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懼風雨,不畏困難,聽馬天宇講述鍾南山“樂觀無畏”的故事 | 你好,鍾南山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娛樂

  編者按

  致敬中國驕傲,體悟國士精神。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網易雲音樂共同推出的《你好,鍾南山》音頻節目正式上線。每期節目邀請一位青年正能量嘉賓講述鍾南山院士的故事。在故事裏感悟,奮鬥者負重前行,步履鏗鏘;在聲音中探尋,追夢人追光而上,乘風破浪。讓我們一起聆聽那些感人的故事,領略振奮人心的榜樣力量。

  致敬中國驕傲,體悟國士精神,歡迎收聽:

  大家好,我是馬天宇。歡迎收聽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網易雲音樂共同打造的音頻節目《你好,鍾南山》。

  巍巍高山嚇不倒勇往直前的攀登者,浩瀚大海攔不住搏擊風浪的“弄潮兒”,茫茫雪原止不住意志堅定的考察隊,漫天黃沙更困不住無所畏懼的探險家,新冠肆虐又怎能難倒中國人呢?

  事實上,樂觀無畏的並不止鍾南山一個人,而是我們笑對困難、熱愛生活的每一個人。我們相信病毒終將被消滅,即便被隔離在家也沒有被打亂生活的節奏;我們相信疾病終將被治癒,即便卧於榻上也沒有停止爽朗的笑聲;我們相信戰疫終將會勝利,即便偶有復發也不過是勝利前的插曲。戴口罩、復工復產、全民接種疫苗……

  遙想18年前,非典來時,我們連檢測病原體還需要跑到香港。而如今,我們自己生產的疫苗已在供應全球多國。

  這種變化並非憑空而來,而是一代代中國青年在科研和實業上鋭意奮進、矢志圖強、頑強拼搏出來的。

  國家的底氣在於實力,而時代的骨氣在於青年!希望我們能夠接過通往民族復興的接力棒,在強國之路上繼續勇立潮頭!

  做學問,他求真務實;救患者,他無畏逆行!

  從非典到新冠,一番番挺身而出,一次次不負人民。從火線宣誓到迎戰病毒,護山河無恙,凝華夏齊心!

  有人曾問鍾院士:“面對未知的病毒,你就不害怕嗎?”他笑着回答:“對於死,我早就看開了。”

  今天,我和你一起品味樂觀無畏的鐘南山。

  18年前的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衝鋒在前,主動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我這裏來”。

  2020年春節,新冠病毒來勢洶洶。84歲的鐘南山再次臨危授命,擔任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不顧個人安危毅然逆行,還是一貫的“南山風格”。

  有人問他:“面對未知的病毒,你就不害怕嗎?”

  他笑着回答:“對於死,我早就看開了!”

  雖然説得豁達,但不為人知的是,自非典後,他的身體就一直在出狀況:2004年得了心肌梗塞,做手術裝了支架;2007年出現心房纖顫,逼得他告別籃球場;2008年得了甲狀腺炎,短短兩個月瘦了10斤;2009年又做了鼻竇手術……

  在做心臟除顫手術的那一年,許多著名的心臟科大夫沒有一個同意他做。但是,為了更好地工作,他還是堅持冒險。他對醫生説,不做這個手術,老是影響他的工作效率,“我哪有時間慢慢去保養”。

  術前,鍾南山非常平靜地寫了一份遺囑,寫完以後,還認真地做過修改。

  2007年4月29日早晨8時30分,醫生開始為他做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年近71歲的鐘老卻談笑風生,和醫生嘮着家常,設法為醫生做心理減壓,就好像不是自己要做手術。

  中午11時,他的手術成功了,大家小心翼翼地在觀察室對他進行護理,但最輕鬆的似乎反倒是他自己,因為麻醉讓他終於可以有時間休息會兒了。

  那天窗外的細雨,從前半夜開始一直下,直到翌日中午才停。鍾南山從麻醉狀態中醒過來時,窗外正是雨後燦爛的春陽。

  “我很好,活過來了,只是渾身還插着管子。”他説得異常平靜。

  或許對於鍾南山來説,這點風險真不算什麼。早年留學英國時,為了搞清一氧化碳對血液氧氣運輸的影響,他用自己當試驗品——吸進一氧化碳。

  他請來皇家醫院的同行,向他體內輸入了一氧化碳,同時不停地抽血檢測。他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醫生和護士都叫了起來:“太危險啦!”他們要他停止。

  這時鐘南山的身體狀態就像連續吸了50到60支香煙,頭腦開始眩暈。但他依舊搖着頭,一臉的剛毅與堅決。他不能半途而廢,他要靠實驗畫出一條完整的曲線。他繼續吸入一氧化碳,血紅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在上升,直到22%,曲線完整顯示。

  或許正是這樣的樂觀無畏,連病毒見了他都害怕。非典初期,每天和病人接觸也沒有讓他感染上非典,一直被業界視為“奇蹟”。而此次新冠期間,他更是老當益壯,媒體通風、國際連線、聯合會診,幾乎天天都在連軸轉。

  有人問他這麼忙還能保持健康的秘訣是什麼,他回答:“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我經歷的多,心態比較好,對很多事情可以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