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付貪官的這招 讓官員們半夜都嚇醒了
俗話説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但實際上這話應該改成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朱明璋作為明朝開國皇帝,為了守住自己的江山,永牢山河,實施的一系列針對貪污腐敗的嚴刑酷罰,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 元朝末年的時候貪官污吏就已經非常嚴重,朱元璋屬於草根階層起家,對此更是痛恨不已。取得天下後,他也深知如果不去除官吏貪污,對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是最大的危害。奪取天下之後,朱元璋曾對文武百官説過這樣的話:大家都知道我是窮小子出身,年輕時見到各地官員不是貪財就是好色,每天飲酒做樂,正事一件不幹,對於民間老百姓的疾苦,管都不管,這樣當官的我是恨透了的。既然我當了皇帝,就要嚴法立禁,再有當官的貪污腐敗,欺壓老百姓的,嚴懲不貸。
網絡配圖
朱元璋説到做到,在其統治期間,採取了最嚴厲的措施懲治貪污官員。其中最殘酷的一個刑罰,也是被後人無數次提及的是“剝皮”。
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他頒佈了《醒貪簡要錄》,相當於一部幹部管理條例,其中規定:官吏貪贓六十兩以上的梟首示眾、剝皮楦草。
剝皮,這兩個字一聽就叫人毛骨悚然,其殘酷程度一點不亞於凌遲。根據佛教傳説,“剝皮楦草”是地獄當中對罪大惡極的靈魂施行的酷刑。在《西遊記》裏唐僧每次被妖怪抓走後都差一點享受這樣的待遇,但真正被咒語的往往是孫悟空,因為孫悟空總是壞妖怪的好事,所以《西遊記》裏妖怪對孫悟空説的就多的話就是:恨不得扒了這猴子的皮,抽他的筋。
可這個剝皮是個技術活,一般人還真幹不了。到底怎麼剝?(提示:以下文字可能會引起不適,小朋友或心理承受力差者請直接跳過此段)根據史籍記載,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最難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脂肪,不好分開。另外還有一種剝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裏,只露出一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把頭皮拉開以後,向裏面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裏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脱,最後身體會從從肛門“光溜溜”的跳出來,只剩下一張皮留在土裏……
網絡配圖
剝皮之刑很慘酷,人皮楦草是剝完皮之後再做成袋狀,往裏面填充稻草,使其還原成一個人形。具體什麼樣,請大家自行發揮想象,此刻我想起了美國殭屍片的情節。
這還算完,填塞完稻草後還要懸掛起來。這樣的人皮袋子掛在哪裏呢?有兩處地方:一是官府衙門的公座兩旁,各懸掛一個填滿稻草的人皮袋,以警誡在職官員“好好工作”;二是把人皮袋子懸掛於特設在衙門左邊的土地廟中,用刑的各種器械列為廟中儀仗,用作警誡官員。朱元璋也真是煞費苦心,讓官員們每天上下班都能看着幾個人皮袋子在眼前晃晃悠悠的,膽子小的估計真是不敢再貪,不僅不敢貪,還得努力工作,爭取別加班,晚上看見人皮袋子還不得嚇個半死。據説當時很多當官的經常在半夜驚醒,以為自己也被剝皮掛了起來。
再來説一下這個剝皮的地方。當時地方各個府、州、縣、衞衙門左邊的土地廟,就是剝皮的刑場,所以老百姓又稱土地廟為“皮場廟”。不知道朱元璋與土地公公是不是有什麼樑子,這樣的事竟放在他那裏做。
網絡配圖
據説,朱元璋在位時,兩江、兩廣和閩、贛這些地方的皮場廟比較熱鬧。這些地方都是土地肥沃經濟發達地區,貪官自然也會多些,因此進皮場廟的自然也不少。可以考證的是,在蘇州老城區養育巷西側的盛家浜巷北,有座小土地廟,名叫“皮場大王廟”。因當地百姓沿襲舊習,稱土地神為“皮場大王”,這即與明初的“剝皮”刑罰相關。根據資料記載,此廟在1966年“文革”開始前,還有高約七十釐米的彩色泥塑土地神坐像。
朱元璋用刑之慘酷,世所罕見,為後代一直詬病。但就史料來看,明朝初年在實施了嚴厲的反腐措施之後,腐敗現象確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不過朱元璋想以自己的一己之力與嚴刑酷罰使明朝的統治江山萬年永固的想法則過於天真,在他死後,再沒有一個皇帝能嚴格執行如此刑罰。明朝後期腐敗愈演愈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滅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俗話説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但實際上這話應該改成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朱明璋作為明朝開國皇帝,為了守住自己的江山,永牢山河,實施的一系列針對貪污腐敗的嚴刑酷罰,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 元朝末年的時候貪官污吏就已經非常嚴重,朱元璋屬於草根階層起家,對此更是痛恨不已。