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真相:只為收回寺產而相助
十三棍僧救唐王真相:傳説中的少林寺十三棍僧真的存在嗎?他們是否救過李世民?如果不曾得到他們的相助,為何李世民對他們恩寵有加呢?
少林寺原本是翻譯佛經的清修之地。自從傳説中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少林寺後,這裏的僧眾除了每日禪修,開始研習武術。住持寺廟的高僧還邀請天下武功高手來到少林寺傳授僧眾武藝。從那時起,少林寺傳統優勢不僅僅是傳習佛經,還加上了自成一體的少林武學,並逐漸形成了一支保護寺院不受外界侵擾的僧兵隊伍。
隋朝時期,少林寺僧兵從來沒有引起過當權者的重視。在朝廷眼中,只是幾個懂得舞槍弄棒的僧人,而且僅僅侷限在寺院範圍內,並不會對社會局勢造成什麼大影響。出於對少林寺悠久歷史的尊重,隋文帝還將洛陽與少林寺之間的柏谷塢賜給少林寺。這個地方在洛陽城郊外15裏,距少林寺約50裏,地勢險要,是連通各處官道的必經之地。
得了這處田產,少林寺便安排一些僧人前去種植、打理,為寺廟增加了可觀的收入。未料到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亂,一直被視作兵家必爭之地的柏谷塢不復往日寧靜,少林寺也深受其擾。
唐高祖李淵稱帝的第二年,王世充在洛陽稱帝,立國號為鄭,企圖與李唐王朝分庭抗爭。李淵哪裏容得自己的卧榻之旁還有人酣眠,立誓要剷除王世充。王世充也知道自己的軍事實力不足以與唐朝抗衡,於是精心安排了戰略部署。鑑於柏谷塢的重要地理優勢,王世充將之定為軍事要塞,改為州,派侄兒王仁則帶軍駐守,與自己擁兵坐鎮的洛陽城遙相呼應。
少林寺眼睜睜地看着本屬於自家的千畝良田被糟蹋改造成了軍事基地,少林寺的僧人莫説繼續耕種、打理,就連在此地停留都不可以。兵荒馬亂多年,少林寺的施捨已日益稀少,幾乎就全仗着寺廟田產自給自足,勉強養活全寺上下老老少少數百口。如今,良田被佔,這不僅給少林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軍隊駐紮離寺廟如此之近,一旦戰爭爆發,全寺的僧眾與古老的建築物都可能被殃及,到那時,損失恐怕就不是田產的問題了。可面對十幾萬強悍兇殘的軍隊,區區幾百個僧眾縱然武藝高強,也難以反抗。何況寺廟中的大部分僧人都以修習佛法為主,真正修煉武藝的僧兵少而又少,不過數十人而已。一番權衡之後,少林寺住持勸阻了躍躍欲試的僧兵,請他們稍安勿躁,暫且忍耐。
這一忍就是足足兩年,僧兵們將無盡憤恨和不滿統統投進一招一式的練習之中。他們相信住持所説的:“合適的機會終將到來,我們一定能趕跑不義之師,收回寺產,恢復少林寺內外的安寧祥和。”
公元621年,少林寺僧眾聽聞唐高祖李淵派出大軍前來討伐王世充,都認為這正是他們等待多時的大好機會,於是密切關注着唐軍的行動。
當時,秦王李世民是這支討伐大軍的統帥。正值壯年的李世民此前已經為李唐王朝打了無數大勝仗,這一次,他也是運籌帷幄,信心滿滿。初始,李世民確實一帆風順,過關斬將,將王世充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可惜,好景不長,就在王世充兵敗如山倒之際,突然間插進了一個竇建德,這個農民起義出身的草莽首領率兵十餘萬趕來增援王世充。這一下,原本簡單的戰局變得複雜而艱難,唾手而得的勝利果實轉瞬間竟變成了費牙難啃的硬骨頭,這令李世民措手不及,吃了敗仗。
和內心焦急的李世民比起來,少林寺裏也有一羣急得團團轉的僧兵,眼看唐軍即將剿滅王世充,如今卻突然陷入了僵局。僧兵們忍無可忍,決定出其不意,助秦王李世民一臂之力,早點結束這場戰爭。
公元621年4月27日這一天,少林寺僧兵經過數日精心準備,正式行動起來。那麼,到底有多少僧兵參與了這項秘密行動呢?史書上對此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只記載十三位主要參與者的身份與名字,他們分別是少林寺上座善護、少林寺住持志操、都維那惠、寺僧曇宗、普惠、明嵩、靈憲、普勝、智守、道廣、智興、僧滿、僧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