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語皆情語”,華人導演李安為何如此會拍西方電影
《理智與情感》是1995年英美合作,華人導演李安執導,艾瑪·湯普森、凱特·温斯萊特、休·格蘭特共同出演的電影,改編自簡·奧斯丁同名小説。講述各象徵着"理性與感性"的姐妹倆曲折的愛情故事。李安使用中國藝術的表現手法,日常化的敍事,詮釋了細膩、浪漫的愛情,並着重表達了女性意識的覺醒。
瑪麗安與威樂比的故事,有三處呼應。第一處是相遇、訣別。李安導演借鑑中國古典藝術中"寓情於景"的手法,使用大遠景建立距離感,將瑪麗安"感性、外放"的特質投入空曠的大自然中。而色調卻是灰暗的,暗示這段情並不明朗。
瑪麗安第二次上山坡,是對愛情的訣別。李安還是給了大遠景,同款烏雲、大雨,廣袤的綠色中渺小成一個白點的瑪麗安,她的悲傷,也融進景色中。"最初"與"最後"的景還是一樣,而情感卻變了。
反覆出現的那首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正是威樂比和瑪麗安愛情的象徵——"心靈契合,突破阻礙,説變心就變心,哪能算是愛,不,愛是永不褪色的印記縱有狂風暴雨……"
狂風暴雨,不正是前文提到的第一處呼應嗎?可見李安在意象的安排上,環環相扣。從異口同聲背詩,到瑪麗安獨自雨中誦詩,在詩的起落中,一次愛情儼然走向了落幕。
這一點,轉換為鏡頭語言,就是"門框"的存在,門框作為畫面的"出口",隨着鏡頭的拉遠而逐漸變窄,代表埃莉諾宣泄感情的出口也在變窄。
扮演埃莉諾的演員艾瑪·湯普森,也是本片的編劇,她花了五年時間打磨劇本,因此《理智與情感》在當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她選擇忠於原著的改編方式,保留了小説中的故事和衝突加以凝練,讓每個人物從書中"立"了起來。
尤其是,最小的妹妹瑪格麗特,小説中她並不是重要人物,形象也比較扁平。而電影中她的樹屋、世界地圖、擊劍,還有她的一頭羊毛卷,讓她看起來活靈活現。這都歸功於編劇的巧思,可見艾瑪的演技與才氣並存。
一直以來休·格蘭特的角色多元,可以説是"可鹽可甜"了。從1987的同性題材的《莫里斯》飾演愛上同性好友,不斷在道德和自我間掙扎的男人。那時的休,唇紅齒白。
當然,蘿絲是成熟的美,就是更豐滿了一些。本片中她形容威樂比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她抱起來了,就會自動對比聯想到小李子(萊昂納多)抱她的樣子。
凱特·温斯萊特還有許多經典之作,2009年她終於憑實力之作《朗讀者》拿到了奧斯卡影后。
李安之所以能把《理智與情感》拍得好,有一部分是他與簡·奧斯丁文學創作風格非常接近,温婉、知性、細膩,又帶些距離感,悲喜交加的情感模式也很相似。他們都能通過家庭倫理、婚姻生活,探入到人心的內核。
而這內核的驅動力,我認為就是理性與感性的分別。
從埃莉諾與瑪麗安可看出,兩姐妹天生性格相異,雖然最終埃莉諾的一場爆哭,讓她釋放理性;瑪麗安嫁給上校,也算收起了她愛情至上的心。看似兩姐妹的性格互有調和,趨於中間值。可其實,都是人情世故罷了。上校也説,看清現實也有可能一蹶不振,能免則免。
勤儉持家,擔起"一家之主"重擔的埃莉諾,是理性、獨立、堅強的女性形象;瑪麗安則敢愛敢恨、個性鮮明,是感性、聰慧、有才的女性形象。兩種對立又統一的性格,體現了女性意識的覺醒。
李安將這兩位個性與觀念都極為突出的女性形象搬上熒幕,有意表達女性獨立、自由,在理性與感性的天平上掌控自己命運的主旨。
本片中的男性形象,都不免被女性們"挑選"的目光所注視,瑪麗安與埃莉諾在房間中討論愛德華如何;一開始全家都很喜歡威樂比,而埃莉諾卻説看他怪怪的;包含大家都説上校不錯,和瑪麗安很配,也會背後議論他的過往戀情。
結局姐妹倆的婚姻都擺脱了金錢和社會地位的束縛,李安以現當代的視角,富有中國藝術特色的鏡頭語言,與生活化的敍事方式,完美地詮釋了兩個世紀以前的女性主義的覺醒。
(文:M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