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阿姨終於挺直腰桿!專家提醒:老年人骨質疏鬆合併脊柱畸形,定期隨訪抗骨松很關鍵
“昨日我回家看望母親,她正在家裏走動,筆直的腰桿讓我數年的心底陰霾一掃而空,內心特別欣慰。感謝市一骨科團隊,給了我們美好生活的希望。”許阿姨女兒激動地説。
日前,許阿姨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接受了脊柱矯形術。備受骨質疏鬆及脊柱畸形困擾的她,在醫生的幫助下“挺直了腰桿”。複診時,她握着市一醫院骨科中心副主任、南部脊柱外科主任宋滇文教授的手,感謝之情溢於言表。
骨質疏鬆症會加重脊柱的退變,隨着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劇,合併脊柱畸形的老年骨質疏鬆患者逐年增多。
近年來,市一醫院骨科臨牀醫學中心脊柱外科在宋滇文教授的帶領下,基於對大量的臨牀病例經驗總結,率先總結出一套完整的老年骨質疏鬆合併脊柱畸形的診療方案:以手術治療、抗骨質疏鬆治療、長期隨訪管理相結合的“內外兼修”策略,幫助眾多老年患者“挺直腰桿”。
許阿姨年近七旬,患有嚴重的骨質疏鬆,並因此發生過胸椎的骨質疏鬆性壓縮骨折。
由於骨折後沒有接受規範治療,老人的脊背越來越彎,近幾年甚至出現了嚴重的脊柱後凸畸形。幾似“新月”的駝背不僅擠壓着她的內臟,還導致基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嚴重影響,甚至連飲水、進食都變得困難。
為此,許阿姨隨子女慕名來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松江院區脊柱外科就診。由於來院時骨質疏鬆程度較為嚴重,宋滇文綜合考慮後,建議其先進行正規的抗骨質疏鬆治療,把骨密度提上來之後,再手術修復畸形的脊柱。經過為期一年左右的治療,許阿姨的骨密度增加了7%。但此時,其胸椎後凸角度也已發展到了73度,手術治療刻不容緩。
脊柱畸形手術在脊柱外科領域屬於高難度手術,創傷大、時間長、也有一定風險。特別是在患者合併骨質疏鬆症的情況下,對術者技術和設備硬件的要求更高。
本次手術由宋滇文主任和團隊內吳建鋒副主任醫師主刀,在術中三維成像CT系統的引導和超聲骨刀、磨鑽等先進手術設備的輔助下,手術團隊順利為患者實施了“改良PSO截骨矯形內固定術”。
手術選用了專為骨質疏鬆患者設計的內固定材料,能充分提高手術的有效性和術後的預後效果。並全程在神經電生理監測下進行,以便及時發現手術操作可能引起的神經損傷並採取干預措施,避免發生神經併發症,確保手術安全。
術後,許阿姨終於可以安適地平卧於病牀之上,自如地喝水、飲食,對未來生活的希望也被重新點燃。不過,患者的脊柱後凸畸形雖已得到矯正,但抗骨質疏鬆的治療還需繼續。為減少骨質疏鬆症併發症的風險,宋滇文主任團隊將許阿姨納入了市一醫院“骨質疏鬆性骨折預警管理體系”之中,併為其制定了包括規範抗骨質疏鬆治療在內的長期康復方案。
據瞭解,我國60歲以上人羣中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達27.4%,其中男性8.0%,女性則高達45.9%。若不加干預,此類疾病會進一步發展,並呈現逐漸加重的趨勢。
患病嚴重者常常因為姿勢失衡,難以站立和行走,甚至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質量每況愈下。對於無症狀的脊柱畸形患者,一般不需特殊處理,但定期的影像學隨訪評估及科學規範的抗骨質疏鬆治療非常重要。如果病情嚴重,出現腰痛或神經功能症狀進行性加重、脊柱畸形進展等情況,則需要及時手術干預。因此,老年朋友及家屬應提高對此類疾病的認知,重視骨質疏鬆症的防治,只要選對方法,此類疾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目前,老年骨質疏鬆症合併脊柱畸形的診治已發展成為市一醫院骨科臨牀醫學中心脊柱外科一項成熟的醫療特色,形成了手術治療、抗骨質疏鬆治療、長期隨訪管理相結合的“內外兼修”策略。科室配備了術中三維成像CT系統、全碳素手術牀、術中神經電生理監護、超聲骨刀、磨鑽等設備體系,為精準規範脊柱矯形手術“保駕護航”。
宋滇文強調,老年骨質疏鬆症合併脊柱畸形的診治絕不可僅依靠手術“畢其功於一役”,更應重視骨質疏鬆症的長期治療和管理。
2019年,他牽頭建立了“松江區骨質疏鬆聯絡員模式”,並主持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促進市級醫院臨牀技能與臨牀創新能力三年行動計劃”重大臨牀研究項目“骨質疏鬆性骨折預警管理體系建立及應用”,力求更大程度為廣大老年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帶來新的希望。
作者:李晨琰 胡楊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