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的好:酒逢知己千杯少,一醉再醉解千愁。不得不説,我國釀酒技術歷史悠久,從古代到現代,它都是餐桌不能缺少的配角。
越來越多的人在步入社會之後,都會主動或被動的飲酒,有時候時為了聯絡感情,有時候是為了工作迫不得已。久而久之,中國形成了獨特的酒桌文化。
即便是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關於酒精對人體危害的科普知識越來越多,仍然有人抱着僥倖的心理。在他們看來,酒精造成肝臟損傷、心腦血管病、癌變,都僅僅只是少數人羣。
有人多人一輩子喝酒,身體依舊非常健康,所以酒精本身是無害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常年喝酒,身體依然健康呢?
1、酒精代謝能力
攝入體內的酒精,只有不到5%會通過小便、口腔排出體外,其餘95%以上的酒精,都是在肝臟內代謝和分解的,肝臟就是酒精降解的最主要場所。
而肝臟代謝酒精,主要是依靠了其分泌的各種酶類,其中最重要的兩種就是乙醇脱氫酶和乙醛脱氫酶;
這兩種酶類的相關基因分別是ADH1B以及ALDN2,不同基因類型表達出的酶活性都不相同。而大部分中國人的基因中,都存在乙醛脱氫酶基因缺陷。這種基因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是卻會影響酒精代謝。
也就是説,酒精進入身體後,可以被代謝為乙醛,但是乙醛卻不能轉化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缺乏這種酶類的人,在喝酒之後,容易出現面紅耳赤、醉酒等問題。
而相反的,如果是基因完善,同時擁有了這兩種酶類的分泌能力,且分泌能力較為強大,那酒精在進入身體後,就會被迅速代謝、排出體外,造成的身體損傷,自然就相對較小。
2、喝酒方式
部分人之所以沒有被酒精傷害、誘發疾病,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喝酒的方式。比如他們習慣在飲酒之前吃點東西、不會空腹飲酒、不飲用高濃度白酒、不會多種酒水混合飲用等,這就減少了消化道損傷出現的幾率,還減輕了肝臟負擔。
除此外,掌握飲酒的速度也非常關鍵,通常肝臟分解酒精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10ml左右。如果飲酒速度相對較慢,就能最大程度降低酒精對肝臟的負擔。
3、飲酒量的多與少
酒精對身體的損傷,其實並不是突然性的。在臨牀看來,酒精與慢性腸胃疾病、心腦血管病、肝臟疾病以及癌變的關係,其實都是建立在了長期、大量飲用的基礎上。
有部分人看似是有飲酒的行為,但其實他們每一次的飲酒量並不多,且每次飲酒間隔時間較長,對身體的傷害自然也就相對較小一些。
不過,這裏需要強調的是,飲酒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長期少量飲酒和大量飲酒唯一的區別,就是前者對身體的傷害來的比較慢而已。
而且,我們誰都無法保證自己就是最幸運的,畢竟酒精對身體的損害已經經過了臨牀多個研究和調查證實,所以儘早戒酒才是正確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