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皇太極長子為何沒能繼承皇位?順治六歲繼位之謎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八卦

  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六歲繼位之謎:皇太極生前並沒有“立嗣”,在他逝世之時,圍繞新一任皇位的爭奪便開始了。爭奪這個位置的主角主要是兩個人: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和努爾哈赤的兒子之一、皇太極的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一場蓄謀已久的鬥爭即將展開。

  我們先看豪格,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而且戰功累累,在滿族八旗中有正黃、鑲黃、正藍三旗的支持。豪格身上繼承者父親皇太極的優秀品質,戰功累累。更為重要的是,皇太極在生前已經初步實現了君權至上的專制制度,在漢族帝王中“皇子繼承”的傳統觀念已經開始影響了滿族貴族們的思想。

  睿親王多爾袞比豪格小三歲,也同樣是位高權重,戰功累累。他有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支持,而且深得皇太極的信任和倚重,他自己也是文武雙全。皇太極曾經對多爾袞説過:“朕愛爾過於諸子弟,賴爾獨厚,以爾勤勞國政,恪遵朕命故也”。可見,皇太極對多爾袞的評價極高,自己深信諸子弟中只有他能“成事”。多爾袞最重要的一張牌便是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的體制仍然存在,皇太極死後,這些共議國政的貝勒們大多支持多爾袞。

  可以説,此時雙方勢均力敵,難分伯仲。都沒有壓倒對手的絕對優勢。雙方各自暗地裏在做着密謀和交易。


多爾袞與豪格畫像

  在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盼望已久的一天終於到來了。諸王貝勒們在皇太極的棺槨前提議立皇位繼承人,兩黃旗的精鋭將停放皇太極棺槨的崇政殿圍住,兩旗代表大臣索尼、鰲拜、圖賴等為了爭奪“擁力之功”便握劍高喊:“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而多爾袞則以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捍衞者的身份,回喝到:“放肆,諸王貝勒們尚未開口,哪有爾等説話的地方,還不給我速速退下”。阿濟格和多鐸看到眼前的局勢,並部佔優,於是趕緊上前勸阻多爾袞,可是多爾袞怎會把如此小輩們放在眼裏,阿濟格和多爾袞同母弟弟多鐸急的喊道;“太祖遺詔可繼位者也有我之名,你若不從,便立我。”索尼、鰲拜、圖賴等回擊到:“太祖遺詔,肅親王之名也在其列”。多爾袞冷眼説道:“那就立長,那當立禮親王代善”。當時禮親王代善,已經年老體衰,很久不問朝政了,他本人也無心介入此爭鬥之中。他只好兩不得罪,説道:“睿親王若應允,誠為國家之福分;否則,肅親王為帝制長子,亦可承繼大統。”

  豪格坐不住了,以退為進説道:“我福小德薄,焉能堪當此任。”説罷,拂袖而去。可惜豪格雖然有父親作戰時的勇敢,卻沒有繼承父親的謀略。兩黃旗的代表也紛紛離座,索尼、鰲拜、圖賴等齊聲道:“我等食帝食,衣帝衣,帝制於我,恩比天高。若不立皇子,我等願從先帝與地下。”

  代善見雙方僵持不下,自己也部可能做皇帝,於是也打算退出這場辯論了:“我雖先帝之兄,但因年事已高,不與朝政,朝中之事一概不知,如何議立?”説完,也退出了崇政殿。

  眼看擁立新皇帝之事就要談崩,聰明的睿親王又開口了:“爾等所言甚是,皇子繼承也有道理,那既然肅親王謙讓退出,那便擁立先帝的第九子福臨為新帝。而福臨尚在幼小之年,須由鄭親王濟爾哈朗與我左右輔政,待其成年,即當歸政。”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深感意外,因為福臨此時年僅六歲,大家並沒有想到他。而福臨也是“皇子”,兩黃旗大臣們,發愣之餘,也無法再次開口,因為他們打的口號是“皇子繼承”,他們知道,福臨的母親是皇太極的五宮后妃之一---永福宮莊妃。在五宮后妃中雖然還有麟趾宮貴妃,但是她的兒子博不博果爾,但是他年僅兩歲。大家想來想去,多爾袞這個隨機應變的提議獲得了大家的一致通過。

  至於攝政王之職,既然多爾袞放棄了皇位之爭,福臨還年幼,也無可厚非。雙方便退而求其次,擁立六歲的福臨繼位,即女真滿族的第三位皇帝---順治帝。睿親王雖然失去了做皇帝的機會,但卻成為了這場鬥爭的勝利者。順治朝的兩位攝政王,濟爾哈朗排名是在多爾袞的前面,可是在第二年,濟爾哈朗便召集內三院、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等宣佈道:“今後各衙門辦理事務,凡報告我二王的,以後都先報睿親王,所有的記檔署名,也先署睿親王之名即可。自此之後,多爾袞便位居攝政王之首,在年幼的順治帝面前,更是以攝政王的身份獨攬大權,當上了不是皇帝的皇帝。


