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浪姐2》官宣!張柏芝備受關注,董潔卻招抵制恐被“狙”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八卦

第一季《浪姐》的成功,為第二季《浪姐》做了不錯的鋪墊,而從第二季官宣的嘉賓來看,那英,楊鈺瑩等人的加盟,都讓節目的看點又增加了幾分。不過在這些嘉賓中受關注最大的則是張柏芝和董潔。

張柏芝收到的評價多是肯定的,不少網友大讚她的狀態,如今仍舊是靚女範兒十足。當然這也有賴於近幾年來張柏芝以辣媽身份頻繁的上綜藝,但依舊積極向上的心態有着分不開的關係,她的顏值以及所散發出來的魅力,就是《浪姐》想要展示的核心。

這就讓人不得不想到《浪姐》第一季時的鐘麗緹,兩人帶給觀眾的感受是相似的。然而相比之下,同樣是已經做了媽媽的董潔,卻被不少網友抵制,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她“劣跡藝人”的身份。

“劣跡藝人”遭抵制,節目組反其道而行

董潔之所以被列入“劣跡藝人”的行列,就是因為早前她與潘粵明的婚姻問題。9年前原本大部分人都站隊董潔聲討潘粵明,但時間證明潘粵明才是被冤枉的那一個。而近幾年來,潘粵明的事業也有了穩步的提升,反倒是董潔,早起不復當年《金粉世家》的人氣。

感情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藝人們很有可能丟失路人緣的關鍵,同樣是在《浪姐》的舞台上,因為在成團之夜邀請陳赫做嘉賓,就頻頻被觀眾吐槽,評論最多的就是陳赫都能當嘉賓,那麼董潔李小璐為什麼不能上節目?

原本《浪姐》的核心觀念是展現30+女性的魅力,這樣獨樹一幟的創意在如今綜藝氾濫的市場上無疑是一股清流。但是“劣跡藝人”的加入,很有可能導致節目口碑下跌。

從觀眾的訴求來看,目的並不是抵制某一位“劣跡藝人”,而是希望節目組能夠在選嘉賓的時候,以正能量的藝人為主。比如第一季中寧靜,伊能靜等人的加盟,就讓《浪姐》既收穫了口碑,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反觀第二季顯然已經不再是這樣的選嘉賓標準。

如今越來越多的觀眾抵制董潔,那麼很有可能她在上節目之後就會成為被狙擊的對象,走不了多遠就會被淘汰。但是對於節目組來説,她前期所能製造的話題,就已經起到了為《浪姐》宣傳的作用。

被抵制的董潔,對於觀眾們的評論難道毫不放在心上嗎?當然也不是,但是對於被貼上“劣跡藝人”標籤的她,在這樣熱度極高的節目上露臉,被更多的人看到,對於她的迴歸來看百利而無一害。畢竟互聯網是有記憶的,董潔怎麼做都很難逃得過觀眾的聲討,但是還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就已經説明了她的成功。

從近幾年來董潔的發展來看,不單單是綜藝節目,早前還主演了與翟天臨合作的《幸福一家人》。即便是貼着“劣跡藝人”的標籤,董潔的事業也正在穩步地向前推進。

也就是説,即便是選擇了類似於陳赫和董潔這樣頗具爭議的藝人,也僅僅只是讓觀眾看了心裏不舒服,但是節目組與嘉賓之間卻是可以相互利用的關係。

“黑紅”綜藝要流量不要質量

像《浪姐2》這樣通過劣跡藝人來吸引觀眾眼球的現象,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不良的風氣,越來越多的綜藝都在用“黑紅”的方式來為節目賺取流量。

比如被觀眾看作男版《浪姐》的《追光吧!哥哥》,也利用嘉賓炒了一波噱頭。印小天和杜淳的恩怨相信很多人並不瞭解,這畢竟是發生在互聯網時代大發展以前,然而如今在節目中被重提,自然就起到了讓網友翻舊賬的效果。

