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北師大畢業的年輕女碩士,犧牲在“扶貧路上”

10月24日、10月25日,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亮相上海大劇院,參加“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台作品上海展演。該劇以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還原全國扶貧攻堅戰線的奮鬥與榮光。黃文秀生前的扶貧足跡、村幹部與村民之間誠摯樸素的感情、激盪人心的音樂、再現廣西風貌的舞美,金剛的指揮、王麗達等演員唱演俱佳的表現,都令觀眾印象深刻。

這位北師大畢業的年輕女碩士,犧牲在“扶貧路上”

《扶貧路上》的創排過程歷時兩年,主創團隊數度深入廣西百色採風,反覆調整劇本,以求精進。2019年6月中旬,《扶貧路上》劇本定稿。幾乎同時,黃文秀不幸遇難的噩耗從廣西傳來。主創隨即奔赴百色,在黃文秀遇難地點實地考察,並深入瞭解她的感人事蹟。

這位北師大畢業的年輕女碩士,犧牲在“扶貧路上”

廣西百色田陽縣的壯族姑娘黃文秀,2016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時,毅然選擇回到百色深入農村基層,成為百坭村第一書記。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裏,她走訪了100多個貧困户,建立了三大厚本的貧困户檔案、日記,裏面圖片、人員結構、家庭成員、貧窮程度、轉變的可能性等記錄得非常詳細。在她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到2018年底,百坭村103户貧困户中88户順利脱貧,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

這位北師大畢業的年輕女碩士,犧牲在“扶貧路上”

主創團隊決定改寫劇本,以黃文秀為主人公展開全新創作。導演田沁鑫説,“我希望讓觀眾看到黃文秀的平凡。平凡的瑣事、平凡的工作記錄本身就能讓人感動。偉大的產生是因為我們看到了這些平凡的行為,這裏麪包含着無私,而從無私上升到更大的領域就是偉大的人格。”

這位北師大畢業的年輕女碩士,犧牲在“扶貧路上”

黃文秀是全國290多萬第一書記中的一員,她像全國各地的第一書記們一樣,時刻心繫民生、基建。因此在劇情設計上,全劇以點帶面,不限於編織黃文秀個人的生命體驗,而是糅合了所調查到的多位具有代表性的第一書記的工作,塑造了一個具有共性的第一書記形象。

這位北師大畢業的年輕女碩士,犧牲在“扶貧路上”

《扶貧路上》廣泛汲取廣西百色地區的民間音樂素材,加以改編和創新。演唱部分則融合了美聲、民族唱法,具有濃郁的廣西特色。音樂總監及作曲印青還表示:“劇中的唱段不僅要好聽,更要動聽和震撼心靈。”全劇着力刻畫出黃文秀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突出劇中眾多人物的鮮明個性和時代感。唱詞設計宋小明強調:“我們劇組的音樂文學環節就是要講人話、講真話、講新時代的好話,讓《扶貧路上》的好聲音飛進人民羣眾的心裏。”

這位北師大畢業的年輕女碩士,犧牲在“扶貧路上”

《扶貧路上》打破固有的舞台空間概念,採用三層框架結構、輔以多媒體牆的舞美方案,簡潔、多空間且具有現代性,呈現出對舞台空間的解構和重新結構。舞台上,還有蝴蝶不時飛舞。田沁鑫在黃文秀犧牲後赴百坭村採風時,曾看到一隻大的黃蝴蝶飛了過來。在廣西當地有一種傳説,死去的人想念家人時會化作蝴蝶飛回來。這個悽美的傳説讓她更真切地感受到黃文秀的存在,蝴蝶便成為貫穿全劇的意象。

這位北師大畢業的年輕女碩士,犧牲在“扶貧路上”

黃文秀的“駐村日記”成為該劇的重要道具。她的日記簡要地記錄了她從進村第一天起的所有日常工作情況,表現黃文秀、表現第一書記羣體,不能繞開“駐村日記”。田沁鑫因此在劇中用了多種手段展現“駐村日記”:第一次“駐村日記”出現是通過黃文秀的口述,後來多次出現在黃文秀燈下寫日記的場面中,合唱男演員扮演的第一書記羣體手裏,還有舞台多媒體展示的一篇篇日記內容。這些片段拼寫出了黃文秀的精神,更立體地拼寫出了第一書記的羣像。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張熠 圖片編輯:邵競

本文圖片:演出方 提供

來源:作者:諸葛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1 字。

轉載請註明: 這位北師大畢業的年輕女碩士,犧牲在“扶貧路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