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芳是電影《南征北戰》中的趙玉敏、《家》中的瑞珏、《鳳凰之歌》中的金鳳、《萬紫千紅總是春》中的王綵鳳,更是《李雙雙》中個性爽朗、潑辣能幹的婦女隊長李雙雙……
張瑞芳是新中國電影界最資深的表演藝術家,她不僅僅是一個演員,更是歷史的見證者,是時代的符號。
01
1918年6月15日,張瑞芳生於河北保定一個軍官家庭。父親張基畢業於保定軍校,在北伐戰爭中任炮兵總指揮。
1928年4月,張基因未完成作戰任務,飲彈自盡。當時張瑞芳年僅10歲。
張瑞芳的母親廉維是一個非凡的女人,丈夫去世後,29歲的她拒絕了友人的資助,獨自一人帶着6個子女來到北京。
右一為張瑞芳
母親鼓勵張瑞芳姐妹讀書,教育她們女性只有經濟獨立,才能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
張瑞芳考入北京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攻讀西洋畫專業。此時日寇的鐵蹄踐踏祖國大地,國家危亡的時刻,張瑞芳與進步學生一起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用畫筆當匕首,在街頭畫宣傳畫,激勵民眾抗日救國。
她覺得畫筆的表現力不夠,在街頭與崔嵬演出話劇《放下你的鞭子》,觀眾沉浸在他們投入的演出和愛國激情中,爆發出陣陣高呼:“放下你的鞭子!”
這種與觀眾直接交流的感受讓張瑞芳激動不已,革命文藝的號召力太強了!
張瑞芳跟着大姐張楠參加了黨領導的“北平學生移動劇團”,踏上了為之奮鬥一生的演藝道路,隨劇團活躍在抗日第一線,大篷車開到哪裏,張瑞芳就演到哪裏。
她在《打鬼子去》中扮演孩子被鬼子殺死而瘋了的張大嫂,由於演戲太投入,她發瘋後失去了控制,摔倒在地,被人扶起來還渾身發抖。
張瑞芳説:“當時演戲沒有什麼技巧,只有激情,每一場戲演下來我都會發抖。”
1938年,張瑞芳來到重慶,在重慶演出多部進步話劇,其中《棠棣之花》是她的代表作,演出時盛況空前,周恩來看過六七次。
她在《屈原》中飾嬋娟,話劇皇帝金山飾屈原,白楊飾南後,石羽飾宋玉,演出轟動了山城。
屈原的愛國激情激發了觀眾的抗日熱情,全場掌聲不斷,高聲吶喊:“還我屈原,還我國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屈原》編劇郭沫若感動不已,題詩相贈張瑞芳:“憑空降謫一嬋娟,笑貌聲容栩栩傳。贏得萬千兒女淚,如君合在月中眠。”
緊接着,張瑞芳又在曹禺的《北京人》中飾愫芳,在巴金的《家》中飾瑞珏,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張瑞芳在重慶話劇界紅極一時,與秦怡、白楊、舒繡文並稱話劇“四大名旦”。
1938年,張瑞芳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的直接領導人是周恩來,並與郭沫若、曹禺等大作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張瑞芳從小就是個影迷,崇拜阮玲玉、金焰、王人美、黎莉莉等大明星。
1941年,張瑞芳終於夢想成真,在孫瑜導演的《火的洗禮》中扮演一名日偽女間諜,男主角是魏鶴齡。
張瑞芳第一次拍電影,站在燈光下面對冷冰冰的攝影機,覺得無從下手,忘記了台詞,連拍了幾遍才勉強過關。拍哭戲時,她怎麼也哭不出來,拍了幾遍都不行,焦急之下突然放聲大哭,總算拍完了哭戲。 張瑞芳對拍電影產生了牴觸之心,甚至下決心再也不拍電影了。
《火的洗禮》張瑞芳 魏鶴齡
全國解放後,張瑞芳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1951年,張瑞芳接到重點影片《南征北戰》中飾演游擊隊長趙玉敏的任務,她對此毫無把握,因為她生長在城市裏,害怕演不好這個角色。
她回憶説:“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塑造勞動婦女形象,和過去演的角色完全決裂了。”
張瑞芳來到了臨沂山區體驗生活8個月,她穿上粗布衫,剪了短髮,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言談舉止逐漸貼近角色,成功飾演了趙玉敏,成為她表演生涯中的轉折點。
