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終於要拍大電影 但前方有幾個雷等着他們踩
文/馬慶雲
中國內地戰爭題材的影片不多,而且,往往票房不會理想。離我們最近的,還是2016年上映的《我的戰爭》,反應抗美援朝艱苦作戰的,票房只有3607萬。而今年下半年,可能是現代戰爭題材的影片,是馮小剛導演的《芳華》,影片後半部分,是越戰戰場。可從目前的風評口碑來看,馮導該片佔不到任何便宜,或恐票房超越《我不是潘金蓮》都難。
與之相對的,是同樣有中國資本投入的《血戰鋼鋸嶺》,卻在中國內地取得了42659萬元。該片反應二戰期間,美軍在鋼鋸嶺與日本展開陣地爭奪戰的故事。這也證明,現代戰爭題材的影片,在中國內地,是有票房市場的,可以進取的空間很大。然而,中國電影為何做不好現代熱火力戰爭影片呢?
提到熱火力戰爭題材的影視劇IP項目,我們免不得想起最具知名度的《亮劍》。該劇根據都梁的同名小説改編而來,在2005年被搬上電視屏幕,至今已經12年,依舊在不少地方台反覆播出,收視率居高不下。這是一部簡直可以媲美《西遊記》的電視劇。如果這樣一部作品改編成為電影,勢必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市場回報。
然而該戲版權早在去年便被嘉博文化宣佈買下。這家公司曾參與製作《小時代》、《致青春2》、《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等作品,也曾參與過《一個勺子》這樣的文藝片。從《亮劍》電影版權被宣佈已經名花有主,到今天,整整一年時間,並未有任何物料對外宣傳放出。至今,我們能夠得知的訊息只有,嘉博文化投資,都梁親自執筆編劇,康紅雷導演。在有限的資料面前,電影《亮劍》前方實際上埋藏着不少的地雷,每一個搞不好,都會讓電影最終呈現的水平十分難堪。
第一個地雷,劇本是學《我的戰爭》,還是學《血戰鋼鋸嶺》。
雖然是都梁親自編劇,但小説作者親自主導電影劇本創作,是有一個行業風險的——作者本人自然希望電影版本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小説原貌,但電影的體量,是不足以完全照搬小説體量的。擺在都梁面前的問題是,劇本創作,是學《我的戰爭》,還是學《血戰鋼鋸嶺》。
《我的戰爭》劇本方面,是被嚴重忽略的一部。該戲編劇劉恆在國內編劇行當,水平數一數二。劉恆、劉震雲這批人,更是中國當下小説界的中堅力量。《我的戰爭》採用的是流水線敍事的方法,怎麼入朝參戰,怎麼遭遇敵寇,怎麼打到敵人內部去,怎麼被包圍,怎麼突圍,怎麼做最後的陣地衝鋒拿下敵軍前沿陣線。這部電影,其實是有大大小小的各種戰鬥拼接而成,以主人公最終的犧牲為結束點。
《血戰鋼鋸嶺》則是圍繞一場戰鬥展開,最終以主人公營救了無數的戰場傷病為劇情結尾。圍繞一場戰鬥展開的好處是劇情緊湊,不會讓觀眾覺得內容複雜,而又能充足地展現戰場畫面,尤其對戰鬥的具體方法方式有全面鏡頭,比較能夠滿足觀眾的大片既視感需求。
《亮劍》實際上更接近《我的戰爭》,以李雲龍的一生為藍本。這個藍本,若是原封不動地製作成電影劇本,則顯得非常鬆散,最後的部分更是為拿到龍標設置了不小的障礙。若是出於電影的商業考量,《亮劍》很有可能圍繞李龍雲攻打平安縣城展開,主線就是老李打縣城,開始演為何要打,中間部分演打的各種階段,各部分的配合作戰,結尾就是李龍雲拿下平安縣城。這樣的劇情簡單粗暴,迎合觀眾,但都梁自己肯定不捨得把小説《亮劍》削減成這樣。
第二個雷,飾演李雲龍的演員還用不用李幼斌。
從公佈的訊息來看,《亮劍》電影版聘用的導演是康紅雷。這位導演曾拍攝過《我的團長我的團》這樣精彩非常的電視劇,收視與口碑雙豐收。康紅雷在戰鬥場面的調度上,肯定沒有問題,值得期待一下。但是,電影版用不用李幼斌等原班人馬,是大問題。
電視劇《亮劍》過分深入人心,可以説,無論是李雲龍,還是政委,甚至是和尚乃至其他團長,都是異常耀眼,這才真是老戲骨們拼演技,誰也不服誰。如果説李幼斌對李龍雲的刻畫深入人心的話,那其他演員何政軍、張光北等人,也是爭奇鬥豔。大家印象中的這些角色,早已對應了2005年版的《亮劍》人物,沒辦法做任何更換。
原班人馬不變,對電影《亮劍》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在演員的片酬和檔期等多方面,都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調和的。可一旦更換人馬,必然遭遇口碑上的負面差評。
第三,到底要用多少炸藥。
康紅雷導演的《我的團長我的團》,每集的拍攝成本,不亞於一部小成本的電影。中國內地之所以對戰爭電影十分謹慎,很大原因就是這類題材的影片,玩不得半點虛假,場面夠不夠陣仗,觀眾一眼就能看出來。對於電影版《亮劍》來説,用多少炸藥才能滿足影迷對場面的需求,考驗了出品方的能力。
出品方自然要考慮投入產出比的問題。國內在拍攝熱火力戰爭片方面,經驗不足,專業人員也相對較少。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開始巷戰部分,請的是美帝的團隊,耗費上億的巨資。馮小剛的《集結號》戰鬥場面,用的是韓國團隊,最大的花銷,都放在了這些場面的拍攝上。
如果出品方能夠像《血戰鋼鋸嶺》的主控方那樣,讓影片去全球賺票房,自然可以把成本無限放大,成為一部投資過億美元的電影。但是,中國內地的影視公司,根本無法把電影送到北美這第一大票倉去,而且,他們對中國抗日題材的影片,也有偏見。這意味着,《亮劍》在戰鬥場面的拍攝經費上,肯定是無法與好萊塢電影相提並論的。
在觀眾已經適應了美式爆炸場面的當下市場環境下,熱火力戰鬥場面無法造假,沒有足夠的拍攝經費做依託,《亮劍》很難實現國際水平。一旦場面不如他人電影,免不得陷入負面口碑的惡性循環。
這些地雷,都躺在電影《亮劍》從製作到上映的荊棘之路上。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linjun12”:最好是原班人馬,劇情最好是打鬼子的,因為國共內戰的主題不太好
網友“黃小胖8”:原班人馬我就看
網友“羽翎47707744”:無論何種形式,“亮劍”永難超越!
網友“頑主75103843”:還是原班人馬好,第一他們相互配合默契,第二之前已經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他們的演技確實是好演的特別到位,帶着血氣方剛的軍人氣質,
網友“勞駕61166447”:《亮劍》電視劇已然成為了經典,再拍電影純屬找死,好題材多了,為什麼要拍亮劍?長津湖戰役、衡陽保衞戰、棗宜會戰、對越自衞反擊戰等等,都能拍出大片。
網友“依風聽雪5”:支持原班人馬,必定高票房。別讓大家失望。
網友“手機用户22229258727”:最好是,電影,亮劍三都別再拍了,讓亮劍一成為永遠的精點。
網友“迷v彩”:主演如果不是李幼斌,説破天也不看
網友“手機用户4088720841”:我要給你説的是:主旋律,主旋律,主旋律,這個電影基本上就撲街了
網友“花好月圓175674779”:會拍死,無一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