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打孔做胃癌手術 仿若鏡頭下“掃雷”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健康

編者按

醫院手術室是大眾眼中的陌生地帶,手術室內醫生的工作情況很少被大眾所熟知,手術室外家屬們複雜的心理狀態也很少被記錄……手術室的一道門,將裏外分割成了兩個世界,這道門聚集了焦急等待的目光,也承載了無數醫學工作者的追求與付出。南方都市報推出“走進手術室”專題策劃,聚焦無影燈下的醫護人員,用文字、影像、視頻記錄白衣天使們精湛的醫學技術和手術室內外的温情故事。

從廣州市天河區員村地鐵站裏擠出來的一波人,總有一隊是衝着這裏來的。城中村裏,幾棟四方的大樓,掛着戰疫最美逆行者的巨幅照片——這裏是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又稱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這個三甲醫院也是全世界胃腸肛門專科“一把刀”。

1號門診樓的3樓,彙集了內外科門診、胃腸肛門專科門診、胃腫瘤聯合門診、結直腸腫瘤MDT聯合門診等專科,這裏是中山六院的中樞神經,彭俊生教授在這做了13年的胃腸外科主任。

“據説,找我看過的病人,很少再去找其他醫生了。”他笑了笑,露出了酒窩,“還有外地病人跑了不少家醫院,抱了一大堆教科書一樣的資料來找我們,最後我們給他醫好了。嘿,是挺有成就感的。”他笑得眯起眼睛,酒窩更深了,這是這位腫瘤外科醫生難得流露出情緒的時刻。

8月26日,下午3時

會診:先手術,還是先化療?

8月26日是週三,下午3時,胃腫瘤多學科聯合門診正式開始。

0號診室,中山六院國際遠程會診中心。幾個大屏一張圓桌,多學科專家和主管醫生以及病人家屬圍坐在一起——這裏將處理最為棘手的病例情況。

多學科會診,也是國際上較為流行的模式,針對疑難雜症尋找多學科解決辦法。病患的主管醫生簡單介紹病人情況後,各科專家依次發表看法。“是否考慮先化療,後手術?”彭俊生直言。

究竟先動刀,還是先化療?一般來説,符合動刀條件的病人,通常情況下可安排手術切除。但是目前有更多資料證明,病人如果先化療,能夠使病灶得到控制,隨後再手術,將會切除得更加乾淨。怎麼做選擇,壓力在醫生身上,風險在患者身上。

這樣一場多學科會診,如今成為中山六院的特色。一次持續幾個小時,討論七八個疑難病例。

8月27日,上午8時

術前準備,不該省的不能省

在10樓的17號手術室外,自動門緩緩打開,監測儀器穩定地響起來,相關醫護人員基本準備就緒。

躺在手術枱中間,51歲的何晚萍(化名)也準備好了。她和眾多來找彭俊生看病的人一樣,起初只是覺得胃不舒服,一查結果是胃癌。在多學科討論會上,專家最終決定進行腫瘤切除,由彭俊生主刀。

護士給她做完身體檢查,最後核對了一遍患者信息。“怎麼沒有用筆標上開刀位置?”彭俊生又問了一句。護士隨即拿起記號筆,在病人的腹部位置畫了幾條黑線。“你們總覺得,在哪裏動刀心裏有數,但肚子裏打了氣,定位都會有偏移。不該省的不能省。”

相關準備做齊,彭俊生拿起一把小手術刀,在患者肚皮上開了五個小孔。一場惡性腫瘤切除手術(胃癌根治術)開始了。

8月27日,上午9時

“打孔”手術,手一點都不敢抖

這台手術更準確的表述,是完全腹腔鏡胃癌根治、改良消化道重建術。腔鏡手術,是區別於傳統的開放手術的微創手術,只在病人腹部打小孔,也被稱作“打孔手術”。

用攝像系統代替人眼,用超聲手術刀切除人體組織上的腫瘤。整台手術憑藉着插入幾個小孔的手術刀配合完成,這對默契度和專業性有着極高挑戰。“切口小,病人恢復快也美觀,但更重要的是,微創手術能減少應激、減少出血、減少創傷、減少術後疼痛。”

