晴雅集》中有哪些成功的東西直接借鑑。我們能不能拍出一部全面意義上的好電影,與之同台競技?就像我們可以指責一個人武功只是花架子,言之不如武之,説你不行是因為我能30秒直接KO!如果只是一昧的罵,結果熱度上來了,被罵的依舊賺錢,罵的人依舊沒錢。
當然,很客觀的問題是,很多會罵的其實是不具備“拍作品”的條件。希望一部作品黯淡,就像政壇上處理對手一樣,不一定是儘可能搞臭,而是儘可能讓其銷聲匿跡——讓其存在,但卻不存在。如果説抵制《晴雅集》,可能更理性的方式就是讓它在自己適合的圈層中出現,然後自動褪去——但是,我覺得不太行,核心原因還是人性。
雖然很多人瞧不上郭導,但咱又不得不承認其是一位精明且成功的商人,而且,我是認為應該稱之為【一個深諳人性且成功的利益集團】。既然提到了這個,我們還是説細一些。
第一,是粉絲經濟的運用。前文也説了,《晴雅集》本質上是粉絲向電影,而且,製作方很明白自己的目標受眾是哪些人,需要哪些內容(賣點)。如果確定目標集中於女性,那麼,俊男、偶像、肌肉、美型、耽美、愛情、奇幻、畫面、音樂、道具等相關元素都要跟上。事實上,《晴雅集》在這些方面拿捏的很好。
而且,以我個人之見,拋開劇情,其實《晴雅集》服化道、佈景和音樂是做的真不錯。注意,這裏的不錯,是因為【請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個是重點,我們下文還會提及。
從公佈的幕後職員名單看,音樂方面,請了川井憲次、林海等業界大佬;造型設計是黃薇,雖然對她知之甚少,但她帶的這個團隊在服裝、造型方面的設計的確很【好看】;藝術總監是屠楠,雖然我沒看過其代表作《妖貓傳》,但既然能獲金雞獎最佳美術、亞洲電影最佳美術、金馬獎提名最佳美術等3個技術獎,咱總不能説這是暗箱操作獲得的吧?
第二,是概念的炒作。這個年代,哪怕是【罵聲一片】也是對本體的宣傳,咱不服不行。同時,《晴雅集》只是借了《陰陽師》的殼,我認為,假如電影沒用晴明、博雅的名字,故事也完全成立。對了,我注意到,整個電影看下來,(應該)是真的沒有出現“安倍晴明”、“源博雅”的全名,而是晴明、博雅和瀧夜(這名字來源於《陰陽師》原著,但電影中也改的無言以對)——這算計,簡直了。
這種玩法,可能另一部從【陰陽師】概念衍生出的電影《侍神令》也在用,至於這部“陰陽師電影”是否能做到票房與口碑雙豐收,就看觀眾們的真實反映了。
對了,剛才我們提及電影的成功需要【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雖然郭導作為“導演”和“編劇”顯得很不專業,但請您不要忽略掉一點,郭導這個團隊在如何讓電影【賺錢】方面是【專業】的!
注意,這裏不是諷刺,而是事實。作為投資方,投資一部電影的底線是不虧錢,票房就是王道。投資方的專業就是【盈利】,而並非【情懷】,説白了,劇情爛但電影能賺錢,而且能賺很多很多錢,這個套路就是被市場接受的,就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無限玩下去。
怎麼講呢,其實人到了一定年紀可能就會提醒自己看問題不能過於單維度,多方面觀瞧肯定能看出不一樣的東西。
雖然《晴雅集》的確有太多槽點,比如劇情(這裏就不再鞭屍了)、比如特效(可能是看多了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晴雅集》的特效是真的讓我失望,不是不能做好,而是往往浪費在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讓男二號和男三號褪去上衣,露出上半身進行肉搏戰——雖然知道這不是為我這樣的觀眾準備的。
但也有不少值得一説的地方,除了上文説的服化道和音樂——注意,是總體質量上乘,要是挑刺,總還是有的,比如王子文的公主妝容。以我角度看,趙又廷、鄧倫、王子文、春夏、汪鐸等人在電影中的表演算是沒有太敷衍觀眾。
這並不是誇讚,而是説中規中矩。汪鐸的整體感覺過妖,不像是法師;王子文的情感表現不太到位,主要還是劇情問題;春夏雖然是個配角,且很早就掛了,但靈動機巧表現的不錯;鄧倫和趙又廷作為主角,在劇本和台詞如此糟糕的情況下,依舊儘可能地演好了角色,我倒是覺得他倆演技不錯。
在對手戲中,鄧倫的眼神有時會缺少英氣(會飄),明顯不如年紀更長閲歷更豐富的趙又廷更懂得“拿捏”。兩人的文戲頗有樂趣,電影后半段的武戲卻沒有前半段的連貫、精彩。
關於電影《晴雅集》的評價,見仁見智。總之,我分享了自己想表達的觀點,希望本文的若干見解,能對您有所啓發。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