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正 失去原著精神 前半生編劇回應質疑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正在東方衞視熱播,從最初被原著黨頻頻質疑,到劇中人物的命運走向引發共鳴,話題熱度居高不下。不少觀眾“對號入座”——如果,我遇到羅子君的問題,會怎麼做?抑或,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羅子君? 不僅如此,子君為何會從原著中優雅得體的模樣變成電視劇裏那個煙火氣十足的女人?從天而降的賀涵,最終拋棄了十年女友、愛上她的閨蜜?關於改編的種種爭議,最終指向決定劇情走向的關鍵人物——編劇秦雯。近日,這個曾創作《辣媽正傳》的上海姑娘接受了媒體採訪,對於觀眾和記者的質疑一一回應。
羅子君人設不符?“她是另一類具有探討意義的女性”
6年前,製片人黃瀾所在的新麗傳媒拿到亦舒作品《我的前半生》的電視劇改編權,2013年7月,剛剛寫完《辣媽正傳》的秦雯進入《我的前半生》的改編創作,一寫就是三年。
一部幾十年前的小説,如何表現當代婚姻情感的話題?秦雯將故事背景從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搬到了21世紀的上海。小説中並沒有貫穿全劇的男主角,如何適應當下電視觀眾的戲劇審美?於是,就有了賀涵這個角色,但秦雯沒有想到,這樣的“移花接木”會受到原著黨強烈吐槽。在她看來,小説和影視劇有兩套完全不同的審美系統,“小説可以通過文字的愉悦感讓讀者得到滿足,人物的內心可以設定得比較隱忍,再多的內心戲也不會讓人厭倦。但電視劇不行,需要通過一些外部的戲劇化展示來編織進度,講述故事。”
最大的戲劇化改編,同時也最讓原著黨不滿的,要數羅子君的人物個性設定了。這個在原著中信奉“做人最要緊是姿態好看”的女性,在電視劇裏堂而皇之地叫囂:“等你到了我的境地,你就會明白對於婚姻和家庭而言,教養不值一提。”秦雯認為,亦舒寫的是三十多年前香港的某一個女性羣體,而劇中展現的是另一類同樣具有現實探討意義的女性,“羅子君只是眾多全職太太當中的一個,任何一個角色或者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代言整個羣體,我只是選取了一個我個人認為比較適合講故事的典型。”
閨蜜男友愛上我?“感情發生之後的處理是可控的”
除了羅子君人物個性的變化,另一個重要的改編,是賀涵這個全新人物的加入,“賀涵也許是一個90%女性都會喜歡的角色,”秦雯説。從此前曝出的片花來看,羅子君後來似乎與賀涵有了一段感情糾葛,甚至有網友斷言:“‘羅子君的後半生,就是‘閨蜜男友愛上我’的狗血故事。” 對於這一推斷,秦雯予以否認,“我覺得感情的觸發是不可控制的,但發生之後的處理方式是可以控制的,我們從來沒有説過有閨蜜搶男朋友的情節。”但她坦言,羅子君與賀涵最終的感情歸屬,的確曾讓主創團隊非常糾結。這其中,有生死與共的閨蜜情,有一個男人在舊愛與新歡之間的抉擇與擔當,有兩個相愛卻未必能相守的掙扎與彷徨,從導演、編劇、製片人甚至演員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而秦雯更為了這個結局費盡心思,“我一共寫了六個結尾,這種探討我覺得非常愉快。”也正如製片人黃瀾所説,“跳出所有的道德批判,跳出故事的情節侷限,不管怎麼選擇,其實人物最終都要走向情感獨立。”
凌玲和唐晶太強悍? “她們比羅子君更沒有安全感”
除了羅子君與賀涵,劇中另外兩個重要的女性角色凌玲和唐晶的境遇,也引發不少思考。儘管在不少觀眾眼中,羅子君看上去是她們之中最弱的一個,但在秦雯看來,唐晶和凌玲比羅子君更沒有安全感,“所以她們一個是把自己變得更強,用金屬的外殼包裹起來,另一個則用各種手段為自己爭取更多。”
