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媽有話説:孩子沉迷於手機,家長十分苦惱,紛紛表示:實在是想不到法子了!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健康

大家好!每個嬰兒出生前上帝都會給他(她)送去祝福百,嬰兒由於非常纖弱,很害怕,問上帝怎樣才能活下來。上帝説他給每位孩子度安排一個天使,會照顧孩子的一切......

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家長們探討的命題,最近,還聽到一些家長在抱怨孩子叛逆,不聽話,迷於手機。這或許是網絡時代的今天,很多家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可為什麼孩子寧願拿着手機聊天或上網打遊戲,而不願和家長們溝通呢?萬事有因,家長們不能只發現問題,而不探索問題的源頭所在。

一個事物一旦發揮了滿足人某種需求的作用,它就會引導人的行為,逐漸向着滿足其需要的方向發展,促使行為得到不斷強化和持久。就像吃到好吃的飯菜,食慾需求得到滿足,人的幸福感也就會不斷增加,下一次可能還會增加繼續吃這種菜的頻率,同樣的手機對於孩子也一樣。

孩子寧願對着手機,也不願和家長們進行溝通,原因無外有三:

一、可以滿足情感交流需求

網聊是聊天方式的一種,區別於現實聊天的面對面,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人,憑藉着一部手機,一個平台就可以實現交友互動的的功能。

通過網上聊天,孩子們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找到契合的話題,分享各自的喜怒哀樂,這些是孩子在和家長們交往中所沒有的。此外,孩子可以在遊戲中扮演各種角色,彌補小時候的某種缺失,從而獲得現實所沒有的滿足感、歸屬感以及成就感。

二、給予孩子平等和尊重

孩子也有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隨着各項機體的發育,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越發渴望獲得尊重,特別是來自親人的肯定。

在社交網絡上,孩子經常會獲得類似“你很棒”“你很厲害”等讚美的詞語,但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最吝嗇讚美的卻是自己最親密的親人,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努力總是熟視無睹,並且會自動屏蔽孩子滿眼的期待。

有時家長過於敏感,還會對孩子的行為和言語施於苛刻的評判。孩子一旦經歷了長時間的失望落空,遠離家長的情緒就會不斷滋長,越來越偏離家長的期望值。

三、逃避壓力和痛苦

成長中總是伴隨着很多的壓力和挑戰,面對學習和生活的壓力和痛苦,一旦孩子沒有找到釋放的出口,會驅使孩子通過依附手機裏的快樂來麻醉自己,藉以逃避沉重感。

在網絡生活中,家住應該如何與孩子實現良性溝通?

1、關注孩子喜歡的話題,避免偽溝通。

單方面以為的溝通不是有效溝通,任何交際如果沒有共同的話題,很難產生交叉,難以維持關係長久。家長們應該多關心孩子的情況,比如孩子喜歡的話題,喜歡的小説,不要句句不離成績。成績不是家長和孩子互動的全部內容,就像吃飯,永遠不能只吃米飯一樣,完美的親子溝通要有所調料,更不要吝嗇獎勵和讚美。

2、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要先入為主。

不要急於教育,教育並不需要體現在分分秒秒中,更多的是輸出的內容和質量。不要隨便去評判孩子的行為和言語,先入為主地從孩子的一兩句話裏探索,而應以朋友的身份進入到孩子的世界,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和回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曾經説過一句話,如果家長不能和孩子達成溝通上的共鳴,那麼可以複述孩子的話,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

3、建立對等的關係。

家長應樹立良好的行為示範,孩子是家長的影子,既然擔心孩子沉迷於手機,那麼日常的家長作為低頭一族就是錯誤的示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連家長都沉醉於手機帶來的歡樂,又怎麼能要求孩子認真看書呢?

我們都不是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在孩子的教育上沒有他們理解的那麼透徹,但可以改善教育方式。當孩子不聽話時,不要慌張,冷靜想想你們之間相處的模式,是否做到平等、坦誠、關愛。一旦孩子沒有給你們之間的關係上鎖,那麼鑰匙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上述這些只是一點心得和想法,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與幼兒園老師經常溝通,對孩子的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我們就對孩子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瞭解,就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不僅是一個身體健康,也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容入團體、不怕困難的孩子。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知識,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諮詢可關注爸媽起跑線服務號,下期同一時間再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