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些土味十足的月餅,​只限本地流行,百分之八十的外省人不知道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美食

月餅可能是時令性最強的一種食物,過時即要待來年,一年僅一次的月餅狂歡,月餅早已脱離了原本的用意,最早它被當作祭品於中秋所食,現在月餅已經變幻出多種模樣,古老的節氣食搭載着現代的新奇特之風,很多月餅看似新意,實際是月餅的逆行者,打鬧一番後煙消雲散。

今天的月餅流派,大致分成了兩種走向, 一種是在創新的路上越走越遠,另一種則是在守舊的路上堅守不移,話題之王的五仁月餅始終是一邊被鄙視,但卻從未被拋棄的路上走着,活在這些月餅之外的,還有一些特別小眾但歷史漫長的老月餅,猶如一道白月光長久活在擁有着這些小眾月餅人的心中。

甘肅永登月餅

永登月餅的外觀怎麼看,它都不是個月餅的樣子,不同於其它地區的月餅是需要經過烤制,從燒餅進化而來的永登月餅是蒸出來的月餅,用胡麻是永登月餅的核心機密,再有胡麻、薑黃、香豆、玫瑰、紅曲的加入,五種香料統領着永登月餅的味道。

做好後的永登月餅層層疊疊,一層一種顏色,橫切面五彩斑斕,很好看。體積很大的永登月餅從製作上就講究一個“家和”,需要家人共同協助才能製作完成。

在網上搜永登月餅,想買到需要靠點小運氣,除非可以親自去往甘肅永登才可以買到這塊傳説中的五彩斑斕大月餅。

陝北手工月餅

所有的土月餅都離不開一個大字,陝西的手工月餅也逃不出一個大字,直徑20釐米,重量是3斤左右的陝北月餅是陝西月餅的白月光。

每年還沒到中秋,西安的安居巷已經飄出了月餅的香味,完全手工製作月餅在西安很吃香,陝北月餅常用的餡料有五仁和棗泥豆沙。五仁餡料裏的五仁是核桃、芝麻、瓜子、花生、葡萄,還要加紅糖、白糖等。核桃、芝麻、瓜子、花生要先炒熟,這樣吃起來就更香。一塊塊陝北手工月餅,看着很“土”,但吃起來酥香可口,不油膩,也不是很甜。

廣西的合浦叉燒月餅

廣西北海有一種月餅稱為合浦月餅,列入國家地理標識產品的廣西合浦月餅從清末民國初期逐漸興起,“八月望夜賞月亦食大月餅”,這是清道光十三年修訂的《廉州府志》中關於“合浦大月餅”的記載,距今已186年;合浦大月餅正式的名稱也已有110多年的歷史。

合浦大月餅

資料記載,客家人從宋元間開始遷移合浦,在尚未開發的山區聚居,生活十分艱苦。為了在中秋節令能製作月餅來祭祀祖先,合浦客家人就想出了由各家各户湊原料做月餅的辦法:有米糧的出米糧、有糖油的出糖油、有蛋類的出蛋類、有豆類的出豆類,又把湊得的原料集中在一起,推選懂技術的鄉親統一製成大月餅。大月餅做好後,到中秋之夜集中祭祀祖先,再按比例送回各家各户分享過節,幾户人圍起來一起吃。合浦大月餅就這樣衍生出來,大月餅傳統也相應地流傳了下來。

合浦大月餅以大著稱,其餡料以傳統五仁月餅原料為基礎,伍仁餡中均勻鋪上特殊加工過的豬肉絲或雞肉絲,與傳統的叉燒月餅有所區別,造型美觀,皮薄餡多,入口清香,香而不膩,回味無窮,手工製作是合浦大月餅最大的特色也是歷史沉澱的精華。每一塊月餅都藴含着匠人良苦“用心”。

內蒙豐鎮月餅

內蒙豐鎮月餅歷史悠久,據豐鎮史志記載,明末清初時期山西人來蒙古族地區做生意的驛站叫隆莊鎮,就是在那兒誕生了豐鎮月餅。

豐鎮月餅的工序能達到三十多道,從和麪到成形,水沸騰到多少度,油什麼時候放,一直到月餅烤出來,都滿含着師傅雙手的温度。經過多年的練就,一雙技藝嫺熟的手知道一鍋麪能容納多少斤,需要雙手和多少下,儘管標準非常嚴格,但師傅絕不會出錯。

豐鎮月餅也在與時俱進,開發出了白糖、紅糖、玫瑰、紅棗、雜糧、燕麥等30多種餡料的月餅,而且,豐鎮市擁有全國唯一一家展示月餅文化的博物館,館內詳細的展示了豐鎮月餅的前世今生。

温州橋墩大月餅

温州蒼南有一條月餅街,每年到了月餅季的時候,這條街人熱鬧異常,飛往全國的橋墩月餅都要從這裏發出去。橋墩月餅傳自於福建,同樣是手工製作,以大而聞名,餅皮上滾了滿滿的芝麻,一個橋墩月餅最後經過260度高温烘烤工藝製作而成,剛烤完的餅中心温度能達到170攝氏度,烤制而成的月餅外皮酥脆,內餡順滑,其美味的關鍵來自於外層的脆皮和豐厚的芝麻吸收了從內餡溢出的油脂,口感肥而不膩芝香撲鼻。

餅皮是估量一個月餅好壞的重要步驟。先用刮刀整合成形狀,再依次精確稱量分割,再分割,放置片刻,再取來攆,儘管先前有了機器做鋪墊,期間麪糰還是得重新經過手工和麪才算數。

屬於“潮式月餅”,百餘年來不改撒滿芝麻的大“圓臉”及脊膘肉、瓜子仁、冬瓜糖、紅瓜、葱、果脯等餡料,地方特色鮮明,看餡料搭配就能感覺出橋墩月餅特色。

其實月餅每年都在變化,但能在變化的大流中堅持不變的傳統老月餅,依然是以拙而古樸的味道撐住了中秋這個古老的節日,將思鄉團圓的念想包裹在這一個個大大的月餅中。

你們家鄉有什麼好吃的月餅,外地人不知道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