所以,《我的前半生》要講述的並非羅子君在走出婚姻之後的個人成長。秦雯認為,羅子君的前半生也許是唐晶後半生去往的地方,而唐晶的前半生可能是羅子君後半生去往的地方,“我希望能讓大家看到現代都市裏不同男性和女性的典型,他們對於情感問題的處理方式,他們的掙扎、堅持,以及為彼此的付出,希望大家看到每個人物的成長。”
不管人物個性有了多大的調整,或者加入了新角色,秦雯仍堅持這是一部脱胎於亦舒作品的影視劇,這其中有傳承,“劇中每個人物情感獨立的成長過程,與原著是一脈相承的”; 有尊重,“我們買了亦舒的小説版權,就必須對出處有所尊重。只是,我們把她的小説當做一顆種子,移植到當代的土壤裏,長成了全新的一棵樹。”
(記者蔣波)靳東、馬伊琍、袁泉、雷佳音、吳越,還有老戲骨陳道明,外加亦舒原著同名小説加持,《我的前半生》一開播就拿下了高收視,成為近期都市題材中難得一見的口碑之作。伴隨着電視劇的熱播,圍繞作品的爭議也越來越多。7月12日,編劇秦雯獨家做客人民網娛樂,並對網上的熱議話題首度一一回應。
爭議一:和原著比,劇情為何改動較大?
《我的前半生》改編自香港著名通俗小説家亦舒的同名小説,該本小説寫於1990年代,至今誕生了20多年,是亦舒多產達300部的同類小説中知名度較高的。這本小説對編劇秦雯產生過重大影響,這也是她接受改編創作的源動力。
針對網絡上“該劇是否忠於原著”的討論,編劇秦雯説並不感到意外,從一部香港幾十年前的小説,到講一個2017年發生在上海的故事,作為編劇就是要解決劇本“本土化”的問題,當代社會婚姻情感是隨着時代發展在變化的,“時代背景不同,人物的成長環境也不同,這就必須要重新設定人物關係、甚至主題走向。”
在編劇秦雯看來,無論是翻拍還是改編,從來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作為一個講故事的人,首先是想怎麼能把這個故事講好了,讓大家喜歡看,然後再做一些改編。”
爭議二:為何要增加“賀涵”這個男一號角色?
“因為原小説沒有貫穿全場的男主角。這對於電視劇來説,戲劇結構是有問題的。”談到網上“亦舒迷”議論“原著中並不存在男主角賀涵”的話題,編劇秦雯解釋了小説和電視劇對待戲劇衝突的不同解決方式,“小説是可以用人物內心獨白的衝突去解決,而戲劇的表現手法是靠強烈的外部衝突來推動劇情發展。”所以基於這種情況,編劇秦雯不僅僅增加了賀涵這個角色,還有醬子老闆等其他角色。包括大家感興趣的結局話題,秦雯也小小劇透了一下,對男女主人公最終走到一起不置可否,“這個劇走到後來的時候,我已經不知道它會長到哪裏去了,我只能説我就跟着它人物性格應該的方向去寫。“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秦雯笑着説。
爭議三:原著精神還有保留麼?
《我的前半生》故事是香港背景,小説要呈現的就是獨立自信、自力更生的女性生存觀。在秦雯看來,亦舒的小説人物,非常注重在人生尷尬境地的良好表現,“對於羅子君唐晶來説,她的前半生和後半生都發生了一些轉折、轉身,以及羅子君和唐晶的閨蜜情,我們也做了一些保留。”
“原著的精神,很多東西都是星星點點在這個劇裏,只是説可能為了適應一個我們自己的故事,散落在不同的地方,你要去看,它真的都在裏面。”秦雯談到,這些故事,這些人物身上體現的精神,都是自然而然在筆下發生着,“借了亦舒師太的一個種子,把它種在了上海的這個土地裏面,它長出了一棵屬於我們自己的樹。”
作為一個編劇,秦雯認為影視作品並不是為了教觀眾什麼是對的,你的前半生得像誰誰誰一樣,你的後半生又要和誰一樣。“我作為一個敍述者,把我身邊的這些人,把我想要展現給你們看他們生活的來處和去處。”編劇秦雯覺得,跳出所有的情感評判,“我也不能替觀眾去決定,每個人都告訴了我們一些對於生活態度上的東西,都不一樣。”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24282816”:
就算他倆走不到一起 我也不希望看到羅子君跟賀涵走在一起 唐晶在羅子君最黑暗的時期給了她那麼多的力量支持 他倆最後如果在一起了 能心安理得麼?
