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蛋:比什麼蒸蛋、煮蛋都好吃,是如何把那麼多東西塞到蛋裏去的
記憶中,閩北人過年,家家要灌尾腸,一直以來這裏的人都 認為用糯米、香菇、蛋等原料灌起來的尾腸,是象徵着榮華富貴的呢!
可是對於“灌蛋”竟很少有人會做,甚至有的人連聽也沒有聽説過。蛋怎麼灌?誰會灌?
可在這奇妙的世上,真有那麼一個地方的人會“灌蛋”呢!
在閩北,灌蛋也只有南平市順昌仁壽鄉的人才行,其他地方的人還真的只能乾瞪眼呢!
從前,每當農曆大年三十,這一帶的人家就會製作他們拿手的“灌蛋”來過大年。
為什麼在這麼大的閩北,只有順昌人過年才有吃灌蛋的習俗呢?哈哈,別急,要知道在我們閩北,有很多美食都有美麗的傳説的。
據説,早年中華大地有外族入侵,為了抵禦外敵,一户人家的兒子從軍去了。兒子走了之後,就一直沒有音信。家裏的老人則盼着遠征的親人能早日回家團聚。
他們盼呀盼,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兒子真的被盼回來了。這時正好老人的兩個女兒送來年,她們一個送豬肉,一個送鴨蛋。
看着一家人團聚,老父親特高興,就出了一道考題:要家裏的幾個年輕女人把肉和蛋做成一道能象徵團圓歡樂的食品。説是這樣才有好兆頭。
父親的令,做兒女的能不執行?於是,先由大女兒動手。她把蛋打散,和切碎的豬肉一起放到鍋裏煎成圓圓的餅。有肉,有蛋,這就是團圓了。
可是老人看了説,蛋不能打碎,要煮成囫圇蛋才好。
接着,二女兒上場,她把豬肉撒在蛋上面,蒸成蛋肉塊。老人一看還是不滿意。
聰明手巧的兒媳不想讓老人失望,她想了想,先小心地打開一個鴨蛋,發現蛋中有一小眼,就切碎了一些肉,小心地塞進蛋黃內,然後放入湯鍋裏煮,這樣一個完整的嵌着肉泥的蛋就完成了。
老人看了很是滿意,並一直誇媳婦巧。哪想這種蛋一吃更是美味異常。
後來,鄉鄰們知道蛋的這種新做法很好吃,就都開始製作。於是,灌蛋就這樣一代代地流傳下來了。
好多好多年過去了,這種蛋也經過眾人改良。變成了現在的灌蛋。這煮好的“灌蛋”外表晶瑩如雪,且白裏透黃,它們在青葱的點綴下更是色彩鮮豔,令人頓生食慾。
第一次品嚐灌蛋的“吃貨”們都會好奇,是如何把這麼多東西塞到蛋裏去的?人類為了吃到更好更美味的東西,做到無所不至,據説從前的美食家,還能從豆芽裏塞進肉後炒來吃的。蛋於這些巧手的人來説又有何難。
吃過灌蛋後,這一獨特的美食將會永遠留在心中,成為獨家記憶。再有什麼蒸蛋,煮蛋也不感興趣了,灌蛋成了食客心中的巫山雲,滄海水……是那樣的令人難以忘懷!
“灌蛋”製作配料有葱、香菇幹、土鴨蛋、豬肉等,食材看似簡單,卻頗有講究。
製作“灌蛋”用的是放養土鴨生出的鴨蛋,蛋白粘稠,蛋黃不容易散開。
當然,“灌蛋”的餡也是極為重要的,豬肉要選用口感更為潤滑的農家土豬前腿肉。再配上從木頭上長出來的冬菇,這凝聚了山珍的餡料,清醇無比。這農家的鄉味,永遠是鄉民心頭的最寵。
肉餡攪拌醃製好以後,就要進入最“神秘”的灌蛋環節了。
灌時要看準鴨蛋黃中的白眼,用一小竹籤將小眼輕輕刺破,再將小團肉糜塞進蛋黃內,這樣灌到最後,蛋黃膨脹至原先的數倍,依然圓滿不破!這才算是高手。
灌好的蛋隨後倒入湯鍋中文火燒煮(湯料以骨頭湯、雞鴨湯為佳),它們在湯鍋裏浮滔沉沉猶如人生的起起落落。等到灌蛋浮起再稍微煮上片刻即可撈起。
看着那一個個軒軒圓圓的蛋,真的很喜慶。細品“灌蛋”,外皮嫩滑,蛋黃與肉菇的味道交融平凡日子的美好。
若肉糜中加一味紅菇,那就是頂極的灌蛋了。
誰都 知道,紅菇是菇中之王,無論從口感還是營養上來説,都是公認好。紅菇能讓灌蛋口味飛昇了一大截。
所以,有幸吃到有紅菇的灌蛋,可以説是真正的口福了。(鄉土文苑,陳理華供稿。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