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Pic | 楊玏“三十三而已” :讓年齡成為我的朋友
NewPic獨家專訪《三十而已》“陳嶼”楊玏:演這部劇讓我開始思考婚姻
約定的拍攝時間一到,門開了。沒有前呼後擁的工作人員,楊玏溜達着就來了。
是啊,對一位“京城小爺”來説,沒有什麼比一間衚衕裏的咖啡館更能帶給他熟悉和放鬆的感覺了。
就拿“貧嘴”這件事兒來説吧。拍攝間隙,他很自如地和我們搭茬聊天,三言兩語,話不落地,既不説假模假式的客套話,又不會太過實誠以至於讓你無所適從,分寸感十足。
作為演員也是如此。
這種分寸感來自於他的成長環境,在人藝的排練廳里長大的他,知道“老楊”這個稱呼背後的分量。
87年出生,33歲,不過“而已”。
- 戲 -
《三十而已》一開播就迅速坐上了頭號話題熱劇的交椅。
這部劇以三位年齡相似,但身份、社會地位、感情狀態相互錯位的女性的視角切入,徐徐展開,勾勒出一幅當下都市女性的生活圖景。
這是最吸引楊玏的一點。他用“心潮澎湃”形容自己看到故事大綱時候的心情:
“最打動我的並不是陳嶼一個人,而是這個戲裏羣像的生活狀態,描繪了一羣很真實的人。至少我在他們身上,不管是面對生活和物質的態度,還是對待情感的態度,我是能找到其中有我的影子的。”
劇情的時間線索緊扣着三位女性所對應的情感狀況的變化。
開始時未婚的王漫妮、婚姻美滿的顧佳、婚姻岌岌可危的鐘曉芹,到中期鍾曉芹率先走出婚姻、顧佳和許幻山婚姻亮紅燈、王漫妮感情和事業雙雙受挫。
“雖然我沒有結婚,但是時不常的和我身邊的男性朋友聊天,我是能夠感受到當他們進入婚姻的關係裏以後,多多少少是會有一些困惑,壓力和疲憊感的。”
“怎麼婚後的生活和我婚前想的就完全不一樣?為什麼和兩個人談戀愛的時候的狀態完全不一樣?如何日子就過成現在這個樣子?”
在拍攝過程當中,楊玏和張曉波導演最常溝通的話題也是如此——是不是這是所有婚姻的殊途同歸,是不是所有人都會面臨着這麼一天?
雖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在潛意識裏把對方都當做生活中的隱形人,不溝通,不交流,不打擾。
“這恐怕是他們倆這段婚姻的所謂原罪,他們一直在揹着隱形的包袱,又覺着就應該這麼相處。結果突然一下這個包袱就越來越重,把兩個人全都壓垮了。”
“哪怕就是一個擁抱,情緒可能就過去了,然後我們再聊説解決辦法的事。”楊玏也體會得出這種無奈。
楊玏也並不否認生活的複雜性:“這個世界上每一段感情,每一對的情感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的,兩個人都有自己的相處模式,在你這兒可能過不去的原則問題,在別人那可能就會迎刃而解。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 角色 -
《三十而已》的熱播還帶着點行業回暖的氣息。
相較於疫情期間播出的幾部頭部劇集都只能線上宣傳採訪,現在大家有機會重新“線下營業”了。
入伏後的北京難得陰天,涼爽了起來。拍到一半,終於落起了雨,淅淅瀝瀝的,帶着點南方的氣息。我們和他打趣,“陳養魚”的世界,怎麼能少得了水。
陽光透過雲層散射出來,給一切打上了一層柔光。我們找了一盞光源,光束透過玻璃瓶打在楊玏身上,折射出波浪般明暗交替的光紋,整間屋子霎時像在水中一般。
從劇作角度看,因為陳嶼並不是個扁平角色,所以起初觀眾對於他的單一、標籤化的印象,會隨着劇情而漸漸豐滿起來。
“這個角色他的價值也是在於他有成長。鍾曉芹的離開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的生活一下就陷入了谷底。”
比如他對於孩子的態度並非不負責任,而是不善表達,才導致兩人間的誤會越來越多。他秉信做了比説了強的處事原則,然而事與願違。
的確,“養魚”就是陳嶼角色性格的一個符號。
劇中他幾場對於感情態度變化的重場戲,也都和魚有關。他夜不能寐,用捲尺量起魚缸的尺寸,打算換成嬰兒牀的一幕,足以打動有類似經歷的觀眾。
“我和導演達成的共識,是當他拿到離婚證的時候,他是後悔的。再加上之後外界鍾曉陽的刺激,讓他多多少少吃醋了,他才開始的那些他覺得是努力,但是看起來實際上有一些幼稚的舉動。”
“雖然這個角色是我演,我要把所有的過程交代清楚,但是仍然會有一個客觀的自己跳出來審視:如果作為一個觀眾,我的反應會是什麼?”