網友“乾坤藴藏”:
開始子君各種買買買,那架勢老公年薪起碼百萬,後來離婚給兒子撫養費才一個月幾千塊錢,房子兩年給50萬都費勁,小三還説兩年給50萬他們自己就沒法過日子了。這前後落差太大,不合情理。
網友“Scorpio317”:
羅子君跟賀涵在一起的結局,我不接受!!!
網友“幸福的豌豆”:
不管結局是什麼?我覺得還是應該賀涵和唐晶在一起 相愛相戀並肩作戰10年經歷了太多 一個閨蜜就把情感動搖了了?再説閨蜜本來就不該動太多的雜念 如果真的賀涵真的和子君在一起 那麼閨蜜的友誼還能相信嗎?真的應徵了那句防偷防盜防閨蜜!相愛雖然是自由的但是也有道德底線和做人原則!要不然家庭出軌也會認為是正常事了 因為也是相愛才在一起的呀~
網友“可可82263226”:
強烈支持羅子君跟賀涵在一起 那個什麼唐晶憑什麼讓賀涵無條件的等她 地球都圍着她轉嗎 矯情!再説劇情也交待了 她唐晶剛畢業那會兒 羅子君幫她的應該也不少!都少在那道德綁架了!他們本來就男未婚女未嫁的 怎麼就不能在一起了!
網友“中國引領世界1”:
如果羅子君和賀涵在一起了,這個劇完全是胡鬧,否三又挺三,道德同樣敗壞。
網友“東方利章”:
支持你,我覺得改編得挺好的。
網友“繁花似錦25896966”:
即便賀涵唐晶沒在一起,也不應該由羅子君來染指。
網友“觀音的眼淚”:
賀涵是不可能和唐晶在一起的。賀涵對唐晶是一種欣賞,欣賞她的能力和聰慧,他把唐晶的定位是夥伴,看着由自己一手調教的唐晶不斷的成長,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成就感。相處十年從不談感情,婚姻,這樣的男人從一開始就沒想跟她結婚。賀涵跟唐晶是工作上的夥伴,性需要的夥伴,而且唐晶因為工作原因,缺乏生活氣息。但是子君有過家庭生活,具備這樣的氣息,而這種氣息是賀涵缺乏和需要的。
網友“手機用户51030361149”:
即便賀涵和唐晶沒有走到一起,也不應把他和子君寫到一起,社會需要正能量,需要美好的東西,不否認現實中完全有此可能,但作為具有影響力的文藝作品,還是應傳播美好、順應人心
《我的前半生》
根據亦舒同名小説改編,由沈嚴導演,靳東、馬伊琍、袁泉、吳越主演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在東方衞視開播後掀起一股追劇潮,劇中現實話題,以及一眾主演都頻上熱搜。
該劇貼近現實,讓觀眾直言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演員集體在線的演技也加分不少。不過很多原著黨卻不滿改編,直指失去了亦舒原著的精神。也有一些觀眾根據網絡劇透猜測結局為“搶閨蜜男友上位”,認為三觀不正。
面對質疑,該劇編劇秦雯表示,自己改編劇本時並沒有與亦舒本人有過溝通,但是和劇中的演員一起探討劇情走向,她也為此改了六個結尾,而劇中也並沒所謂的“搶閨蜜男友”的細節。
答疑·失去原著精神?