取得天下後,他也深知如果不去除官吏貪污,對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是最大的危害。奪取天下之後,朱元璋曾對文武百官説過這樣的話:大家都知道我是窮小子出身,年輕時見到各地官員不是貪財就是好色,每天飲酒做樂,正事一件不幹,對於民間老百姓的疾苦,管都不管,這樣當官的我是恨透了的。既然我當了皇帝,就要嚴法立禁,再有當官的貪污腐敗,欺壓老百姓的,嚴懲不貸。
網絡配圖
朱元璋説到做到,在其統治期間,採取了最嚴厲的措施懲治貪污官員。其中最殘酷的一個刑罰,也是被後人無數次提及的是“剝皮”。
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他頒佈了《醒貪簡要錄》,相當於一部幹部管理條例,其中規定:官吏貪贓六十兩以上的梟首示眾、剝皮楦草。
剝皮,這兩個字一聽就叫人毛骨悚然,其殘酷程度一點不亞於凌遲。根據佛教傳説,“剝皮楦草”是地獄當中對罪大惡極的靈魂施行的酷刑。在《西遊記》裏唐僧每次被妖怪抓走後都差一點享受這樣的待遇,但真正被咒語的往往是孫悟空,因為孫悟空總是壞妖怪的好事,所以《西遊記》裏妖怪對孫悟空説的就多的話就是:恨不得扒了這猴子的皮,抽他的筋。
第4名諸葛亮“棄曹操投劉備”之謎
諸葛亮是中國古代最受讚譽,也最具傳奇色彩的政治家、軍事家。從三國時期至今,雖歷經1700多年,他仍為世人稱頌,幾乎是中國人理想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美偶像。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像《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樣料事如神、完美無缺。“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也是極具探索價值的歷史事件。比如:明明有史書記載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而不是劉備“三顧茅廬”,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諸葛亮為什麼不投效曹操和孫權,而唯獨看中了走投無路的劉備?“坐在小車上、手搖鵝毛扇”,這是我們熟悉的諸葛亮的標準形象,他當年真是這樣的嗎?
網絡配圖
據説著名的《隆中對》戰略一開始就隱藏着致命的設計缺陷……諸葛亮,琅邪國陽都縣(今屬山東沂南)人,從17歲起開始隱居隆中(今湖北襄樊),過着一種半耕半讀的生活。他一方面博覽羣書、勤于思考,一方面拜師訪友、廣泛地與社會接觸。經過十年的艱苦磨礪,逐漸成為一名志向遠大、學識淵博、關注社會、見解獨到的青年才俊。《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在隆中時經常把自己比作古代著名宰相管仲和著名將領樂毅,對此,鄰居們都一笑了之。但是,他的朋友徐庶和崔州平等人相信,諸葛亮確實是一位天才。有這種眼光的還有兩位長者——龐德公和司馬徽。
這兩位都是諸葛亮的老師,也是當時名震荊州的學術領袖。他們的學生有很多,其中才智超羣者不乏其人,但兩位大師最欣賞的還是諸葛亮,稱他為“卧龍”。□古往今來,一直有很多人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效曹操?在政治上,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擁有政治優勢。在實力上,他統一了北方,兵多將廣、錢糧充足。在個人能力上,他堪稱雄才大略,當時的政治家無人與他相比。特別是在對待人才方面,曹操求賢若渴,三次頒佈“求賢令”,廣納天下賢才。對此,天下讀書人無人不知。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曹操是否知道有諸葛亮這個人,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諸葛亮對曹操肯定是早有了解。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有着雙重面孔的人,性格很複雜。起初,他有匡扶漢室的志向與抱負,後來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並最終做到了這一點。
