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評分3.4,郭采潔版的《喜寶》怎麼了?
1905電影網專稿 3.4分!這是郭采潔版《喜寶》在豆瓣上的評分。一星差評達到56.6%,再度印證了那句話:“亦舒難拍!”
影片票房同樣平庸,上映四天,僅有5000餘萬入賬。那個戲裏“既要很多很多錢又要很多很多愛”的“喜寶”,戲外顯然未能如願。
網友這樣評論:“郭采潔演誰都是顧裏。”“全片都是樣板房和婚紗基地拍出的電視劇質感。”郭采潔飾演“喜寶”從官宣那天起就備受質疑。編劇對原著的“魔改”和粗糙的服化道更引發了書迷和影迷的集體聲討。
距離1979年《喜寶》面世已經過去了整整41年,這段女大學生與暮年富商的“忘年戀”故事究竟該以何種姿態”回魂“?郭采潔又如何擺脱揮之不去的“顧裏”標籤?
喜寶是誰?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作為亦舒的代表作,《喜寶》講述了一個出身微寒的21歲劍橋法律系在讀生薑喜寶,偶然結識了年過花甲的富豪勖存姿,步入豪門,徹底改變人生命運的故事。
上面這句被頻頻引用的“語錄”,正是“喜寶”矛盾性的集中體現。這是一段有關愛情與麪包、尊嚴與物慾的“現世童話”。小説中的兩句話可以概括喜寶的愛情觀和生存之道:
“假使有人説他愛我,我並不會多一絲歡欣,除非他的愛可以折現。”
“我赤手空拳地來到社會,如果我不踩死人,人家就踩死我。”
正如勖存姿初見喜寶時,曾用兩個詞形容眼前這位21歲的少女:“殘酷”又“實際”。這是屬於喜寶的人物底色。也正是這種毫不掩飾的坦誠與野草一般的生命力,激起了勖存姿的愛慾和征服欲。
但喜寶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拜金女。一方面,她是劍橋大學法律系的高材生。她渴望成為獨立女性,卻被現實逼迫用依附男人這種扭曲的方式去實現。
另一面,在她對理想的描述中,愛情永遠高於金錢,但屢受傷害讓她悟出了鈔票比感情更有安全感的淺顯道理。
既高傲又自卑、既拜金又仇富,既清醒又盲目,這是喜寶的矛盾性,也是她的悲劇性。可以説,喜寶的人生就是一場原生家庭與社會環境共同釀造的悲劇。
原生家庭自不必説。喜寶的父親長期缺位,母親為了生計在柴米油鹽和各種男人之間輾轉,這種缺錢又缺愛的宿命正是喜寶用盡一生拼命想要逃離的。
同時,喜寶的價值觀也是當時香港社會的縮影:經濟迅速騰飛,階級分化加劇,對財富的羨豔和對階級晉升的渴求是喜寶,也是“金錢社會”中每個人的通感。所以説,對於《喜寶》,任何離開了時空背景,拋棄了人物複雜性的改編,都是註定失敗的。這正是如今這版《喜寶》的“原罪”。
影片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設定都是含糊不明的。主角們的服裝和造型時而復古、時而現代。道具裏有舊式家電、老爺車,背景裏卻是新中式樣板房一般的裝修風格和歷史與現代混搭的城市景觀。
也許主創在刻意模糊電影發生的時空背景,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完全架空的懸浮感和為賦新詞強説愁的矯揉造作。
再來説喜寶的人設。從官宣之日起,“郭采潔不適合喜寶”的聲音就不絕於耳。主要原因是郭采潔不是亦舒筆下那種大胸脯,充滿女性魅力的都市女郎,更缺少了喜寶獨有的精明和傲氣。
然而,從成片來看,郭采潔版喜寶最大的問題不僅是造型和氣質,而是捨棄了喜寶身上的矛盾性和複雜性。
原著中,喜寶這樣剖析自己對勖存姿的感情,“開頭的時候,為了錢,為了安全,為了野心;到後來,為了恥辱,為了恨,為了報復;到現在,勖先生,請不要笑我,現在是為了愛。我愛你。”
從“為了錢”到“為了愛”,喜寶經歷了複雜的心理糾葛。這種現實與理想,物慾與情感之間無解的矛盾是這個故事的殘酷之處,也是喜寶最動人的地方。
但到了電影中,喜寶的人設被簡化成了從小缺愛,而在年長四十多歲的富豪身上尋找情感寄託的瑪麗蘇少女。結尾處,喜寶放棄全部財富尋找自我的選擇,更沒有任何邏輯支撐。
誠然,從小説發表之日起,就有人質疑《喜寶》“三觀不正”,亦舒小説中的不少價值觀放在當下也的確顯得格格不入。但我們不禁要問,一個“不要錢、只要愛”的姜喜寶,究竟有沒有創作的必要?一次面目全非的改編又何必打上亦舒和《喜寶》的旗號?