《我的前半生》改編自香港著名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説,該本小説寫於1990年代,是亦舒同類小説中知名度較高的一部。從劇情來看,劇版與小説的故事脈絡是一樣的,但是沒播兩集就被廣大的亦舒迷們直指除了人名,角色人設、故事走向全部面目全非,更失去了亦舒小説的故事和人物之魂。
信:《我的前半生》雖然是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説,但內容卻差別很大,想知道為什麼會做如此大的調整?有跟亦舒本人溝通過嗎?
秦:之所以還叫《我的前半生》,劇中的名字還沿用原來小説的名字,是因為我們真的是買了亦舒的小説,我覺得必須對你的出處有所尊重。但是我們確實移植了亦舒的種子到了上海這個土壤,移植了35年前香港的背景然後到了今天的上海。具體怎麼改編我跟亦舒沒有任何的溝通。
信:從小説到電視劇,故事發生的地點以及主角的職業圈都不一樣,為什麼選擇了諮詢圈?
秦:把大家都放在諮詢圈,也是為了戲劇性的考量。因為我身邊有一些諮詢圈的朋友,我瞭解他們的生活。另外一個42集的電視劇其實是非常大的體量,它需要各個人物之間有一些必備的黏性,從職業上面入手可以幫助他們增強這種黏性。
信:很多原著黨對這次改編還是有些爭議,你怎麼看待“失去了亦舒老師的原著精神”這樣的評價?
秦:小説和戲劇的表現方式不太一樣,戲劇沒有辦法做太多內心的描述,只能通過一些外部的戲劇化的展示來編織戲劇的進度,來講故事。原著關注的是不同女性的成長。我們這個戲我希望讓大家看到現代都市裏,不同的男性和女性的典型,他們對於情感問題的處理方式,以及他們在自己生命歷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包括他們的掙扎,他們的堅持,以及他們為彼此的付出,自我成長。
信:有觀眾説這部劇把一個女性勵志故事,改編成了婆媽劇,你對此怎麼看?
秦:我沒有覺得是婆媽劇,是你們覺得只要有年紀大的出現都叫婆媽劇。其實我們也對老年女性做了感情的關照,我們覺得不管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應該被關照到她們的情感需求。
答疑·搶閨蜜男友?
劇版中除了兩個女主角子君、唐晶名字和人設相似,其他角色如靳東、陳道明都是新增加的角色,而原小説中頗具魅力的陶瓷藝術家張允信、建築師翟有道在劇中均沒體現。讓原著黨無法接受的是,馬伊琍飾演的女主角羅子君與小説主人公有教養的形象背道而馳,最後還疑似搶走了好閨蜜——在她跌入低谷時唯一幫她的袁泉的戀人靳東。
信:為什麼要加入“賀涵”這個角色?
秦:增加靳東飾演的賀涵這個角色,因為原小説確實沒有一個貫穿的男主角,這對於電視劇來説,是比較難做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貫穿的男主角,而賀涵我估計是90%以上的女生都會喜歡上的男性角色。
信:好像馬伊琍後面跟靳東發展成了“搶閨蜜男朋友”這個略微狗血的路線?
秦:我覺得劇中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鮮活,我們的改編都是根據人物的關係和人物成長走向來的,沒有狗血,只有情節衝突或情感衝突,而戲劇需要戲劇性與戲劇衝突,人物情感的觸發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情感發生之後角色的處理方式是可控的。我們從來沒有説過有閨蜜搶男朋友的細節,大家往後面看慢慢就知道結果了。
信:聽説關於劇集結局的走向也諮詢過陳道明老師的看法?
秦:是啊,我們跟陳老師有很多的交流,他也真的是非常非常認真。有一些戲比如説我寫完了,陳老師會説這個戲其實怎麼樣改一改會更好,他一直都是在指導的,我非常感謝他,也覺得這樣的演員真的特別了不起,一絲不苟。而且陳老師非常認真,他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他事先自己親自飛到日本請人幫他做的。
信:好像不光是陳道明老師,劇中的很多演員都有在一起探討、修改故事走向?
