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凱深夜塗口紅畫眼線發自拍撩撥粉絲 引粉絲尖叫連連: 有本事撩完別跑
前幾天接近凌晨時分,王俊凱在微博發出四張自拍,撩撥粉絲:“愛你們,晚安。”簡直帥爆了啊有木有!
小凱帥氣又會撩的自拍立馬引來粉絲尖叫連連,語無倫次的都説不出話了,還喊話小凱,聊完別跑啊。
也有很多粉絲藉機向王俊凱表白,“王俊凱我好愛你的。”“王俊凱你這還沒成年就越來越撩了!!!!我也未婚。”“你這麼好看不知道以後會便宜了誰。
看來小凱是真的長大了呢,真是越來越會撩了,這樣的王俊凱你喜歡嗎?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uuuuna”:裝
網友“宮沫沫”:好帥啊
網友“心理我想的”:不知道中國怎麼那麼多腦殘粉,搞不懂
網友“一瞬的光_willing”:口紅太豔,不搭
網友“南辰”:其他的都帥,就最後一長張,嘴巴太豔了吧
網友“qzuser”:竟然有人説王俊凱帥!我反手給他一巴掌我家小凱劍眉清眸,清新俊逸,挺鼻朱唇,風流倜儻,瀟灑英俊,古雕刻畫,淡定優雅,飄逸寧人,探扇淺笑,俊美無濤,氣宇軒昂,風度翩翩,儀表堂堂,貌若潘安,威風凜凜,眉目清秀,落落大方,相貌堂堂,明眸皓齒,英俊瀟灑,衣冠楚楚,城北徐公,濃眉大眼,神采奕奕,文質彬彬,風華正茂,温文爾雅,豈是一個帥字來形容?
網友“戀……”:好帥好帥好帥!!!
網友“Stephen.lee”:比女人都會化妝
網友“✨ 安”:帥尼瑪幣。這踏馬是娘。
網友“千雨千柔”:好帥,帥爆了
女人在受到驚嚇的時候喜歡尖叫,路上突然竄出的貓,或者飛進房間的昆蟲都會讓她們尖叫着逃跑,為什麼呢?女人比男人更恐懼嗎?今天將帶給大家準確的心理學解釋,女人在這2種情況下,會選擇尖叫!
1:渴望完整表達情緒
上世紀末,心理學家Ann Kring對男人和女人進行了恐懼感研究,在觀看同一部驚悚電影時,男性和女性產生的害怕情緒相差無幾,但女性因恐懼發出的聲音和表情以及報告中顯示的數據表明她們比男性要更加恐懼。這也説明,男性和女性受到恐懼產生的感受是相同的,但是女性會用尖叫等的方式來表達。
心理學家曾對女性和男性的表達進行過研究,數據表明:男性説話的數量約佔女性數量的三分之一,一個男性平均每天可以説七千個詞彙,女性可以説兩萬個詞彙。所以女性用尖叫來表達恐懼感是因為她們比男性更樂於去表達。
實驗
女性因為恐懼而尖叫的現象是發生在特定的環境中。受限於倫理道德,科學家選擇了人類的近親靈長類動物作為研究對象。德國靈長動物研究中心在07年給出了這樣的數據:無尾獼猴進行交配時,超過85%雌性會發出尖叫,而超過半數的雄性獼猴射精行為是在雌猴的尖叫中完成的,這説明雌猴的尖叫會激發雄猴產生快感,尖叫更有利於生息繁衍。
2:準備逃離現狀
女性尖叫的發生不僅僅發生在性行為時,生活中更多的情況會讓她尖叫起來。來自加拿大的神經心理學專家Adam,對人類尖叫時的表情特點進行了總結:眼睛瞪大,眉毛上挑,眼珠轉動加快,面部向上提拉,身體肌肉緊繃,血流速度和心跳都快速上升,這一系列的動作改變説明身體及各個器官都做好準備,隨時迎接危險或者逃離現場。
尖叫還可以帶給人的一種好處是:凝聚力量。俄羅斯網球皇后 Maria Sharapova就運用了尖叫的戰略進行比賽。
進化心理學解釋
在人類繁衍後代的過程中,男人和女人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女人以養育後代為主,而男人則需要尋找食物,外出狩獵。在他們靠近獵物的時候要保證悄然無息,不能驚擾到獵物,長久下來男人就進化出相對沉穩的習慣。在社會文明發展的基礎上,女性相比之下更為柔弱,當遇見恐懼而尖叫時更容易得到大家的寬容和理解。心理學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在恐懼狀況下,所感受到的恐懼程度是基本一致的,但男人的表達方式更加含蓄,女人則可以通過更多的方式表達出來。
結論是,渴望完整表達情緒、準備逃離的時候,女人傾向於選擇尖叫。
(2017-07-29)
2015年一整年工作都是過飽和狀態,讀書反而成為一種忙亂之外的休閒。作為一個自然控和科普作者,各類自然科學題材的科普書是我近些年最喜歡看的。一本優秀的科普讀物會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人從日常平庸的見識中開拓眼界,科學的認知事物“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如植物從土壤中吸收養分。
