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真相》收官,高分短劇刷出了電視劇創作怎樣的“黃金定律”?
12到16集短劇正在成為當下國產劇的潮流,並引發輿論反響和觀眾口碑一輪輪推高風評,剛剛收官的《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更是從開播時8.8分一路飆升到9.2分,成為今年迄今為止國產劇的評分第一。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美劇、韓劇、英劇、日劇的包夾下,“國產懸疑短劇”這個領域,通過幾部高口碑作品,逐漸開始擁有了姓名,甚至已具備了成為“藍海”的廣闊前景。
短劇消費的異軍突起,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觀眾對動輒幾十集的“注水劇”的不勝其煩
短劇的春天並不是一蹴而就。回想今年以來,在街頭巷議中形成過話題的《我是餘歡水》《龍嶺迷窟》《不完美的她》……12至16集長度的劇集開始顯露出取代長劇成為收視熱點的趨勢。據瞭解,接下來在待播行列“候車”的短劇還有廣受關注的、同樣是“正午陽光”出品的16集扶貧主題劇《閩寧鎮》;於正的16集年代傳奇劇《雙鏡》;曾推出《琅琊榜》《偽裝者》的山影,也將把一部12集當代都市劇《女主播攻略》推向台前;《鶴唳華亭》導演楊文軍也將要推出一部12集古代傳奇劇《別雲間》。據廣電總局備案的電視劇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短劇數量的佔比直線上升,30集以上的中長劇及40集以上的長劇比例首次下跌到了44%。也就是説,短劇以超過半數的成績首次實現了逆襲。
擱到去年,這是誰都想不到的事。
小説《局點》《封鎖》的作者、魯迅文學獎得主小白前幾日在自己的朋友圈曝出一件往事:五年前有家公司找他改劇集,他提出做12集左右的劇,但當時誰都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過了幾年,小白和某導演一道把那個故事做了個12集的故事大綱,自己覺得故事節奏和燒腦程度即使放在海外劇的標準下也不遜色,苦於沒人看好短劇,於是這個故事被鎖進了抽屜……誰也沒想到,現在12集規模的短劇排隊出爐,成了當紅炸子雞。
小白的這段經歷,是能引起大多數講故事者的共鳴的,從長到短這個過程的背後,是一些深層的消費觀在起着變化。
短劇消費入局國產劇收視“賽道”確實是個新生現象。2017年《無證之罪》後,12集短劇模式才逐漸受到市場的關注。今年上半年的《隱秘的角落》,似乎再度堅定了市場對短劇的信心。而《沉默的真相》又一次幾乎夯實了短劇的優質品牌效應。這中間,除紫金陳的優質原著資源的緣故外,短劇消費的異軍突起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觀眾對又臭又長的“注水劇”的不勝其煩。我們在不少網民集中的電視劇論壇上,都看見過觀眾對“注水”這一現象的吐槽。一些長劇只是“冗長”,觀其內容並不足以支撐四五十集的長度。顯然,在多一集廣告多一集利益的驅動下,片方通過增加閃回、空鏡、人物車軲轆對話、為不相干的配角加戲等方式,使勁拉長劇集。更有甚者一集電視劇刨去“前情回顧”和“下集預告”就剩下20分鐘內容,有的劇集一集劇情尚不足以支撐一個相對完整的戲劇場面。可以説,如果把市面上那些動輒四五十集的水分絞乾,一部分劇集的集數就差不多得腰斬。於是乎,二倍速成了許多年輕觀眾追劇時的標配。
同樣的,以“一歇歇都不捨得快進”的《沉默的真相》為例,這個故事的體量不是沒可能拍成50集。三個男人,為了追索一個案件的真相,橫跨十年像剝洋葱一樣孤獨踐行着對法律、正義、生命的信仰,在三個層層嵌套的時空裏求真,一環扣一環,就像一場用生命去跑的接力賽。正是因為12集的體量,逼着編劇和導演動足腦筋去做高妙的減法。據導演陳奕甫透露,對小説進行改編時,自己跟編劇有過比較明確的討論,覺得12集非常適合做成三線並行敍事的劇作結構:三條線查的其實是一個案子;它們之間存在相互承接的關係;如果做成了的話不僅會使結構特別有趣,而且會推動加快敍事節奏。
事實上,這個三線並行的結構,不僅是該劇被褒揚最多的部分,而且使得整個敍事如行雲流水,包括之前觀眾們非常推崇的那場雙時空追車戲。兩個男主人公在不同時空的一眼對望,那一刻非常巧妙地表現出了兩人間那種追求真相的使命承接關係。除此之外,《沉默的真相》還運用了非常多“相似性轉場”,例如:用時間上的相似性,空間上或動作上的相似性來進行轉場,讓觀眾們看到人物之間的關聯。雖然,拍《沉默的真相》之前,陳奕甫還是一個新人導演,但從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製作藝術創作碩士畢業不久的他,還是明顯地顯示出科班出身的創作功底。
長劇並不具備天生的“原罪”,只要做到言之有物,人物鮮活,同樣可以廣受觀眾青睞
《龍嶺迷窟》《危險的她》的編劇楊哲認為,目前的觀眾已度過了幾年前被從未見過的大IP和大製作場面吸引的時期,“大家實在是看累了,要看新的東西。”《隱秘的角落》的製片人盧靜曾在2017年擔任過《無證之罪》的執行製片人。她説當初做《無證之罪》,原著小説的體量只適合做成12集,但團隊當時不知道平台到底要不要那麼短的劇,觀眾到底能不能接受。一切都是未知。最終,《無證之罪》帶來了累計4.6億的播放量。盧靜當初的顧慮其實説出了很多業內人士的心聲,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比起短劇,長劇在國內市場具有 “天然”的優勢。一方面,在“按集購劇”的傳統商業模式下,集數越長,平攤到每集的成本自然越低,賣給播出平台的總價格就越高,利潤也自然更高;另一方面,對播出平台來説,長劇集更容易吸納廣告,收視率或流量也更高。
雙重因素下,一些“注水劇”有了出頭的機會。
但與此同時,隨着會員付費收入逐漸成為視頻網站的主要收入來源,購劇方更傾向於以用户需求而非廣告客户的需求為導向來買劇集。去年以來,隨着視頻網站推出的超前點播、單集點播等新興用户付費模式對劇集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快節奏、多反轉、每集都高潮迭起的短劇更能刺激用户為劇集付費買單。據楊哲分析,短劇的興起會使編劇處於一個更主動的位置。一部12集左右的短劇,好故事就成了有限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對人物塑造、細節這些會摳得越來越精細,“如果你的本子沒有水詞兒,沒有過場戲,每一個鏡頭都是步步為營的,誰還會開倍速去看呢?”當一個編劇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這其實是做好產業挺重要的一件事。
值得強調的是,我們歡迎短劇並不意味着一部12至16集的劇就一定是精品。回想起來,53集的《北平無戰事》、54集的《琅琊榜》、48集的《偽裝者》、44集的《父母愛情》,觀眾並不覺得它們“長”,甚至還覺得“看不夠”。因此,我們恐怕不能把長或者短作為一枚硬幣的兩面。對於一部劇集來説,應該只有高下之分,優劣之分。這也從另一個層面説明了,長劇並不具備天生的“原罪”,很多影視劇強國,仍然是把長劇作為各家電視台和製播平台的“王牌”來打造的,問題是長劇應有與之匹配的內容和體量,言之有物,人物鮮活,同樣可以廣受觀眾青睞,並實現製片方、頻道和平台的多方共贏。
作者:陳熙涵
圖片:豆瓣
編輯:陸紓文
責任編輯:王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