曹操在看到民眾因戰亂而流離失所時,他會傷心落淚,並出台政策招撫流民,恢復生產、安定社會。但是他也會因為父親之死而遷怒他人,大肆屠殺幾十萬無辜百姓。對待人才方面,他既可以連襪子也來不及穿就跑出去歡迎人才來訪,也會因一些小事而翻臉無情,殺害跟隨自己多年的老朋友。諸葛亮對曹操這樣的人是絕對不會喜歡的。諸葛亮雖然不會投效曹操,但他一定考慮過孫權。孫權文韜武略,膽識過人,不愧為一代豪傑。他據有江東,兵精而糧足。孫權愛惜人才,而且也與手下人相處得很好。另外,諸葛亮的大哥諸葛謹在孫權手下很受重用,有大哥的提攜,諸葛亮在東吳應該是很有前途的。但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奔孫權呢?史書上記載:赤壁大戰前,劉備派諸葛亮去東吳説服孫權聯合抗曹。當時東吳的大臣張昭想留下諸葛亮,被他婉言謝絕。後來有人問起其中的原因,諸葛亮説:“孫權當然是人中豪傑,但是我看以他的度量,他有可能會對我很好,但不會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不能留下。”這是諸葛亮已經投靠劉備以後的事。
網絡配圖
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處涼亭,名叫“抱膝亭”。史書記載,由於尚未發現值得輔佐的明主,諸葛亮一直顯得很茫然,每當早晨和傍晚,他都獨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抱膝長嘯。當這位讀書人倍感苦悶的時候,後來那個最賞識他、最可以發揮他才智的人——劉備,其實就在距離隆中不遠的新野縣城裏。當時,他也苦悶極了。劉備一生也極其坎坷。起初,他在家鄉起兵參與了鎮壓黃巾起義,後來又捲入諸侯混戰,幾十年東征西討,憑着講感情、夠朋友和自己的那點謀略才一步步成長壯大起來,拉起了一支隊伍。但他沒有聰明的謀士輔佐,所以只能時而投靠陶謙,時而聯合呂布,時而歸順曹操,時而依附袁紹,始終被人利用來利用去,跑了大半輩子,也沒跑出個名堂來,一直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大約8年前,劉備走投無路時,才跑到荊州投靠劉表。劉表把劉備安置在抵抗曹操的最前線替自己守住大門,扮演“炮灰”的角色。幸運的是,在劉備鎮守新野的幾年裏,曹操忙着在北方東征西討,幾乎無暇收拾劉表。所以劉備在新野一住就是8年。
建安十二年,劉備認識了司馬徽和徐庶,這兩人向他極力推薦諸葛亮,並稱贊諸葛亮是“卧龍”。很快,劉備就親自去拜訪一位年僅27歲、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諸葛亮。於是就有了千古傳頌的“三顧茅廬”的故事。這就是劉備的過人之處。劉備在諸侯中被人稱為英雄,靠的不是他有多少軍隊,有多大地盤,而是他對朋友很誠懇、很講信義,即使對一般的人也很有禮數,另外對老百姓也很仁慈。所以,在天下動盪的那個年代裏,很多人願意死心塌地地跟着他。由於有這種號召力,當時的諸侯,包括曹操和袁紹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很重視劉備,很願意與他結盟。當然,劉備去拜訪諸葛亮,能“三顧茅廬”,主要原因還是他急需人才。但劉備作為一個世人皆知的大英雄、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將軍,肯屈尊拜訪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向他請教治國平天下的戰略問題,這就足以讓諸葛亮感動了。關於“三顧茅廬”的故事,《三國演義》寫得非常精彩,足足花了近兩個章節的篇幅來描寫劉備與諸葛亮的會見,但在權威的歷史書《三國志》中,上述內容都沒有記載,關於這一段,書中只有五個字“凡三往,乃見”。
網絡配圖
第3名:華容道關公義釋曹操之謎
黃蓋火燒曹操的連環戰船之後,甘寧又在其陸上聯營放火,曹操見無處可守便要退回夷陵,但是一路十分狼狽,先後遇甘寧、淩統、趙雲、張飛,又加天逢陰雨水米未進,幾乎可用束手待斃來形容。最後關頭中諸葛亮之計奔走夷陵小路(諸葛亮料定曹操生性多疑,所以令關羽在小路生煙以誘之,是曹操認為此處乃為疑兵之計而必不設伏與此),曹操果然棄大路而走小路華容,結果正遇在此的關羽。
至於説關羽義釋曹操,説法不一,一般認為是念其過五關斬六將時曹操對其的不予追究,放其護嫂去河北尋兄,再加上關羽乃義士,敖大夫而重士卒,從不恃強凌弱,在華容見曹操一行人實在可憐(其狼狽狀參見三國演義原文——眾士哀求,實在是慘不忍睹),曹操身為一國的丞相幾欲下跪求饒,加上關於在曹營的好友張遼的出現,使關羽更念起在曹營時的經歷,應該算是報恩於曹操,再念想從此可與曹操再無瓜葛。難到不怕回去被砍頭嗎?還是一個忠義之人。
第2名:顏良之死。
羅本: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土山,將盔取下放於鞍前,鳳目圓睜,蠶眉直豎,來到陣前。河北軍見了,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公飛奔前來。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
