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本名李佳佳)。圖/李子柒視頻截圖
“李子柒”(本名李佳佳)的視頻已停更兩個月,這既讓人意外,也令人感到遺憾。幾個月前,這位網紅圈的頂流還以1410萬的YouTube訂閲量,刷新了由其創下的“YouTube中文頻道最多訂閲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目前,由於各方正式披露的信息有限,更讓這一“停更”事件顯得撲朔迷離。不過,從“資本真是好手段”、報警、到爆出團隊被挖等“橋段”中可以看到,“李子柒”品牌的合作方之間陷入了商務糾紛。
2021年1月25日,李子柒以1410萬的YouTube訂閲量,刷新了由其創下的“YouTube中文頻道最多訂閲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圖/吉尼斯世界紀錄微博
文化產業繁榮離不開資本的市場化運作
“李子柒”品牌的系列視頻節目,是國內互聯網視頻產業中為數不多廣受好評的“網紅”產品,而且在海外互聯網平台上也深受歡迎,堪稱文化傳播民間市場化運作的成功案例。
中國是公認的文明古國、文化大國。在文化事業方面的成就也有目共睹,全球十大博物館中有兩家在中國。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中國的博物館吸引了全球最多的遊客。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文化的全球影響力與文化大國的地位還不相稱。問題主要出在了在流行文化領域,只有零星的“中國元素”附麗於其他國家的文化產品,還沒有形成媲美日本二次元、美國好萊塢的“中國製造”。
當然,其主要原因是我們的經濟發展起步較晚,文化產業對應較高層次的市場需求,起步相對也比較晚。如今,文化產業的市場需求方興未艾,可謂是厚積薄發的大好時機,這就需要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的探索和嘗試。
從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看,政府經營文化事業,市場運營文化產業,分工是明確的。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館,離不開美國政府的長期扶持,而好萊塢的成功則是市場運作的結果。日本的情形也是相似的,發達的二次元流行文化是市場化運營為主。
由此可見,我國文化事業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不足之間的落差,需要市場化運作和民間資本的參與去填平。
“李子柒”品牌的成功具有示範意義
儘管目前遇到了一些問題,“李子柒”品牌的成長曆程還是顯示出了中國市場力量的巨大潛力。
“李子柒”的視頻事業起步於2015年。2016年9月,她與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簽約合作。2016年11月,“李子柒”就憑藉短視頻《蘭州牛肉麪》獲得廣泛關注,從此成功走上了“網紅之路”。
對比“李子柒”的早期作品,公司化運作後的視頻作品製作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市場分析、產品定位、傳播渠道的拓寬,與當初單打獨鬥的個人創作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儘管發生了“資本真是好手段”的糾紛,也不能否認資本對“李子柒”品牌打造的正面作用是巨大的。
李子柒獲得2020年度微博百大視頻號。 圖/李子柒微博
資本不只是資金投入,還有市場化、公司化的運營模式。離開資本加持,李佳佳的才藝、創意並不會自動轉化為“李子柒”的品牌,多半隻是諸多鄉村美食視頻產品中較為出色的一種罷了。
如今兩個多月的停更,讓人感到惋惜,事件的是非曲直目前也難有定論,但“李子柒”這個品牌的成功打造依然值得肯定。
當然,市場運作不可能是“歲月靜好”的理想狀態,世外桃源只存在於藝術家的想象中。涉及商業利益的糾葛,爭議乃至爭奪是難免的。即便是好萊塢的“百年老店”也難免曲終人散的結局。
2010年美國八大影業公司中的米高梅申請破產保護,這家創立於1924年的傳奇企業陷入絕境,讓很多看着“獅子頭”LOGO長大的觀眾黯然神傷。
發展成熟的好萊塢電影產業,都難免發生這樣的不幸事件,中國方興未艾的文化產業更難避免發展歷程中的曲折。
然而,好萊塢不會因為“老獅子”的消失而停下腳步。品牌的潮起潮落、企業的人聚人散,都是市場活動的正常現象。真正持續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是市場機制,這是中國當下最為需要的。當然,這也需要資本克服風險投資中的短視效應,不斷完善自身機制,着眼於長遠。
隨着李子柒等視頻博主的爆火,與網紅經濟緊密相關的視頻行業,進入商業化的成熟期。企查查數據顯示,從2010年的0.5萬到2019年的4.4萬,過去十年,我國網絡視頻相關企業註冊量增長了7.8倍。 製圖/新京報
作為市場中的消費者,應該樂見李佳佳和資本聯手打造了“李子柒”這個大IP,樂見他們的合作成功提升了中國文化的海外影響力,更應該看到“李子柒”成功的示範意義。
即使這場糾紛最終不能圓滿解決,世上再無“李子柒”,但“李子柒”此前的成功也會激勵後來者。比如,吸引更多的才藝之士投身於中國文化產業,也吸引更多的資本力量參與到中國文化實力提升之路上。
因此,中國文化產業的長期發展,需要李佳佳們的健康形象,也離不開資本拿出真正的“好手段”。
特約撰稿人丨關不羽(專欄作家)
編輯丨徐秋穎
校對丨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