2015年讀過的書裏選出了覺得可以排到前九位的推薦給大家,是個人覺得信息量大、乾貨多且比較有趣的。只是讀書就像吃飯,眾口難調,不保證每個人都喜歡,各取所好吧,排名不分先後。
1.《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伊麗莎白·寇伯特,天下文化出版社)
説起來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總覺得大滅絕時代都是過去的歷史,可這就是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你我現今生活的“人類世”。因為作者的冷幽默和譯者的恰到好處,讓這本書變得趣味性很強,引人入勝。從小就知道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可是這個理論是怎麼來的?經歷了哪些爭論?這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滅絕了哪些物種?這些問題都沒有細想,但是在《第六次大滅絕》裏都找到了答案。十三個章節個個精彩,最後長長的參考文獻也體現了此書的靠譜和嚴謹程度。
2.《眾病之王:癌症傳》(悉達多·穆克吉,中信出版社)
這是一本長達三十六萬字的史詩鉅著,剛入手時還有點猶豫,開卷後就手不釋卷了。看了書才知道,癌症的發現、研究和治療不過短短几十年的歷史,從一種化療藥物到多種化療藥物的嘗試,再到放療技術的發展;從癌症的表象到內在作用機制的研究;從原癌基因到病毒;從不被關注到爭取社會支援;每一步的發展都讓人感動,讓人更加熱愛科學。感謝諸位科學家與癌症病人,讓我們越來越接近癌症的真相,越來越接近對抗癌症的正確方法,也感謝作者,將一切完整、完美地奉獻給讀者。若家人朋友不幸患上癌症,可以把這本書推薦給他們閲讀,認知疾病,積極治療。
3.《舌尖上的歷史:食物、世界大事件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斯坦迪奇,中信出版社)
被標題迷惑了,其實和舌尖並沒有關係,原書名為“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只是借用了“舌尖上的”體,差點因為嫌棄標題放棄此書,還好沒有。這本書的選題角度非常特別,用和人類有重要關係的食物,串聯起人類歷史。從人類學、經濟學、物理學、化學、軍事多個角度,講述了食物的發展對人類、對社會的影響,讓人通過食物理解了很多社會問題,乾貨滿滿,非常長知識。看完書的後遺症是,吃到日常食用的玉米、白糖、土豆,目光都會不一樣了呢。
4.《“寄生蟲博士”和你聊聊寄生蟲》(藤田紘一郎,瑞昇出版社)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寄生蟲科普圖書。作者藤田紘一郎是寄生蟲學領域的專家,研究了多年寄生蟲學,這使書在專業知識的靠譜程度有了保障。很多專業研究者在專業科學知識轉化成科普的過程中會犯學術化還不自知的毛病,但是藤田教授完全掌握了通俗化科普的技能,本來蠻嚇人的寄生蟲在藤田教授的畫風裏變得賤萌又可愛,各種小插圖看得人會心一笑,寫實的寄生蟲照片就有點嚇人了,尤其是寄生人體出現的病症。寄生蟲離不開我們,我們也離不開寄生蟲。市面上關於寄生蟲的科普書不算太多,入門級別強烈推薦這本。
5.《可愛怪畜生》(早川育夫、寺西晃,時報文化出版社)
這本書出版於2007年,是朋友購得轉送給我的,感激涕零。書裏介紹了一堆奇奇怪怪的物種,海陸空通吃,長相怪異或者習性古怪,卻都是真實存在的生物。作者早川育夫並不是生物學家,而是個設計師,書中每個生物是一個對開頁排版,銀魂風的標題,物種的趣怪介紹,資料信息加插圖,每張插畫都很靈動,栩栩如生。觀感是作者的吐槽功底已達八級,對物種的吐槽式介紹讓人忍俊不禁,同時還能獲得知識,知道除了人類之外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好玩的生物,真好。唯一遺憾的是由於出版年份久,加之台版書本身的購買渠道不多,市面上已經很難買到。
6.《看不見的森林》(戴維·喬治·哈斯凱爾,商務印書館)
這是一本真正的森林觀察筆記,作者無疑是一個淵博的生物學家,或曰博物學家,才能對林間屬於自己的一平方米地域的小天地進行持續一年的觀察,做出這樣細緻的記錄。全書信息量大得驚人,密集的知識點讓人驚喜連連,同時大量的術語和比喻,讓我一個學動物學的都要看完後再反芻咀嚼一下才能消化完全。雖然讀起來略吃力,翻譯也有少量錯誤,仍然是值得推薦的好書,踏實、誠懇、細緻、嚴謹,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既宏大又細膩,科學又不失趣味。