接下來她又在影片《三年》中飾演紗廠女工趙秀妹,周恩來見到她時説:“我看了你演的《南征北戰》和《三年》,你演了一個農民,又演了一個工人,都有點樣子了,應當繼續努力。” 張瑞芳又主演了《家》《母親》《三八河畔》《聶耳》《萬紫千紅總是春》,在電影界大放異彩。
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最嚴重的時期,張瑞芳隨《李雙雙》劇組到河南林縣拍外景,一天到晚喝南瓜湯和榨過油後的黃豆渣餅子。 編劇李準告訴張瑞芳,李雙雙是一個潑辣、爽直、大方、豁得出去的農村婦女,你演時,就甩開膀子豁出去就行了。
1959年後,全國各電影廠都不太敢碰現實題材的影片,覺得還是拍歷史題材比較保險。
《李雙雙》是當時唯一一部現實題材的影片,影片拍完後,張瑞芳等劇組人員都惴惴不安,生怕把握不好尺度挨批。
果然,《李雙雙》放映之初被專家批評喜劇不喜,李雙雙是個“中間人物”,這在當時是非常令人擔憂的信號。
這年秋天,周恩來和鄧穎超請張瑞芳來家中吃螃蟹,周恩來的第一句話是:“今天請你吃螃蟹,因為你拍了《李雙雙》這部好戲,你的表演也有了新內容。”張瑞芳一下子淚流滿面,放下心來。
李雙雙是女性解放的代表,張瑞芳豪爽大度的性格十分契合這個角色,好評如潮,獲得第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同年被文化部評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
《李雙雙》還獲得了百花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和最佳配角獎,張瑞芳也成為時代女神。“三億神州新姊妹,人人竟學李雙雙”。
02
張瑞芳的演藝之路尚算一帆風順,但她的婚姻之路就不平坦了。她一生遇到了三個完全不同的男人:餘克稷、金山和嚴厲。 餘克稷是張瑞芳的第一任丈夫,1935年,餘克稷在北平大學工學院學電機,同時又在北平大學戲劇系就讀,他為還是高中生的張瑞芳排練話劇,兩人有了好感。
演出成功後,張瑞芳為了感謝餘克稷,買禮物送給他。餘克稷領着張瑞芳參觀大學校園,游泳池,溜冰場,最後走進琴房,坐在鋼琴前彈了一首《獻給愛麗絲》。琴聲很動人,張瑞芳的心絃被撥動了,初戀的蓓蕾就此萌芽。
1938年,餘克稷將張瑞芳帶到重慶,沒多久張瑞芳就成了重慶四大名旦之一。
1939年,21歲的張瑞芳和餘克稷在重慶結婚,郭沫若先生是他們的證婚人。
她對未來充滿了期望,可惜餘克稷是個不知冷暖的人,不懂得關心別人,整天只知道工作。
婚後兩個人之間沒了距離,原先的浪漫消失了,缺點放大了,讓張瑞芳十分失望。
餘克稷
張瑞芳的大姐張楠懷了孕馬上要生產,張瑞芳忙着要排戲,就囑咐餘克稷照顧大姐,誰知餘克稷並沒有去醫院,留大姐一個人在醫院生孩子,結果姐姐難產,獨自在醫院苦撐了一晚上,生下女兒王好為。張瑞芳氣壞了,不懂他為何這麼冷漠。
1943年,張瑞芳收到母親的信,信中説她的小弟去世了。張瑞芳傷心欲絕,哽咽地告訴餘克稷:娘來信了,我的小弟弟沒有了。
餘克稷只是“噢”了一聲,皺了皺眉頭,就再也沒有任何表示了。張瑞芳徹底寒了心,夫妻做到這地步,還有什麼意思呢!
張瑞芳決定跟餘克稷離婚,周恩來找她談話時,她像個受盡委屈的孩子哭着説:“我太寂寞了!我的心太寂寞了!”
張瑞芳和餘克稷出現問題時,花花公子金山乘虛而入。金山是著名的話劇皇帝,比張瑞芳大7歲,相貌出眾,浪漫多情,他與張瑞芳相識於話劇《屈原》。
他們在重慶演出《屈原》的日子裏,金山剛與王瑩分手,內心痛苦,演戲像發瘋一樣。他的戲太有激情了,張瑞芳不知不覺被他吸引,跟着他的節奏表演。
金山
那天晚上,張瑞芳扮演的嬋娟替屈原喝下毒酒倒在他懷中,屈原悲痛地擁抱着她,燈光熄滅,大幕徐徐降落後,金山突然失去控制,熱烈地吻她,緊貼着她的耳邊不停地説:“我愛你!我愛你!”弄得張瑞芳喘不過氣來。
金山開始熱烈追求張瑞芳,張瑞芳理智地與他保持距離,後來她得知金山也是“自己人”,而她最恨餘克稷不關心政治,她的情感天平向金山傾斜過去了。
《屈原》之後,他們又同台演出話劇《家》,金山演覺新,張瑞芳演瑞珏,兩個月的親密合作,張瑞芳和餘克稷的婚姻徹底瓦解了。
張瑞芳 金山
話劇《家》的演出結束後,張瑞芳與餘克稷宣佈離婚。
金山的風流名聲在外,把話劇四大名旦都追求了一遍,因此身邊的人説金山太花心,都不贊成張瑞芳和金山在一起。
曹禺和吳祖光還專門找金山吃了一頓飯,説:“張瑞芳是個很單純的女孩子,你可不能當兒戲!”