郭采潔是誰?
“郭采潔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是專輯封面上甜美可人的“優格女孩”,可以是《一頁台北》裏的清新靈動的Susie,也可以是《愛》裏敢愛敢恨的小霓。但更多的觀眾還是會下意識地想起《小時代》裏的顧裏,這個從2013年起就與郭采潔如影隨形的角色。
甚至,郭采潔的演藝生涯可以用《小時代》為界,劃分成“前、後顧裏時代”。“前顧裏時代”的郭采潔是清純可人的“優格女孩”,有着與生俱來的甜美外型和娃娃音,唱片公司也自然而然把她包裝成了清新可愛的鄰家女孩。
郭采潔《隱形超人》MV(2007年)
在劇集《無敵珊寶妹》和電影處女作《一頁台北》中,郭采潔也在一遍遍重演着“水女孩”的人設。
表面上,郭采潔努力地迎合着市場和大眾對自己的期待,內心卻充滿糾結,“一開始入行時什麼也不曉得,能夠做的就是滿足別人的期待。你覺得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拿吉他太有距離,‘好,那我不要拿吉他’,你需要可愛的角色,‘好,我就把可愛做到極致’。”
從《愛》裏的小霓開始,郭采潔開始嘗試個性更加強勢的角色。影片中,小霓的一句“就因為我沒有這麼偉大,我就不配愛人,我就不值得被愛嗎?”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也引起了郭敬明的注意。他力邀郭采潔出演顧裏,那個小説裏霸道強勢的冷豔女王。
和《喜寶》一樣,剛剛公佈郭采潔將飾演顧裏時,輿論同樣是質疑聲一片。郭采潔也自認與顧裏的個性有七成不像,但偏偏骨子裏那份不服輸的韌勁卻如出一轍,也正是這股倔勁讓她頂住非議,演“活”了顧裏。
沒想到,正是這個飽受爭議的角色讓郭采潔真正被內地觀眾熟悉,也成了她難以抹去的角色標籤。很多人説,做歌手更能展現自我,郭采潔卻坦言,唱歌時的自己像在“扮演歌手”,反倒在演戲中更能釋放自我,把個性投射在不同的人物中。
比如,顧裏是她性格里“尖鋭”的一面。在三年四部《小時代》、不斷與顧裏磨合的過程,郭采潔也逐漸挖掘出性格里自信強勢的一面。
這一次的喜寶,同樣與她本人有很多共通之處。郭采潔12歲時,母親因為難產去世,這讓她早早地學會了獨立和照顧家人。“我在單親家庭長大,家庭背景和喜寶有一點相似,從小就有很強的經濟獨立意識。”郭采潔這樣説。
在温和柔軟的外表下,郭采潔藏着堅強和務實的一面,那份強烈的“野心和企圖心”與喜寶有着很強的共振。就像她曾説,自己小時候就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是一個很成功的女人。”
從《一頁台北》《小時代》再到進軍內地,挑戰年代戲《遠大前程》《喜寶》,我們不難看出郭采潔一路突破的“野心”。只不過,距離真正的成功,她還欠缺了幾分機緣和選劇本的眼光。
恰巧,就在今天,郭采潔的另一部新戲《北京朝9晚5》正式宣佈定檔12月24日。也許,改變就在“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