秦:對,我就是把大家想過的可能性統籌在一起,我真的改了6稿,6個結尾。其實每個結尾都很長,因為會涉及前面的戲,會很費時間,但是這種探討我覺得非常愉快。
關鍵詞·第三者
信:吳越飾演的凌玲這個角色爭議比較大,有觀眾認為這部戲“黑”老婆,為第三者“洗白”,給凌玲的人設初衷是什麼?
秦: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個體只是一個典型,在我們的故事裏出現這樣的個體,不能説我們黑所有的老婆,然後我們就是説所有的小三都可以上位,我覺得不能這樣講。
關鍵詞·演員們
信:能評價一下馬伊琍、靳東、袁泉、吳越四位主角對於角色的演繹嗎?
秦:我覺得不止是四個主角,這個戲裏的所有演員真的都是在給劇本加分。他們都在角色裏帶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悟,特別感謝他們。
■小檔案
電視劇話劇她都編
説起編劇秦雯,估計很多觀眾都不知道,但是提起她的作品,可能就沒有幾個人沒看過了。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秦雯是地地道道的上海姑娘,其擔任編劇的代表作多以現代都市題材居多,像《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辣媽正傳》、《圈子圈套》、《美好的時光》等都出自她之手,而《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向上走向下走》、《甜蜜蜜》等話劇也都是由她操刀劇本。
值得一提的是,秦雯已經與導演沈嚴,以及陳道明合作過多次,可謂是老搭檔了。
最近最有話題熱度的電視劇,莫過於正在東方衞視播出的《我的前半生》了。
改編自亦舒小説,靳東、馬伊琍、袁泉、吳越、雷佳音等演技派主演,連陳道明都來“跑龍套”——這個配置,在國劇中應該算可以了。
然而,它在網絡上口碑兩極化。喜歡它的人,在劇中找到了自己的感情共鳴,因而覺得接地氣;討厭它的人,一部分是原著粉,覺得改得面目全非了,“何苦還要掛着亦舒的名”,一部分是從造型、人設、職場關係等等角度,覺得劇集“狗血、崩塌”。
該劇豆瓣評分也從剛開播時的8.3分,一路跌到現在的7.3分。
這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香港“離婚女人自強不息,重獲愛情”的故事,在亦舒筆下冷靜、自持,而移植到當下的上海,卻引發滔天口水。
針對爭議火力最集中的改編問題,記者昨晚採訪了該劇編劇秦雯,這也是她首度開腔,回應種種。
改編沒跟亦舒溝通過
也沒想到會有那麼多吐槽
秦雯曾是《辣媽正傳》的編劇。她的老搭檔、製片人黃瀾透露説,《辣媽正傳》播出後,太多人找秦雯合作,“而她堅定地留在了《我的前半生》的艱辛創作中”。
《我的前半生》雖然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説,但除了兩個女主角子君、唐晶名字和人設相似,其他角色如靳東、陳道明都是新增角色。而原小説中頗具魅力的陶瓷藝術家張允信、建築師翟有道均未在劇中體現。
如此大的改編,自然會引來原著粉的吐槽。
對此,秦雯表示,拍電視劇,本土化的改動是必須的:“小説可以通過文字的愉悦感讓人得到滿足,也可以有很多內心戲的描寫,但戲劇不能,只能通過外部戲劇化的展示來編織進度。”而增加靳東飾演的賀涵,則是因為原小説中沒有貫穿的男主角,對於電視劇來説會比較難。
據秦雯透露,自2011年新麗的老總曹華益買下《我的前半生》翻拍版權後,因各種原因擱淺,最後到了秦雯手上。她原本就喜歡這本小説,但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吐槽:“我跟亦舒沒有任何的溝通。但一樣東西做出來總會有人説好有人説壞的。”
劇情衝突根據情感走向
這不能算是狗血和婆媽
如今,劇中的三個女子已經成為熱議對象。
馬伊琍飾演的子君,失婚的全職太太如何找回自我?