7.《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艾米·斯圖爾特,商務印書館)
這是一本説蚯蚓的科普書,中文標題起得很不錯,含義豐富。與很多優質科普書一樣,《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貴在選題小而獨特。你知道每條蚯蚓身上的斑塊都是獨一無二的嗎?你知道蚯蚓是如何交配繁殖下一代的嗎?你知道蚯蚓的再生能力有多強大嗎?你知道地球上有長達一米的巨蚯蚓嗎?你知道蚯蚓也會阻礙人類活動嗎?你可以叫出一隻蚯蚓的名字嗎?……以上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達爾文是蚯蚓的超級粉絲,晚年把所有時間都用來研究蚯蚓,出版了封筆之作《腐殖土的形成與蚯蚓的作用》。如達爾文所説:“我們很難找到其他的生靈像它們一樣,雖看似卑微,卻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除了有趣的蚯蚓小知識,譯者根據專業知識做的批註也可圈可點。
8.《猿猴家書:我們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人》(張鵬,商務印書館)
幾年前就看過張鵬老師寫的《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與《靈長類的社會進化》。相比這兩本的學術性,《猿猴家書》以猿猴寫信給猴博士解答疑問的方式傳達知識,更具備大眾科普性。書裏有大量的照片和插圖輔助描述,讓讀者看起來更為直觀,其中很多照片都由作者在各地進行科研考察中拍攝獲得。書中涉及進化、分類、繁殖、行為、社會交往等豐富的靈長類動物知識,其中為了體現人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區別,作者還使用了大量自己的照片作為對比,真是萌萌噠。對喜歡獵奇的朋友來説,這本書也是冷知識集中營,比如説猿猴也有血型、野生猿猴都不吃香蕉、人類會得痔瘡是直立行走的代價等。
9.《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曹天元,遼寧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出版有些年頭了,因為讀書時物理差,看到量子物理就望而卻步了。在某個時期,同時有幾個朋友推薦,就在Kindle商店買了。開卷就發現,作者實在是太厲害了,一個理科生能把這麼枯燥的東西寫得這麼傳奇和生動,連我這等物理學渣都看得津津有味,想想如果在高中時看了這本書,或許就沒那麼討厭物理了吧。一個個物理時代,一代代的物理學家,看了這本書之後才能串起物理書裏那些赫赫有名的科學家的時代和名稱,串起一些物理術語。除了知識,書裏的各種學術八卦也是一大亮點,總之各種有趣,也難怪此書多年都保持超高人氣。
最後再附送一本科普書推薦吧,雖然不是2015年看的,由於非常喜愛,特別推薦一下。
10.《冒煙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齒》(特雷弗·諾頓,科學出版社)
書好,翻譯得也好,全書充滿英式冷幽默,彷彿都能從文字裏看到作者的吐槽。書裏都是神人(聽起來很驚悚但的確是真事),為了證明科學理論,有親自拿黃熱病毒感染自己的,有喝霍亂菌的,有吃寄生蟲的,有拿毒氣麻醉自己的,有往自己的心臟插導管的,有玩命實驗高空高速的。看完之後對這些為了科學不惜賠上自己的身體做自體實驗的科學家充滿崇敬和感激,不信科學真是對不起這些玩命獻身科學的人。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stein”:第一本和最後一本不錯
網友“Ronin”:癌症傳強推
網友“Harley Quinn”:癌症傳同推,《舌尖上的歷史》比預想的差些些。其它書還沒翻過,書單抱走咧
(1970-01-01)
近日,上海國際電影節“一起拍電影之夜”在上海舉辦,知名導演陸川、白一驄、雷尼·哈林等出席晚宴。其中,演員賈司特以《龍日一,你死定了》主創身份帥氣亮相晚宴,引現場迷妹尖叫。
(2017-06-27)
給喜歡威士忌的人,聖誕節禮物最難選購,單純送酒不僅太過直白,而且挑選哪一款威士忌也會讓人想破腦袋。10件絕讚的威士忌周邊,相信可以讓喜歡威士忌的TA開心到尖叫。現在海淘這麼方便,趕緊行動起來吧!