  順治繼位之謎新解

  清太宗皇太極因患心血管病而猝死之後,皇位繼承在肅親王豪格同睿親王多爾袞之間角逐,但結果出人預料,六歲的福臨成為皇位繼承人。六歲的福臨何以能承大統?這是清朝歷史的一個謎。往之論者多認為出自睿親王多爾袞之首議。筆者提出另一粗淺看法,試做順治繼位之謎新解。

  按照清太祖努爾哈赤規定的皇位繼承《汗諭》,由滿洲八旗貴族共議嗣君。時親王、郡王共有七人: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和穎郡王阿達禮。認為福臨繼位之議出自多爾袞的學者,其主要依據是朝鮮《瀋陽狀啓》或《沈館錄》中的一段記載。為便於分析,徵引全文如下:

  秘密狀啓。十四日,諸王皆會於大衙門。大王發言曰:“虎口,帝之長子,當承大統雲。”則虎口曰:“福少德薄,非所堪當!”固辭退去。定策之議,未及歸一。帝之手下將領之輩,佩劍而前,曰:“吾屬食於帝,衣於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而已。”大王曰:“吾以帝兄,常時朝政,老不預知,何可參於此議乎?”即起去。八王亦隨而去。十王默無一言。九王應之曰:“汝等之言是矣。虎口王既讓退,無繼統之意,當立帝之第三(應作九)子。而年歲幼稚,八高山軍兵,吾與右真王,分掌其半,左右輔政,年長之後,當即歸政。誓天而罷雲。

  上述《秘密狀啓》,時間記為癸未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即大衙門秘密會議後的第十二天。文中的“大王”為禮親王代善,“虎口”為肅親王豪格,“八王”為英郡王阿濟格,“九王”為睿親王多爾袞,“十王”為豫郡王多鐸,“右真王”為鄭親王濟爾哈朗。

  在上述引文中,有兩句重要的話,不應該被忽視。這就是“九王應之曰”和“汝等之言是”十個字。在整段文字中,“九王應之曰”———此前為議論,此後為結論;“汝等之言是”———承上而啓下,接前而轉後。有三點,應分析。


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

  其一,“九王應之曰”,就是説在九王多爾袞發表當立帝之第九子福臨以前,諸王們有一番議論,而被《秘密狀啓》的作者,或出於重點在啓報新君為誰而省略繁文,或對當時秘議不甚了了而斷簡闕載。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其前都有一番爭論。因是最高機密會議,外人不可得知而詳。這段記載,十分可貴,有所罅漏,不必苛責。

  其二,“汝等之言是”,就是説在九王多爾袞發表當立帝之第九子福臨以前,諸王們有人提出立福臨,故多爾袞才“應之”、“是之”,否則何應之有、何言之是!上述《秘密狀啓》,記於當時盛京。《狀啓》記載疏略,“汝等之言”斷簡,於是給人一種信息誤導,似乎福臨繼位是由多爾袞提出的。睿親王多爾袞權勢傾朝,功勞歸於己,罪禍嫁於人。這樣,多爾袞就把擁立福臨的功勞歸於自己。

  其三,“九王應之曰”與“汝等之言是”,蕭一山《清代通史》在轉述上面引文時,做了通俗節錄:“睿親王多爾袞曰:‘諸將之言是也。豪格既退讓無續繼意,則當立帝之三子福臨,若以為年稚,則吾與鄭親王濟爾哈朗分掌其半,以左右輔政,年長之後,再當歸政。’因誓天而散,福臨方六歲雲。”這裏雖省略“九王應之曰”,卻將“汝等之言是”詮釋為“諸將之言是也”。

  由上可見,福臨繼位之議出自多爾袞的直接史料未見一條,而所據之《瀋陽狀啓》言辭含糊,且存疑點。依據史料,筆者認為擁立福臨繼承皇位之議首先出自鄭王濟爾哈朗,理由如下。


  第一,四大親王態度。當時最有影響的四位和碩親王———禮親王代善抱明哲保身態度,以年老多病為由,不想捲進這場政治漩渦,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角立,互不相讓,雙方僵持,所以只有鄭親王濟爾哈朗比較超脱而能起協調作用。鄭親王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之子,在這場宮廷鬥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為:一則,濟爾哈朗雖是舒爾哈齊之第六子,但自幼為伯父努爾哈赤養育宮中;二則,濟爾哈朗小皇太極七歲,兩人情誼如同胞;三則,阿敏被奪旗後,濟爾哈朗成為鑲藍旗的旗主貝勒;四則,濟爾哈朗屢經疆場,軍功顯赫;五則,濟爾哈朗年四十五,序齒僅亞於代善,比多爾袞年長十三歲;六則,濟爾哈朗受清太宗信任依重,被封為和碩鄭親王;七則,濟爾哈朗既是多爾袞的兄長,又是豪格的叔輩,便於兩方協調。八則,濟爾哈朗表面憨厚而內心機敏,在關鍵時刻提出重要政議。所以,鄭親王濟爾哈朗在大衙門議商皇位繼承而陷於僵局之時,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讓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而是福臨繼位。