袁泉飾演的唐晶,白骨精人設能不能真正找到安全感並面對男友的背叛?
吳越飾演的第三者凌玲,為了爭取更好的生活搶來別人的丈夫,有心機又可憐。
由於吳越的演技太好,導致一波又一波網友趕去罵她小三,她不得不關了微博評論。
觀眾熱議,正是不少人在三個女子身上投射了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
在秦雯看來,每個女性都會有這樣的三面:“羅子君的前半生也許是唐晶的後半生,唐晶的前半生也可能是子君的後半生。至於是當職業女性還是家庭婦女,不是説哪一種一定好,不管哪一種,都要有獨立的人格和能力。相比之下,唐晶和凌玲可能比羅子君更缺乏安全感,所以一個把自己包裹起來,一個要狠命抓住男人。”
但在許多網友看來,亦舒的精髓是“做人最要緊姿態好看”,但劇中羅子君作天作地,顯然有違亦舒初衷。
對此,秦雯並不承認劇版狗血、婆媽:“狗血的定義是什麼?強烈的情節衝突和情感衝突就是狗血嗎?我們的劇情衝突是根據情感走向走的。”
到底有沒有搶閨蜜男友
結尾曾改了六稿
而最讓執着於故事邏輯的網友,和“原著粉”無法接受的是,劇版子君竟然與閨蜜唐晶的男友賀涵談起了戀愛。
被小三搶走婚姻的女人重塑自我後,去搶走幫助了自己的閨蜜的男人,讓人情何以堪?裏面暗含的價值導向,也給編劇出了難題。
關於這個問題,直到電視劇開拍時,演員們都仍各執一詞。
“賀涵應該是90%的女性都會喜歡的角色,情感的觸發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情感的處理是可以控制的。”秦雯告訴記者,就是因為不同的主創對結尾的走向存有不同的想法,“我們也改了六稿,寫過六個結尾,最後找到了一個相信大家都會非常喜歡的結果。”
製片人黃瀾在《影視獨舌》刊文,回顧《我的前半生》這6年來帶給她的感悟,“情感獨立意味着:人生不在外部世界求幸福,而是在內心深處學會接納,並付出愛。”
而在秦雯看來,這部劇,是她們將亦舒的種子移植到現代長出的樹:“我希望讓大家看到現在的都市環境裏不同的男性和女性,碰到的問題,掙扎和堅持,為彼此的付出和成長。”
由此而延伸出的討論和爭議,其實正是折射了當下價值觀的多元和衝撞。
【浙江新聞+】《我的前半生》從造型到台詞,都讓懂亦舒的人看不下去 記者專訪原著小説授權出版方負責人——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第三集最後,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在雷佳音飾演的陳俊生單位鬧了一通,結果發現抓錯小三。
年輕女同事難以置信:我不明白他怎麼會娶一個您這麼沒有教養的女人回家。
子君咬牙切齒地回:小姑娘,你還沒有結婚吧,如果有一天你到了我的年紀,我的處境,你就會知道,相比你的婚姻和你的家庭,教養是完全不值一提的東西。
先不説原版子君的穿衣品味——不喜款式,因為不大方,而劇中馬伊琍把自己穿成了紅綠燈,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劇中的台詞,比如,這段關於教養的對話,讓亦舒中文簡體版的授權出版方——東方出版社中亦舒項目的負責人魯豔芳覺得“完全和亦舒的路子相反”。
魯豔芳也是多年的師太粉(書迷稱呼亦舒為“師太”):“情節改編太多,女主角人設完全變了。亦舒認為,即便是被拋棄,也要有教養,有骨氣。她最強調的就是女性在經濟上必須獨立,再談感情,子君被拋棄後,第一考慮的就是我該怎樣生活。”