本文為編譯,有部分刪節。作者:Ali Velez 來源:buzzfeed.com
1.Wondermade波本威士忌口味棉花糖
上班或者開車不能喝威士忌,但是你可以吃威士忌口味的棉花糖啊!而且這樣的酒味甜點,非常適合在節日派對上和朋友們一起分享,搭配熱巧克力,更是氣氛好到爆。發明這款棉花糖的估計也是個酒鬼。美國亞馬遜上的一個五星評論説:“我本來想買來送給我老公的,結果吃了一顆完全停不下來的節奏!”似乎用來討好平時不怎麼喝酒的女性也是不錯的禮物。
2.波本桶制的袖釦
袖釦其實就是男人的耳釘,有什麼悶騷的小心思全都在這上面藏着了。用烈火炙烤過的波本桶來做袖釦,低調又不失風度,在宴會和派對上,也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契機。一對用波本桶制的耳釘也可以讓愛上威士忌的她小小地開心一下。
3.威士忌冰杯套裝
這是為那些沒時間鑿冰球的酒饕們準備的懶人套裝。只要在模具裏倒入水,冰上一晚上,隨時可以拿出來享用威士忌。雖然是懶人方案,但是視覺效果卻意外地好。這個造型還可以有效避免冰塊融化稀釋酒液,難怪包裝上得意兮兮地寫到“Goodbye watered down”。
4. 威士忌魔石
關於避免冰塊融化後稀釋酒液的問題,其實把冰塊換成冰鎮石頭就可以完全解決。同類的產品已經可以在淘寶上買到了,不過既然是送人,有個喜慶的包裝更好。現在還有節日特別版可以選購,讓聖誕老人出現在威士忌酒杯裏也是挺有趣的。
5.苦精DIY套裝
威士忌愛好者最心愛的兩款雞尾酒大概逃不過Old-Fashioned 和Manhattan這兩款了。而調出這兩款用威士忌調配的雞尾酒,最重要的一味配方便是苦精(Bitters)。這個套裝裏囊括了各種可以用來DIY苦精的香料和酒液,幫助你輕鬆做出自己的獨家秘方。
6.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地圖
當其他酒饕高談闊論什麼“一入艾雷無船歸”這種看似高深的裝腔術語時,如果你不知道艾雷島在哪裏心裏一定在乾着急。現在有了這幅地圖,蘇格蘭威士忌五大產區以及各自的風格全都清清楚楚地展現在你面前,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地理。而且這樣一幅地圖掛在自己收藏威士忌的酒櫃前,格調立馬提升。
7.《101種死前必嘗的威士忌》品嚐套裝
《101種死前必嘗的威士忌》這本書曾經一度在威士忌收藏圈子裏很火,不過很多人買了以後都略有些後悔,因為有些酒確實不容易遇見,看了之後喝不着更加難受。現在這本書的作者又適時地推出了品嚐套裝,每一種威士忌都裝了一小瓶。這樣豐富的樣品妙處就在於方便比較,能夠幫助威士忌愛好者顯著提升自己的鑑賞力。(缺點是不夠喝啊!)
8.迷你橡木桶陳釀套裝
剛剛蒸餾出來的威士忌是透明的酒液,在橡木桶中陳釀過後才會染上深淺不一的類似琥珀色的色澤。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數十年,這些生命之水就在橡木桶中不斷呼吸演變,展現出不同的風味。現在你可以用這個套裝來為自己釀下威士忌,在十幾年或者數十年後打開,一定別有一番風味。非常適合一些需要紀念的日子釀下一款威士忌。
9. Glencairn威士忌杯
Glencairn梨形杯是蘇格蘭威士忌發燒友的最愛,它誕生於一家位於愛丁堡的玻璃工廠,設計者以傳統的蘇格蘭酒杯為藍本,在廣泛聽取威士忌釀造者的意見之後,創造了這款酒杯。它的體格和握感與老式酒杯相仿,能夠傳遞出蘇格蘭威士忌特有的粗獷而温厚的質地,現已成為眾多專業賽事的指定酒杯。
10.威士忌品酒筆記套裝
這個套裝非常適合偏愛美國威士忌的酒饕。一套兩冊,其中一冊是專業的威士忌品酒筆記,有詳細的表格方便品鑑者填寫威士忌的顏色、性狀、香味等等,全面滿足筆記癖的所有要求。另一冊則是蒸餾日記,如果有玩家嘗試自己釀酒,可以用這本冊子記錄一些關鍵信息。套裝還附贈一張海報,上面詳細記載了美國威士忌各品牌的家族源流。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西黑”:只喝二鍋頭。
網友“馬世憲”:尖叫?!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