  第二,濟爾哈朗輔政。鄭親王濟爾哈朗因倡立福臨繼位之功,而得到擔任輔政王的政治回報。輔政親王的政治地位,較和碩親王更高一層。當時為何不由代善、豪格,而由濟爾哈朗輔政?顯然,代善在這場嚴重而激烈的政治鬥爭中,沒有做出有利於勝利一方的貢獻。豪格則與多爾袞對立,如二人同時輔政,會出現兩虎相爭的局面。至於濟爾哈朗之所以為攝政王,主要原因是:首先,他提出了福臨繼位這一折衷方案,侄子繼統,皇叔攝政,理所當然,眾王接受。其次,他因私下表示擁立豪格,而為兩黃旗王大臣所接納。再次,他同代善父子無惡,而為兩紅旗王大臣所認允。複次,他非帝統血胤,對多爾袞兄弟構不成政治威脅,而為兩白旗王大臣所接受。但是,濟爾哈朗不久便被多爾袞撤其輔政王。這是多爾袞對濟爾哈朗不擁立自己而擁戴福臨的一個政治報復,也是多爾袞獨攬朝綱的一項舉措。

  第三,睿親王權衡利弊。睿親王多爾袞在兩黃、兩紅和兩藍六旗不支持的情勢下,若自己強行登極,只有兩白旗支持,明顯不佔優勢,還勢必引起兩白旗與兩黃旗的火併,其後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解決皇位繼承難題的途徑不外三條:一是強自為君,得不到兩紅、兩藍旗的贊同,還會引發兩黃旗的強烈反對;二是讓豪格登極,自己既不甘心,還怕遭到豪格報復;三是讓年幼的皇子福臨繼位,而自己同濟爾哈朗攝政,可收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攝政掌權,避免內訌。顯然,在上述三種解決辦法中,以第三種解決辦法比較切實可行,兩黃、兩白、兩紅、兩藍各方都可以接受。睿親王多爾袞,能知時務,聰睿機智,權衡利弊後,才贊同立先帝第九子福臨。


  第四,順治帝的肯定。福臨當時尚在沖齡,不瞭解繼位政爭內幕。後來逐漸知道當年的故事。待多爾袞病死、自己親政之後,即對皇叔濟爾哈朗表彰其當年功績,賜予其金冊金寶。《清世祖實錄》順治九年二月庚申記載:我太祖武皇帝肇造鴻基,創業垂統,以貽子孫。太宗文皇帝繼統,混一蒙古,平定朝鮮,疆圉式廓,勳業日隆。及龍馭上賓,宗室眾兄弟,乘國有喪,肆行作亂,窺竊大寶。當時爾與兩旗大臣,堅持一心,翊戴朕躬,以定國難。……睿王心懷不軌,以爾同攝朝政,難以行私,不令輔政,無故罷為和碩親王。及朕親政後,知爾持心忠義,不改初志,故錫以金冊金寶,封為叔和碩鄭親王。

  在此,順治帝福臨明確表明:濟爾哈朗在諸王議立自己為帝時,有首議之功。福臨的這番話,説出了當時的內情。鄭親王之功,在擁立福臨。順治帝對其他的親王、郡王,在決定自己繼位的功績上,都沒有進行過表彰,而只有對濟爾哈朗表彰此事。這從一個側面證明濟爾哈朗在大衙門諸王貝勒會議上有擁立福臨繼位的特殊功勳。

  綜上所述,鄭親王濟爾哈朗在大衙門諸王貝勒皇位繼承會議上,鑑於豪格與多爾袞爭奪皇位陷於僵局,能從大局出發,平衡各旗利益,提出折衷方案,首議由福臨繼承皇位,得到多爾袞的回應,也得到諸王貝勒公議。清太宗皇太極遺位爭奪的結果,既不是角立一方的肅親王豪格,也不是角立另一方的睿親王多爾袞,而是由第三者六歲的福臨繼承。這個方案與結果,對於四位和碩親王來説———於禮親王代善無利無弊,於睿親王多爾袞有利有弊,於肅親王豪格無利大弊,於鄭親王濟爾哈朗則有利無弊。

  所以,皇太極遺位由福臨繼承,得益最大的四個人是:福臨、孝莊太后、濟爾哈朗和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