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蔣雯麗:將最美年華給了王全安卻嫁了顧長衞,為什麼?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八卦

文/慵懶範兒

很多人説她是完美女人,她自己説:“無知者無畏,人生無需追求完美。”

每個人在經歷一些過往後,都會有一番頗為深刻的人生感悟,蔣雯麗也不例外,而且她活得通透。


01

蔣雯麗年輕時也是一個顏值控,試想,哪有美女不愛帥男的呢?

有人挖掘蔣雯麗年輕時的羅曼史,自然談到了王全安和顧長衞,一個初戀,一個現任老公;一個型男,一個長得着急。

就連主持人李靜忍不住問:“雯麗,你這麼美,為什麼不找個帥哥呢?”

蔣雯麗:“像戴軍一樣,你不怕是非嗎?”

蔣雯麗很實在,

婚姻的落腳點,實際上就是彼此抱團取暖,再好看的花終會凋謝。

蔣雯麗是智慧的,她充分享受了花季年少時的狂熱,退潮之後的鎮定,對人生,她有很強的方位感。

據説彼時,王全安和顧長衞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段對蔣雯麗一見傾心的,但蔣雯麗選擇了大她一歲的型男王全安。


蔣雯麗和王全安是師兄和師妹的關係,當蔣雯麗走進北電大門,迅速吸引王全安的眼球,當時王全安正和孔琳打得火熱。

孔琳父親是唱歌劇的,從小在父親的培養下,唱歌、跳舞、拉大提琴,樣樣都會,18歲考入北電。


孔琳貌美如花,但趕不上王全安對獵奇的目光,蔣雯麗雖然比孔琳大3歲,但她銅鈴般的笑聲,一雙晶瑩剔透的眼睛,撲閃着又濃又密又長的眼睫毛,一下就勾住了王全安的心,王全安和孔琳來不及説再見就將蔣雯麗擁抱入懷。

一對天仙配,成了校園裏的一道美麗的風景,但風向最終轉舵,1993年,蔣雯麗步入婚姻殿堂,牽手的新郎是顧長衞,婚後育有一子,並收養了一個女兒。


不得不説蔣雯麗是愛情高級獵手,她懂得戀愛和婚姻有着本質的區別,所以,她成功的規避被婚姻背叛和淘汰出局的風險。

張雨綺就沒有蔣雯麗的智慧,她嫁給了王全安,卻遭遇王全安噁心的婚姻背叛,王全安竟然在婚內嫖娼。


才33歲的張雨綺已經經歷了兩次婚姻的解體。

而蔣雯麗的婚姻卻固若金湯。

遠見和見識靠的是自始至終的修煉。

蔣雯麗憑藉這種修煉,人生步步為營。

02

1966年6月20日,蔣雯麗出生在安徽蚌埠,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鐵路局話務員。從小父親給她買世界名著,母親送她學體操和舞蹈。

父母按自己的愛好對蔣雯麗進行雙料培養,讓蔣雯麗從小就得到了很好的內外兼修。

父母只給孩子生存的養料,不刻意要孩子按自己的主張去發展,這樣的孩子的人生有了多種選擇自由,自然,孩子的潛能就會得到充分施展。

蔣雯麗高中畢業之後,考上安徽省水利學校,畢業後分配到自來水廠工作。

按部就班的生活,讓蔣雯麗有更多的時間去冷靜思考自己的人生。

1988年,22歲的蔣雯麗想換一種活法,她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一粒成熟的種子一旦播種,很快生根發芽。

1989年,蔣雯麗就有了首部電視劇《懸崖百合》,劇中飾演保育院的老師,一舉獲得飛天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榮譽面前蔣雯麗並沒有沾沾自喜,而是順勢而為,接下來她3年沒有拍戲,她需要沉澱自己,消化在劇中吸收的“角色養料”,審視和提煉精髓。

同時,這個階段,她特別想完成作為一個女人想完成的使命:戀愛、結婚、生子。

媒體問她為什麼這麼早就選擇走進婚姻?

她的回答很淡定:“沒有為什麼,只是覺得這個階段該做這些事了。”

“現在想想會後悔嗎?”

“為什麼會後悔?”

“萬一錯了呢?”

