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麼來化解血腥仇恨:古代公主們的漫漫和親路

  導讀: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和親”是一朵獨特的“奇葩”,藴含着中原皇室的幾多無奈,幾多屈辱?可以想象,一個泱泱大國的外交要靠一位柔弱的女子去承當,這是何等地卑賤和可悲!

  漢武帝時代,國勢不可謂不強盛,可也上演過“和親”的悲劇:漢武帝的女兒細君公主,揹負着和匈奴修好之使命,遠嫁冰天雪地的朔漠。資質嬌嫩的她,過慣了皇宮中錦衣玉食的日子,極不習慣胡地“氈為房,地為牀”的遊牧生活,鬱鬱寡歡,積憂成疾,年紀輕輕便撒手人寰。

  隋朝的義城公主,派遣到突厥和親,竟四次改嫁,也算十分不幸。可被大破突厥的李靖將軍俘獲後,嫌她“無恥”,將這位手無寸鐵的公主斬首於路邊,而她的丈夫頡利可汗卻得到赦免。在唐代,“和親”再也不是軟弱妥協的表現,而是大唐主動與邊疆少數民族建立友好關係的一項舉措。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唐太宗,非常注意同周邊各民族的關係,對他們恩威並重,一視同仁。

靠什麼來化解血腥仇恨:古代公主們的漫漫和親路


  貞觀八年冬,吐谷渾進攻涼州,太宗再次派大將李靖為西海道行軍總管,統領大軍去征討,將侵犯大唐的吐谷渾兵馬殺得落荒而逃。幾天後,吐谷渾派使者上表大唐,情願投降。此時,老國王已自殺,其子慕容順被太宗下詔封為西平郡王,仍然統轄原來的部落。然而,慕容順很快又被心懷叵測的族人殺害,他的兒子諾葛缽機智地躲過了一劫。太宗很快派大將侯君集前往,平息了叛亂,扶持諾葛缽做了可汗,太宗封他為河源郡王。這位年輕可汗感念唐朝的大恩大德,親自到長安拜見太宗,並請求能和唐室結親。太宗看他氣概英武,態度恭順,心生喜愛,更重要的是出於長治久安的考慮,便將女兒弘化公主嫁予他。諾葛缽如獲至寶,千恩萬謝地帶着公主回國去了。至今,在青海湖北岸的一隅,留有一座名曰“黑城子”的故址,據説就是當年為弘化公主修的宮殿。吐谷渾本來沒有城池,逐水草而居,為了大唐公主的到來,也開始有了定居點。

  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奉太宗之命遠嫁松贊干布,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和親”使者。唐蕃古道上,處處留下了她的芳蹤,傳頌着她的故事。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文成公主“和親”的佳話仍然歷久彌新,廣為流傳,而那些血腥仇恨的記錄,早已湮滅在歲月的長河中,塵封在歷史的暗角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0 字。

轉載請註明: 靠什麼來化解血腥仇恨:古代公主們的漫漫和親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