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鏡頭“説話”,《大宋宮詞》的“沉浸式”體驗你感受到了嗎?
你看到的朝堂戲:
氣氛莊嚴、羣臣激辯、唇槍舌劍......
而攝影師看到的朝堂戲:
拍攝動線、台詞卡點、掐準時間......
你看到的宮廷戲:
宋風雅韻、華服大袖、烹茶飲酒......
而攝影師看到的宮廷戲:
捕捉光影、對比色彩、升格降格......
《大宋宮詞》播出至今,劉娥“創業”的奮鬥史已經漸近尾聲。在追劇的過程中,大家跟隨劉娥走近了她的故事,和她一同悲傷一同欣喜,一同迎接未知的挑戰。這種“沉浸式”的觀劇體驗不僅來源於跌宕起伏的劇情,逼真投入的表演,更來自幕後創作者們的苦心創作。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那些一氣呵成的長鏡頭一同揭秘《大宋宮詞》背後的創作故事。
攝影機不要停
“讓機器在大臣裏頭穿梭”
在近期播出的情節中,“貶黜丁謂”的一幕戲可謂大快人心。朝堂之上,眼見丁謂的罪行被一一揭露,趙楨握拳、劉娥皺眉、丁謂認罪,一系列鏡頭一氣呵成,讓觀眾看得十分過癮。
對此,李少紅導演分享道:“朝堂戲要想好看,重點是大臣之間的矛盾焦點,那麼就要通過機器走位的方式,把他們對話的過程全部表現出來,讓觀眾覺得是人眼跟隨着在看,而不是有意識地切換。”
所以《大宋宮詞》的攝影指導曾念平選擇用斯坦尼康進行拍攝,“讓機器在大臣裏頭穿梭”。拍攝過程中攝影師要和演員一樣背台詞,當鏡頭拍攝到後方的演員時,鏡頭前的演員要悄悄讓開,給機器讓位,等到合適的時間點再“歸回原位”繼續表演。
攝影師也要根據演員的台詞不斷運動,調整機位以達到一氣呵成的拍攝效果。
鏡頭會説話,光影也會説話
“讓經典永流傳”
除了朝堂戲之外,在宮廷戲的創作中,《大宋宮詞》劇組也極力追求細緻精美的表現效果,讓觀眾產生置身其中的觀感體驗。為真實呈現古色古香的宋朝風韻,導演李少紅大到宮殿長廊,小到一樹一木都力求保持原汁原味。
在拍攝大慶殿前天降祥瑞的情節時,劇組復刻了北宋名畫《瑞鶴圖》,在橫店耗費大量精力搭出來了一個大慶殿,從打第一根樁到交付使用共花了90天的時間,但李少紅覺得非常值得,她認為“宋代很喜歡仙鶴,他們覺得這是一種很吉祥的象徵。我們把這個典故編到片子裏,成為觀眾看到的一個現實。”
攝影指導曾念平也用中國畫的創作手法來打造空間場景,“中國畫講究留白,為了達到這樣一種空間感,我運用了很多煙來提高空氣感氛圍,儘量做到‘夢’一點,去增加畫面‘厚度’。”
除此之外,攝影老師為了還原古時的場景和服飾還專門運用細膩的光線、色彩的對比,使得整個畫面的呈現效果過渡非常柔緩,服飾上的質感也勾勒得很精緻,從而產生出獨特的美學氛圍。
重 點 推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