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沒了”,孩子的親子作業完成了,幸福的一家四口也毀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親子作業,相信家長們都非常熟悉了,學校佈置親子作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同時也讓父母一同參與互動,增加親子交流和溝通,但是如果親子作業的內容不妥當,造成的傷害或許會不小。
劉女士有一兒一女,丈夫的工作也很穩定,這本來是個幸福快樂的四口之家。一天,孩子的學校佈置了個作業,要求學生們去抓野生小魚,觀察並記錄小魚是如何成長的。
趁着週末,一家人集體出動,兩個孩子負責在岸上看東西,劉女士和丈夫在河裏抓魚。由於孩子比較調皮,在抓一隻要跳走的小魚時,不慎掉進了河裏,丈夫趕緊跳進河裏救孩子。
孩子被成功救上岸了,可爸爸卻因為體力不支而溺水,等救上岸,已經來不及了。孩子們哭得聲嘶力竭:“作業完成了,爸爸沒了!”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就這樣毀了。
這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而為了親子作業,很多家長也頭疼不已,如果只是一些簡單的小手工,或者陪孩子畫一幅畫,那麼還能接受,但是有些親子作業,完成起來其實非常麻煩,甚至全程只能由父母來做,因為孩子還小,根本做不到,家長們忙完了工作還要忙作業,真是怨聲載道。
>孩子的親子作業難完成,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1.做作業時分清誰是主角
一般來説,老師佈置親子作業,目的不僅是希望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當中增加知識以及鍛鍊能力,同時也希望家長在參與的同時,能夠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幫助孩子共同成長。
因此,在參與孩子的親子作業時,家長一定要分清楚孩子才是主角,家長是幫助孩子做作業的“配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親子作業,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2.多與老師交流
其實,老師在佈置親子作業的時候,更多的是考慮陪伴與合作的過程,有時候可能忽略了家長的實際情況。因此,對於那些實在是很困難,無法完成的親子作業,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帶去學校,跟老師或者同學進行討論。其實,這個方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孩子和老師以及同學的情感交流。
總而言之,家長平時在參與孩子的親子作業時,不需要太過注重結果,而應該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認真的陪伴孩子去完成就可以了。
>今日互動話題:如果孩子的親子作業難度很大,各位家長都會如何解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