“沒有萬一,只有當下。”

蔣雯麗時刻選擇活在當下,聽從內心,所以當她想接戲的時候,就一門心思地拍戲,把自己的身心交給角色。

作為演員,蔣雯麗塑造了許許多多鮮活的人物形象。

2013年《娘要嫁人》,她將 演繹得令人心疼、感慨。


《女人幫》中,她和梁靜、鄔君梅,攜手李佳、煬姿白雲兩個新生代演員,將“剩鬥士”、“必剩客”、“戰鬥剩佛”、“齊天大剩”等時下幾種級別的剩女一網打盡。

蔣雯麗飾演的朱莉風騷乖張、言談舉止怪異,且戲份多到讓其他幾位淪為醬油黨。


當蔣雯麗活在角色中時,她自己就靈魂出竅了,和角色渾然天成。

有人問蔣雯麗:“你演戲是為了打動觀眾才使出渾身解數嗎?”

她説:“如果一個演員連自己都不能打動,怎麼能指望觀眾被感動呢?”

一個演員只為演戲而演戲,演出來的人物肯定是缺乏靈魂的,如牽線木偶,這樣的演員也是沒有生命力的。

03

蔣雯麗始終在用愛和善演繹自己的人生,她不做沒有思想的事情,不強迫自己做不欣賞的事情。

因為,從小姥爺就這樣教導她,若論感情,她對姥爺的感情比對父母更深,姥爺教會了她如何做人,如何審時度勢。説姥爺是她的“靈魂伴侶”都不過分。

小時候,姥爺在蔣雯麗耳邊嘮叨的最多的就是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己所不能 ,勿施於人

在70年代,她家每天吃飯,總是要多放一雙碗筷,給隨時造訪的親戚朋友吃。

有一個斷了一支腿的馬爺爺,每週三午飯點的時候,雷打不動的要在外喊一聲“唐爺爺”(蔣雯麗姥爺姓唐),姥爺就會要蔣雯麗拿早已準備好的5分錢送給他。

耳聞目染讓蔣雯麗在大愛和小愛中獲取無限的能量,讓她懂得如何分配自己的感情;如何自愛和愛人;如何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找回迷失了的自己。

姥爺成了她在忙碌的生活中的一種精神寄託,為了感恩,蔣雯麗在2005年,寫劇本《我們天上見》,她整整一年沒有拍戲,全身心的專注的做這一件事。2013年,她將其整理成書發行。


她從姥爺那學會的傳承、家教和愛,在她的生活裏一一呈現,所以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和家人分享、愛家人。

她説:“姥爺教會自己最值錢的東西就是愛”。

一個懂得愛家人的人,自然懂得愛自己、愛社會,饋贈社會。

蔣雯麗常常停下工作的腳步,拿起相機走出去尋找兒時歡愉的記憶,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呼喚真實的迴歸、平實的迴歸。

2014年上半年,她和張國立拍完《愛情最美麗》後,整個下半年都在陪着孩子和家人。

這樣讓她覺得收穫更多:可以平靜的生活、可以過一個人的生活。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可以一起讀書,平平淡淡的日子絕亞於風風火火的生活。

當名利和光環退卻之後,家才是人生的港灣,親情才是活着的安慰。

在蔣雯麗的詞條裏,有一個顯眼的名字:外甥女馬思純。


馬思純(Sandra),1988年3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蚌埠市,有個會演戲的小姨蔣雯麗,她也有這方面的天分。

7歲就出演由蔣雯麗、趙軍主演的電影《三個人的冬天》,不得不説蔣雯麗寄親人於厚望。

現在馬思純已嶄露頭角,有人又為蔣雯麗擔憂“你不怕馬思純超越你嗎?你會不會因為馬思純而加速接片呢?”

其實,蔣雯麗早就用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她深信生命在於傳承,藝術也是生命。珍惜生命、珍惜已經擁有的、珍惜眼前人才是活着的真諦,順勢而為才是最高境界。

人,沒有必要為難自己,做自己的欣賞者,做自己該做的事。

04

蔣雯麗認為自己這個年齡該做的事就是多陪伴家人,力所能及的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蔣雯麗將書籍《姥爺》的稿費和收益,捐贈資助艾滋病致孤兒童。

她在新疆拍戲,不忘帶上父母出行,和父母一起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她不論在哪拍戲,中途只要有時間,必須抽時間回家和家人團聚。

家是戰略後方,呼喚心靈迴歸。

蔣雯麗和顧長衞結婚20多年,也有人拿他倆説事,但都沒有動搖他倆共同撐起一個家的決心和信心,維繫這份感情的是彼此信任和關照中那份不變的初心。

相愛,不是做做樣子,是為了久久長情;愛人,不是一時的獵奇,而是一生相伴的承諾。

(圖片來自網絡)

您好!我是本文作者慵懶範兒,感謝您的陪伴!若喜歡本文請留言、點贊、轉發、收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