亦舒今年71歲了,子君的經歷她很年輕時就有過。她的侄兒倪震這樣寫:“姑姑亦舒,十多歲便出走結婚,生下小朋友;可惜,幾年便離婚收場。”
是啊,亦舒女郎必須自強獨立,先自愛才愛人。離婚後的子君如此,亦舒也如此。
也曾有過失敗的婚姻
離開時決絕不回頭
亦舒如今常年生活在加拿大,帶着女兒,寫完稿便做家庭主婦,買菜清潔煮飯,她説:“家裏但凡少了什麼,都向孃家要。”這個“孃家”就是“天地圖書”,從1979年開始,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便代理了亦舒的版權,也代理了她的生活。
雨前龍井喝光了,稿紙沒了,急用藥物沒了,她就打電話給“孃家”,叫他們用航空件寄來。親友去香港,也讓“孃家”代為招呼,請茶請飯,出車出人。她與相交數十年的蔡瀾,以及哥哥倪匡都“老死不相往來”——不是有什麼仇,而是多年的生活習慣。
魯豔芳告訴記者,去年,出版社把亦舒最經典的五本書《喜寶》、《我的前半生》、《阿修羅》、《迷藏》、《一個複雜故事》“打包”成精裝套裝出版,曾通過“天地圖書”嘗試與亦舒聯繫,希望她哪怕發一個語音,錄一段小視頻也好,都被拒絕了。
這就是亦舒的作風——決絕。
決絕地離開前夫,離開兒子,離開後來的男友嶽華(香港著名男星,曾出演《大醉俠》、《珠光寶氣》),去國離鄉,在山海之間隱居,安靜寫作,做全職太太。
不知大家記不記得,前些年亦舒忽然出現在網絡頭條,是因為她拋棄了33年的兒子忽然出現,他成了藝術家,拍了一部尋找母親的紀錄片。這多少有點狗血的故事,發生在亦舒身上。
亦舒早年與畫家蔡浩泉相戀,19歲懷孕生子,3年後離婚,獨生子歸蔡浩泉撫養,最初幾年偶有探望,但後來蔡浩泉另娶,亦舒與嶽華相戀而漸成陌路。亦舒很少提及兒子,到後來就當沒發生過,所以侄子倪震會在專欄中寫她“怕這兒子問她要錢”。
有關這場失敗的婚姻,倪匡的表態是:“亦舒的脾氣不好,男人受不了,乃人之常情。”
“師太”罵過很多人,這個罵,你可以理解成如祖師奶奶張愛玲的刻薄,嘴皮子快。印象最深的是,以前亦舒説張艾嘉假裝知識分子。蔡瀾説,亦舒罵起人來,從不留情,香港文壇很多人都被她罵過,“只有四個倖免,那就是金庸先生、李怡(記者注:天地圖書的創辦人)、她哥哥和我。”
亦舒曾經打電話給好友,用三個小時罵了香港所有女作家,第一個罵林燕妮——亦舒在香港政府新聞處工作過,查過林燕妮真實出生年份是1941年,而林自己聲稱1948年。
看完改編成電影的《玫瑰的故事》
亦舒被編劇氣哭了
亦舒敢罵敢懟,小説裏經常有很“毒”的句子,這使得閨蜜經常處在她的保護下。比如林青霞,亦舒説到她的一件毛衣好看,林青霞馬上會説“下次帶來送你”。林青霞覺得香港人待她好,亦舒功不可沒:有你擋着,誰敢罵我嘛。
這就很能理解《我的前半生》裏,唐晶和子君為什麼那麼好了,也就能理解,當亦舒迷聽到劇情後來發展成閨蜜共搶一男人,只能表示無語——怎麼還是兜回到了男權審美呢,亦舒的女性獨立何在?
魯豔芳説,獨立之後,亦舒也強調唯美的感情,不會將就,“即便遇到很多男性角色,大家也覺得很配,但她內心深處終究有一個人在閃光,生命裏無論來來往往多少人,她也一直要等到那個人出現。”魯豔芳説,這在《迷藏》裏多有體現。
亦舒早年的戀愛,都有些不幸,好不容易與港大教授結婚——記得她在《我的前半生》中評價説這是個“優美但無甚前途的職業。四十多歲,她生了一個女兒,寵愛得不得了。那麼,她到底找到自己的‘家明’(注《玫瑰的故事》男主角,亦舒在很多小説裏都用了這個名字)了嗎?”