彭俊生直言,相比傳統開放手術,微創手術的挑戰更大。“藉助機器臂操作,手不能進到人體觸摸,‘缺少手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鏡頭就是人眼,手更是一點都不敢抖。”

手術室里人多了起來。在醫院進修學習的醫生都來了,他們圍在手術枱後面,緊盯着屏幕不出聲。

想要做到規範的胃癌根治術並不容易。肚子裏血管密密麻麻,要謹慎“繞路”;脂肪與器官之間的黏連又異常頻繁,不能讓黏連“擋路”;一路還要清掃區域淋巴結——更是一場小心的“掃雷”。

這是一場耐心和耐力的雙重挑戰。兩個小時過去,終於做好了胃癌根治術。彭俊生換了一把手術工具,對準術前標記好的胃腫瘤部位。“這是個衡量的標準,最終決定胃部切除的大小。切5釐米,是安全的切除範圍。”他張開手術刀,迅速將切除的樣本取出。

8月27日,上午11時

一夾子幾千元,病人能承受嗎

清掃,切除,縫合。到了手術最後一個環節,已經過去3個小時。胃部腫瘤切除後,要進行縫合重建。“縫合可以用這個。”彭俊生叫護士遞過來有點像夾頭髮的夾板。“就這麼輕輕一夾,六排釘子一釘,不切斷也不出血,就能防止膽汁反流。”省時省力。他又抬眼問了一句,“這個病人經濟情況怎麼樣?”沒人答得上來。“你們都不瞭解病人的經濟情況啊?做縫合,這一夾子下去就是幾千塊錢,你們都不知道她能承受嗎?”

“算了,縫針吧,給我線和針。”助手迅速遞上一根彎針,一條細線。彭俊生通過小孔,穿針引線,快速完成了縫合。

3個半小時過去,這場手術終於結束。

9月2日,手術順利的何晚萍從中山六院出院。

人物簡介

彭俊生

廣東省醫學會消化道腫瘤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護理學院院長,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外科主任,中山大學名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3年入讀中山醫科大學,2007年擔任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食管胃腸外科教授、主任醫師、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2016年至今擔任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食管胃腸外科教授、主任醫師、中山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從事胃腸外科臨牀工作30年。擅長胃腸,胰腺,肛門疾病等常見病、疑難病的診治。對胃癌、結直腸癌、腸瘻、潰瘍病、消化道出血、短腸綜合徵等的診治有豐富的臨牀經驗。

人物印象

24小時不關機的腫瘤專家

8月26日,下午2點。

“當醫生,就是忙。”彭俊生穿着白大褂出現在診室,戴着一副眼鏡,頭髮花白。早上要交班、查房、看門診、做手術,下午要開會、辦學習班,有時還有一些科研活動。星期四早上7點上班,趕上全院疑難病例討論會,偶爾還需要提前碰頭。

他就這樣和胃腸腫瘤打了十幾年的交道。

2007年來到中山六院,擔任中山六院的副院長,2016年兼任教學團隊管理,又擔任起中山大學護理學院的院長。行政和業務雙肩挑,如今50歲出頭的彭俊生,忙得手機24小時都不敢關機,“就怕有事。一般找我們都是急事、要緊事。有個高年資醫生在場,年輕醫生們做手術,心裏踏實點。”

他知道學醫之路不好走。1983年從汕頭考大學,這個農村青年報了分最高的中山醫科大學醫學系。“糊里糊塗的,進來才知道,原來要讀六年才畢業啊。”畢業後彭俊生留校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醫生,並考上了王吉甫教授的研究生,這位全國有名的胃腸外科專家,是廣東省乃至全國胃腸外科的領軍人,圈內尊稱其為廣東“胃王”。

彭俊生按着老師的路子,一步一步走到了現在。看着單位裏的年輕人,他總想多帶一帶。仔細一數,如今一年365天,他要做約300台胃腸腫瘤手術。而整個中山六院每年胃腸癌病人的手術量,也位列全國甚至世界第一。

統籌:尹來 遊曼妮 王道斌

採寫:南都記者 董曉妍 實習生 彭彤 鄭緯浩

視頻:南都記者 吳佳琳

攝影:南都記者 馮宙鋒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