關羽當時倒提青龍刀,將盔取下放於鞍前,來到顏良陣前,河北軍根本沒有與其交戰,而是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這種情況下關羽飛奔前來。而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而且某些版本的嘉靖版三國中還用括號補充一段(原來顏良辭袁紹時,劉玄德曾暗囑曰"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卧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驃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因此顏良見關公來,只道是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被關公斬於馬下),關羽歸神時,作者借普淨禪師頓悟關羽之言也明瞭顏良之死“向日白馬隘口,顏良並不待與公相鬥,忽然刺之”。顏良被刺時,書中特地加上一句詩"只因玄德臨行語,致使英雄束手亡",已經明言是因為劉備臨行語,才導致顏良束手亡。這是嘉靖版中特意解釋的,小學生都知道,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編故事。赤兔再快快不過公車火車,中國普通路人還有奔跑哥火車哥呢,作為堂堂一名大將(徐晃出馬,與良戰二十合,敗回本陣。諸將慄然。),看到有人飛奔過來難道還是一個急剎車漂移轉個圈然後問我大耳哥在不在你們那?
網絡配圖
董卓那麼大個身子看到阿瞞兩刀都會“急回身”。而如果按嘉靖版所説,關二哥是報恩心切急欲離開曹操,就不説關羽不曉得劉備有可能在袁紹那(被阿瞞瞞住),二哥又不是翼德,二哥作為一個智商流,看着顏良“不準備迎敵”説明有可能顏良已然得到劉備或袁紹的吩咐,如果一刀刺死了他袁紹怪罪下來把劉備給砍頭了那還搞個毛。。。
第1名:謎底中的謎底 ——諸葛七星續命,結果魏延破壞,真能續命?
諸葛的七星燈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等沒滅,真能續命一紀嗎?魏延是故意破壞七星續命燈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第4名諸葛亮“棄曹操投劉備”之謎
諸葛亮是中國古代最受讚譽,也最具傳奇色彩的政治家、軍事家。從三國時期至今,雖歷經1700多年,他仍為世人稱頌,幾乎是中國人理想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美偶像。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像《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樣料事如神、完美無缺。“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也是極具探索價值的歷史事件。比如:明明有史書記載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而不是劉備“三顧茅廬”,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諸葛亮為什麼不投效曹操和孫權,而唯獨看中了走投無路的劉備?“坐在小車上、手搖鵝毛扇”,這是我們熟悉的諸葛亮的標準形象,他當年真是這樣的嗎?
網絡配圖
據説著名的《隆中對》戰略一開始就隱藏着致命的設計缺陷……諸葛亮,琅邪國陽都縣(今屬山東沂南)人,從17歲起開始隱居隆中(今湖北襄樊),過着一種半耕半讀的生活。他一方面博覽羣書、勤于思考,一方面拜師訪友、廣泛地與社會接觸。經過十年的艱苦磨礪,逐漸成為一名志向遠大、學識淵博、關注社會、見解獨到的青年才俊。《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在隆中時經常把自己比作古代著名宰相管仲和著名將領樂毅,對此,鄰居們都一笑了之。但是,他的朋友徐庶和崔州平等人相信,諸葛亮確實是一位天才。有這種眼光的還有兩位長者——龐德公和司馬徽。
這兩位都是諸葛亮的老師,也是當時名震荊州的學術領袖。他們的學生有很多,其中才智超羣者不乏其人,但兩位大師最欣賞的還是諸葛亮,稱他為“卧龍”。□古往今來,一直有很多人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效曹操?在政治上,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擁有政治優勢。在實力上,他統一了北方,兵多將廣、錢糧充足。在個人能力上,他堪稱雄才大略,當時的政治家無人與他相比。特別是在對待人才方面,曹操求賢若渴,三次頒佈“求賢令”,廣納天下賢才。對此,天下讀書人無人不知。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曹操是否知道有諸葛亮這個人,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諸葛亮對曹操肯定是早有了解。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有着雙重面孔的人,性格很複雜。起初,他有匡扶漢室的志向與抱負,後來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並最終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