都市劇看似門檻不高,可是在表演上實則更考驗演員對於生活的觀察和感悟。演員很容易陷入“演自己”或者是套路式表演的陳詞濫調中。
他拿天平做比喻,一端是像古裝正劇《清平樂》中他對於韓琦的詮釋:“要一板一眼的進入到歷史裏邊,同時你還要肆意的把這個人演的鮮活,能夠讓觀眾覺得説他真的是那個時代生活的人。”
“生活流的戲,需要表演時把感悟和觀察隨時都得能帶出來。”
這一點上,他對飾演“鍾曉芹”的毛曉彤不吝讚美,“要把一對很真實的情侶和他們日常生活的瑣碎的狀態完完全全的展示給觀眾,一開始我還挺擔心兩個人的磨合,但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曉彤真是一個特別好的演員。”
- 時間 -
採訪進入尾聲時,我們意外被“攝影機電量不足”的提醒聲打斷。得閒時刻,他一下子從面對鏡頭被訪問的狀態中放鬆下來。
我們正要問他最後一個問題:如果讓自己定義生命裏“不惑”、“而立”、“知天命”這三個階段的年齡,會如何選擇?
他點了點頭,沒有着急回答。
他4歲時就有了第一次登台的經驗,就在首都劇場,還是經典劇目《小井衚衕》。在外留學歸國後登上舞台,再到面對鏡頭,他體會到所謂演員的被動性,更認可角色和演員之間那説不清道不明的緣分,超脱時間這一單向維度的定義。
聽上去這話生活“底氣十足”,他的語氣有點急切了起來:“我覺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你的日子是什麼樣的,你就必須得接受。“
“你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你自己是否開心,是否能夠面對自己,有勇氣的面對生活,能不能和自己友好的相處。讓這個年齡成為你的朋友而不是敵人。
你要珍惜的是你過往的那些歲月,因為你經歷了哪些人經歷了,哪些事兒給你帶來的成長和改變,我覺得這才是歲月和過了那段日子能給你的他最大的財富。”
他一口氣把話説完。
的確,“底氣”這個詞不夠恰當,楊玏對於生活,對於歲月的態度,更接近於北京話裏的“有底”,心裏有底,也就不慌不忙了。
“我希望在不惑這個階段,就一直無限地延長下去。’不惑’還挺可怕的,要是能無限地讓自己對這個世界一直有疑惑,一直有這份勇氣,飢渴地飢餓地面對這個世界,對生活,對工作,是我理想的狀態。”
沒有比這更好的總結陳詞了。
或許,一切已經定格在他的名字裏了。
玏,謂石之次玉者——有着玉的外貌,內心堅如磐石。
NewPic和楊玏的拍攝現場:
《New Pic》019期
項目統籌:人土土大哥
創意/攝影:餘小夯
採訪/撰文/編輯:耿颺、柳星張
藝人造型:五四七547
藝人妝發:安然
視頻攝像/剪輯:24Frames
文案:東海
執行製片:於影月
平面後期:FrediChou
花藝設計:FLORETTE-幾束花
場地鳴謝:iams House
深度合作媒體:搜狐時尚
出品人:高光敏、李寂卓、陳佳偉
欄目合作:
郵箱:jvc#renzhenmedia.com(#替換為@)
微博:@人土土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