金山很委屈,爭辯道:“難道你們就不相信我對瑞芳是認真的?”為了證明他的真心,金山把他和張瑞芳的情書交給周恩來“審閲”,把一些太纏綿的話用白紙條貼起來。周恩來嘆了口氣,説道:“都已經這樣了,就只有祝福你們了。”
1943年,金山與張瑞芳在重慶的一個小禮堂舉行了婚禮,證婚人是杜月笙。
金山是杜月笙的關門弟子,他以地下黨員和杜月笙弟子的雙重身份做了許多工作。
他們的新房堆滿了賀禮,張瑞芳最鍾愛的是來自延安的挑花桌布,非常雅緻。來訪的客人都説:“這塊桌布真好看!”
張瑞芳無限感慨地説:“噢,那是遠方親戚送的,他們不能來。”這家“不能來”的親戚就是周恩來和鄧穎超。
前排左二張瑞芳,後排右二金山
抗日戰爭結束後,金山接到周恩來的指示,以國民黨“接收大員”的身份,和張瑞芳一起去長春接收日本的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就是後來的長春電影製片廠。
張瑞芳和金山在長春拍攝了電影《松花江上》,講述了東北普通人家的悲慘遭遇,控訴了亡國之痛。
他們離開長春時,把一些機器設備都運到解放區,不給國民黨留下。
1947年11月,《松花江上》在上海大光明電影院首映,影片大獲成功。這個時期也是張瑞芳和金山關係最和睦的一段日子。
《松花江上》
1949年10月1日,張瑞芳作為新聞處的聯絡秘書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新中國成立後,張瑞芳和金山進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在話劇《保爾·柯察金》中,金山飾保爾,張瑞芳飾冬妮亞,周恩來養女孫維世擔綱導演。
《保爾·柯察金》
在排演話劇的過程中,張瑞芳發現金山和留學蘇聯歸來,才貌雙全的孫維世越走越近,經常同進同出,晚上孫維世的屋裏常飄蕩着金山的聲音。
張瑞芳沒有和金山、孫維世吵過一句,她在台上依然和金山卿卿我我,在台下形同陌路。
1950年,金山與張瑞芳離婚,與孫維世結婚。
傷心的張瑞芳要求離開青藝,周恩來對此很無奈,為她做了安排:“去上海吧,做一個優秀的電影演員。”
張瑞芳來到上海電影製片廠,真正與她相伴一生的人,正在那兒等着她呢。
張瑞芳遇到了上影二場主任嚴勵,33歲的他還是單身漢。在拍攝《南征北戰》時,嚴勵經常來幫忙,跑跑龍套,朋友們極力撮合嚴勵與張瑞芳,説嚴勵是個有才華、有情調的好人。
張瑞芳反省自己的婚姻失敗的原因是追求“愛情至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既然大家都説這個嚴勵好,那就不會差,應該聽取大家的意見。
嚴勵多才多藝,繪畫、書法、音樂、寫作,無一不通,有一天他去張瑞芳家,帶去了一把大鋸,張瑞芳見狀一愣。
嚴勵説,我用這把鋸子來為你演奏一段音樂吧?
張瑞芳樂了:“得了,你也別演奏了,就幫我把牀腳鋸短點吧,哈哈哈!”
張瑞芳對嚴勵的好感陡增,和這樣性格好、有小資情調的“好人”在一起,一定不會寂寞,而且踏實。
1952年11月7日,張瑞芳與嚴勵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張瑞芳因為不能生育,就領養了一個兒子,取名“嚴佳”,總算有了一個真正的三口之家。
張瑞芳 嚴勵
03
十年特殊時期,張瑞芳也受到了衝擊,成了“邊緣人”。
1976年,張瑞芳復出,參演了《年青的一代》《大河奔流》《怒吼吧!黃河》等電影。
1982年,張瑞芳演完電影《泉水叮咚》後,決定不再出山。她説:“現在拍戲,都是今天給劇本,明天就要拍,我跟不上了。”
張瑞芳與老伴嚴勵共度了48個春秋,嚴勵始終是她温暖的港灣。1999年,嚴勵去世,對張瑞芳打擊很大。
2000年,張瑞芳辦起了敬老院“愛晚亭”,讓需要照顧的老年人有一個更好的環境頤養天年。她説:“只有老人才能理解和懂得老人的孤獨。”
張瑞芳把大部分的業餘時間都放在了“愛晚亭”,經常來和老人們聊聊天,把養生習慣傳授給大家。她説,“愛晚亭”幫老人們解決了養老問題,更為自己找到了精神寄託,享受到了晚年的快樂。
2005年,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週年,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表彰“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張瑞芳是唯一一名全票通過的候選人。
2007年,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獎典禮上,張瑞芳被授予“終身成就獎”。
2012年6月28日晚21時38分,張瑞芳在上海逝世,享年94歲。
7月3日上午10點,著名錶演藝術家張瑞芳的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大廳舉行,在鋼琴協奏曲《黃河》縈繞低迴的伴奏聲中,秦怡、仲星火、牛犇、唐國強、張瑜、奚美娟等著名演員到場送別,很多影迷從各地趕來鞠躬獻花,陪伴自己多年的偶像走最後一程。
作為傑出的電影和話劇表演藝術家,張瑞芳為中國的電影、話劇事業的貢獻彪炳史冊,永不褪色。
後排中間張瑞芳,後排右一金山
你喜歡張瑞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