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通宵玩電腦,怎麼溝通比較好?
有效溝通,源自尊重與真誠。
溝通,確實有技巧。
孩子通宵玩電腦,説明第一,對電腦更感興趣或富有變化的事物更吸引人。第二,説明現在的學習生活過於單一或興趣不大,這樣的狀況很普遍,非一日之功。第三,規則意識不夠或至今沒有養成。第四,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存在不小問題,説到家也就是親子關係還有不小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第五,作為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有待解決或提高。第六,父母與孩子的邊界意識或許並沒有徹底的建立。第七,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並沒有當做一份事業,而是一旦發現了問題這才着急上火,也就是説通宵電腦不是偶然。
真誠,第一。
如何溝通?充分地尊重。所謂充分地尊重就是老朋友一樣談心,暫時放棄父母的角色,而是本着自由平民主尊重的姿態或態度對待,對於通宵玩電腦行為,不單純地指責或否定,而是充分理解,何況現在電子產品橫行,絕對禁止,也根本禁不了,而是疏導,制定雙方都能接受的規則,堅決執行,否則受到懲罰。這個規則的制定,首先從父母開始。例如,家長在家儘量不玩手機或不看電視,或不抽煙喝酒等等,如果孩子發現了,一樣懲罰,父母與孩子都一樣。父母做到了尊重規則,孩子完全沒問題。或説規則是雙方的,肯定不是孩子一個人單方面的,何況規則的制定,本來就是雙方妥協意願的結果。其實家庭也是一種合作的關係,夫妻如此,父子母子都一樣。從很多小事上養成尊重規則的意識,而且越早越好。
所謂尊重,必須百分百地真誠 。如果通宵玩電腦,家長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做自我批評或者乾脆直接向孩子道歉,是我們父母的失職,如此深刻的反省,我認為最有效,溝通不難。假如經常板着臉,一幅居高臨下教訓人的姿態口氣,百分百不會順利。家長做不到的,也別指望孩子能做到。幾乎孩子的所有問題都出自家長。倘若家長不改變,孩子也很難改變。靠家長那點可憐的自尊心或家長單純的那點權威,根本靠不住。
未必思想家,可以思想者。
上夜班,我與兩位同事講一件事,三位校長找一位老師約談,無非就是要求老師早晚自習都參與。而這位老師非常強硬説明,我只服從教育部的有關規定,也就是八小時之外,我還要照顧我的孩子,照顧老人,我還有屬於我自己的生活,八小時之內絕對兢兢業業優質高效。但對於超越八小時之外的任何規定,我很抱歉。我個人認為這位老師鳳毛麟角。而兩位同事不以為然,説是既然遊戲規則是人家的,唯有服從。我只能説,坐穩了奴隸的人,才沒腦子,更稀罕絕對的服從,自我驅動力為零。
可以想象,這樣的父母,不愛思考,沒有獨立倔強精神,他們的後代,能好到哪裏?父母的日常,真正能夠傳遞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精神價值?
一個問題太值得思考:
我們怎樣做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