亦舒的文友杜杜寫過一段話,與魯豔芳的解讀很吻合。
“假如她訴苦,不滿,不停地寫稿,見朋友,躲起來,努力掙扎,只因為她依然在盲目而不可理喻地追求幸福。這或許是她唯一不自覺的事,而推動她追求幸福的,是在她心裏的那點瘋狂固執的憂傷,堅不可移。”
很多人在看了電視劇後,説何苦要掛“亦舒原著”四字,但錢報記者覺得,亦舒是不care的。當年楊凡想改編電影《玫瑰的故事》,她答應了,因為她想買一對Buccellati的耳環。她大方表示:只要你有本事,隨便你改。
最後拍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楊凡寫在《流金歲月》一文裏。
他的好友林冰説亦舒看完《玫瑰的故事》哭了。
楊凡説:真的?她感動得哭了?
林冰答説:不,她被你改編得體無完膚而氣哭了。
嗯,大家共勉吧。
改編自亦舒同名原著,由沈嚴執導、秦雯編劇,靳東、馬伊琍、袁泉、雷佳音、吳越、陳道明等實力大咖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我的前半生》,吸引了大批觀眾收看。不過,圍繞這部劇與原著小説出入太大的爭議不斷,昨日編劇秦雯接受記者微信採訪,回應質疑。
原著改動太大?
回應:" 本土化 " 是應該做的
《我的前半生》改編自香港著名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説,原著背景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與當今的時代背景大相徑庭,為了讓劇情更加貼近當代生活,編劇秦雯做了許多 " 本土化 " 的改編。不過,正是這些改編引發了爭議,從人物到劇情都與原著有太大出入。
秦雯稱,把一部香港幾十年前的小説變成一個現在發生在上海的故事,作為編劇就是要解決劇本 " 本土化 " 的問題," 時代背景不同 , 人物的成長環境也不同,這就必須要重新設定人物關係、甚至主題走向。" 她坦言,小説可以通過文字讓讀者愉悦,也利於展開角色的內心戲,但電視劇卻無法做太多內心描述,因此只能通過增加一些戲劇化的情節來推進故事的進度。而即便改動很大,很多情節都已經趨近於一個新的故事,但出於對原著的尊重,秦雯依然堅持稱這是基於對原著的改編," 這是你應該做的,而不是改個名字,然後説我跟這個小説一點關係沒有。" 她還把原著比喻成一顆 " 種子 ",被移植到了上海的土壤," 我們大家都很愛護這顆樹,也非常認真的對待了這顆樹,因為我花了好多年時間做這個事情。我們也尊重原著作者,尊重故事的出處。關於每一個人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能力,要有自己獨立的情感,以及對於情感的追尋,這些問題其實跟原著是有一脈相承的地方的。"
劇情過於狗血?
回應:這是角色之間感情的觸發
最新的劇集中,羅子君在閨蜜唐晶和其男友賀涵的幫助下嘗試走向職場,從一開始只要見面就劍拔弩張到現在的傾力相助,賀涵與羅子君之間的發展耐人尋味,網友紛紛好奇兩人接下來的關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更有甚者猜測是不是三人將走向 " 狗血 " 的爭奪男友劇情。
秦雯在採訪中表示,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鮮活,改編都是根據人物的關係和人物成長走向來的,沒有狗血,只有情節衝突或情感衝突,而戲劇需要戲劇性與戲劇衝突,人物情感的觸發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情感發生之後角色的處理方式是可控的,她説:" 我們從來沒有説過有閨蜜搶男朋友的細節,大家往後面看慢慢就知道結果了。"
採訪中,秦雯還透露在改編的過程中設想了多種可能性,結尾更是改了 6 稿,沒有所謂對錯,只是每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認可," 改稿過程很愉快,相信我們最後尋找到了一個大家都會喜歡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