而《追光吧!哥哥》不僅僅是選擇了這樣有過往恩怨史的藝人,同時還將自帶熱搜體質的鄭爽請到節目中。先是言辭犀利的點評每一位哥哥的表演,緊接着就是提到藝人私下的八卦。比如在節目中cue金晨的擇偶觀,讓不少觀眾都跑去翻金晨和鄧倫的感情史。

如果不是為了追求流量,相信這些敏感的話題,節目組自然會剪掉,但對於節目組來説,這卻是完全不用耗費資金和財力,就能夠為節目宣傳的方式。

《浪姐2》也同樣如此,不單單是邀請董潔上節目,還有李菲兒。如果單單是一個李菲兒,並不能夠起到什麼作用,引爆話題的則是她與黃曉明的過往,從而引出了黃曉明,楊穎的官方回應。時隔多年,只因為兩人共同出現在節目中就能夠引爆話題,節目組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節目組看似不着痕跡的用這些嘉賓來吸引噱頭,但同時也因為利用這種“黑紅”的手段而喪失了節目的口碑。

比如《追光吧!哥哥》引爆的話題點很多都是來自於鄭爽,以及嘉賓們的恩怨,對於哥哥們的表現來説,卻並沒有太多的關注。要説唯一因為這檔節目而獲利的就是杜淳,先是因為過往被罵慘,但緊接着又因為廣播體操式的表演而圈了一波粉。

但是《追光吧!哥哥》卻並沒有像《浪姐》一樣傳遞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也沒有值得探討的思想內核,觀眾們僅僅只是看個樂子,對於上節目的嘉賓來説,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意義。

反倒是像《浪姐》第1季一樣,不僅帶火了張雨綺,萬茜等人,同時也收穫了良好的口碑,這才導致第2季能夠吸引那英,張柏芝等大牌藝人的加入。然而反觀《追光吧!哥哥》第1季就沒能夠抓得住觀眾,僅僅是以噱頭來製造話題,那麼第2季的質量就更是堪憂了。

內容為王,綜藝口碑比噱頭更重要

從當下綜藝的市場環境來看,種類層出不窮,但是真正憑藉口碑取勝的卻是屈指可數。《浪姐》第一季本是做了一次不錯的示範,但是第二季將重點同樣傾斜在了話題上,就很難讓觀眾再為其買單。

如今國內綜藝節目想要既保得住口碑又具備流量,那麼就要從形式和內容上下功夫。比如備受好評的《明星大偵探》選擇了明星推理真人秀的形式,從內容上來看,各個劇本和主題,明星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既保證了創意也保證了其內容有吸引力。

還有帶着觀眾深入瞭解歷史文化的《國家寶藏》,不僅選擇了大眾較為喜歡的明星,同時在他們的演繹中,觀眾們也開啓了文物之旅。這樣有內涵有深意的綜藝節目,自然是備受大家的歡迎。

然而從這些優秀的綜藝節目來看,構成都相當穩定,多是觀眾認可度較高的藝人,立意和內容也都符合觀眾的需求,傾向於正面。因此這些綜藝就會在保證獨特性的同時,贏得觀眾們的好口碑。

當然,也並不排除一些綜藝選擇用噱頭和品質同時推進的方法來營造出雙贏的局面,但是一旦噱頭大過內容,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因為走捷徑,而失去了最關鍵的觀眾好感度。

第1季《乘風破浪的姐姐》就做了很好的綜合,以大火的女團形式和着眼於大眾女性話題的關注,讓大眾看到姐姐們的力量,自然就實現了口碑與熱度的雙豐收。然而第2季卻要讓觀眾再次翻開一些被劃入“劣跡藝人”行列的嘉賓舊賬,那麼口碑自然也就要為噱頭犧牲了。

所以説,被抵制的並不應該是某一個藝人的加入,而是當下綜藝節目的這種亂象。只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市場氛圍,才能產出更多優質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