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女工到影后,蔣雯麗如何被他影響一生?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八卦

從夏曉雪到白玉婷,再到文麗……幾十年的光陰中,演員蔣雯麗飾演過不同類型的影視劇角色,憑藉精彩的演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在此之前,她曾是一名普通的女工,後來憑藉努力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命運就此改變。她説,自己願意做演員、熱心公益,其實都跟一個人的影響有關,那就是她的姥爺。

最近,蔣雯麗接受了中新網記者專訪,回顧了和姥爺的深厚感情,也提到了對錶演藝術的一些看法。在她看來,演員一定要有天賦。在藝術行業中,則是五分的天賦五分的努力。不努力,有天賦也會荒廢掉。

幸福的童年

蔣雯麗出生在安徽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小文靜又安分。由於父母工作太忙,從半歲起,她被父母交給姥爺照顧。

姥爺很熱愛生活,喜歡養魚養花,在他的照顧下,蔣雯麗的童年過得很幸福。“姥爺會接送我上學放學,冬天怕我冷,給我烤棉襖……”多年以後,她仍記得這些瑣碎的關愛。

蔣雯麗被姥爺疼愛,但也捱過打。“他是告誡我不能撒謊,有些不能做的事情堅決不能觸及。”在蔣雯麗的印象中,姥爺有時候看上去很嚴厲,但其實很願意幫助別人。

“有一位老人以乞討為生,我叫他馬爺爺。”她説,每個月固定的時間,聽到門口有人喊一聲“唐大爺”,就知道馬爺爺來了,“姥爺就叫我給馬爺爺準備好五分錢,再給一個饅頭。”

那個時候,蔣雯麗姥爺一個月的工資是三十二元八角,但每個星期都給馬爺爺5分錢。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大以後,願意去做演員,也願意去做公益,都跟姥爺的影響有關。

“我希望通過我對每個角色的演繹,表現真善美,把好的東西傳遞出來;或者通過做公益來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她解釋。

走上演藝之路

在蔣雯麗13歲那年,姥爺離開了人世。但他對蔣雯麗的影響並沒有就此結束。那一段温馨的歲月,成了蔣雯麗人生路上最好的助力。

畢業後,蔣雯麗被分配到一家自來水廠工作,成了一名女工。因為小時候打下了體操、舞蹈的功底,她經常參加廠裏的文藝演出,表現相當出色。

在別人的建議下,蔣雯麗嘗試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順利來到了最後一關。當時,有一個藝考的題目就是“講一段你最難忘的故事”。

在那次考試中,蔣雯麗講了自己和姥爺見的最後一面,她言語之間流露出的懇切感情,打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

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後,蔣雯麗的表演天賦得到充分發揮,大一時即參演首部電視劇《懸崖百合》,飾演保育院的老師,並獲得飛天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此後,蔣雯麗塑造了《牽手》夏中的夏曉雪、《大宅門》裏的白玉婷等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演員獎等多個大獎。

一部感情真摯的電影

成名後,蔣雯麗片約不斷,十分忙碌,“有一天,我站在鏡子前默默問自己:如果我明天突然病了,一切結束了,此生還有什麼遺憾?”

第一個湧進腦海的答案就是,“我還沒有為姥爺做一件事情”。姥爺去世後,蔣雯麗寫過散文來懷念他,也想過專門為姥爺寫一部小説,但始終沒成功。

回想起過往與姥爺相處的畫面,她決定用電影將這一切重現,尋找童年那個真實的自己,尋找當年的精神家園。花了5年時間,她拍完了《我們天上見》。

“我是第一次當導演。”那段時間,蔣雯麗忙得昏天黑地,“電影裏也有很多第一次來演戲的演員,他們有點忐忑,我就鼓勵他們説,你們可以演得很好,因為你們‘真’。”

正是因為真實,2010年,這部電影上映後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在深圳做宣傳時,有一個觀眾問我:姥爺給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當時,蔣雯麗想了想便答道,“是愛。”

“如果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長大,他會用愛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你得到的是愛,給出去的也是愛。”她如此説道。

“演員一定要有天賦”

這次當導演的經歷,既讓蔣雯麗完成了心願,也讓她對錶演藝術有了全新的認識。比如,會更清楚演員在一部電影中的位置是什麼,如何跟大家配合好。

蔣雯麗塑造過很多個熒屏中的藝術形象,《金婚》中的文麗是很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在劇中,她要挑戰幾十年的年齡跨度,難度很大。

“為了找到人物感覺,我回家會觀察我的爸爸媽媽的生活狀態。”她發現,媽媽在“衝盹”的時候會微微眯起眼睛,隨着年齡增長,體態也有細微變化。很多小細節,都被她用到了表演中。

小人物,她也演得很好。在電影《霸王別姬》中,她飾演小豆子娘,不過幾分鐘的出場,卻憑藉精彩的演技留下了一組相當經典的鏡頭,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片段。

“演員一定要有天賦。我覺得,在藝術行業中,五分的天賦五分的努力,不努力,有天賦也會荒廢掉。”蔣雯麗解釋,“演員要從各個方面豐富自己:才藝、文化、學養等等。我接觸過很多好的演員,他們給我的印象都是很愛讀書、非常有學養。”

不拍影視劇的時候,蔣雯麗也沒閒着。就在最近,她的隨筆集《姥爺,我們天上見》修訂出版,增加了3篇新內容,還有不少蔣雯麗親手畫的插圖,畫面很簡單,卻很温馨。

“我平時喜歡畫畫,但沒有正兒八經的學過。但插圖裏的人物,我都見過,也很熟悉,算是畫出了我記憶中的場景。”對蔣雯麗而言,這也是對當年田園式生活的一種描摹。

至於寫書的感受,在該書的《後記》裏,她如此寫道,“姥爺用他的愛,給了我幸福的童年。如今,我也想把這份愛傳遞出去。‘愛’是我們活在這個世上唯一的理由。”

文/中新網記者 上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