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鍾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鍾老走進會場的時候,這身板,英姿颯爽,完全不是大家印象中的80多歲的樣子,直讓一羣年輕人大喊羨慕。
我們知道,要保持一身硬朗的身子骨,補鈣是必不可少的,但提到補鈣,很多人以為就是吃鈣片、喝牛奶。今天給大家説道説道什麼才是正確的補鈣。
向鍾老致敬
很多常見的綠色蔬菜都富含鈣,比如100克薺菜含鈣294毫克,100克莧菜含鈣187毫克,100克小白菜含鈣90毫克。
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800毫克的鈣。如果每天吃半斤左右的綠色蔬菜,就可以補充將近一天所需的鈣的一半。
綠色蔬菜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它們除了含鈣,還富含鎂、鉀、維生素K1,這幾個營養素可以促進鈣到達骨骼,讓鈣沉積到骨骼上,真正的給骨骼健康做出貢獻。
很多蔬菜的鈣含量都很高,而且富含鎂、維生素K,都有利於鈣的利用
豆製品本身就富含鈣,是素食者重要的鈣和蛋白質的來源。發酵豆製品,和普通豆製品(豆腐、豆乾等)相比,營養價值更高。
比如納豆,不僅補鈣,而且含有維生素K2幫助鈣沉積到骨骼上,極大的提高了鈣的利用率。維生素K2的種類很多,其中MK7型對骨骼健康的好處最大。MK7最好的來源是納豆,含量高達 1000μg/100g。
除了補鈣,豆類中含有大豆異黃酮,還可以幫助絕經後的女性減少骨質流失。
納豆的味道有點特別,可能很多人初次吃不太能接受
很多人會説骨頭湯不補鈣,這確實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骨頭中的鈣很難溶出到湯中,被身體所用。
但是這意味着骨頭湯在骨骼健康中就沒有用處了嗎?
並不是!骨頭湯雖然不含鈣,但其中的膠原蛋白卻對骨骼健康有很大幫助。長時間熬製的骨頭湯中,膠原蛋白的特徵性氨基酸會溶出,也就是常説的明膠,可以幫助鈣更好的和成骨細胞結合,也可以促進關節的健康。
同樣,也可以適當吃一些軟骨、牛蹄筋、豬皮、魚皮、雞爪等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通常脂肪含量也比較高,所以每週1~2次即可。
骨頭湯不補鈣,但是其中的膠原蛋白對骨骼也是有益的
像前面所説,牛奶、豆製品、奶酪、菠菜、芥藍、西藍花等都富含鈣。在食補的基礎上,再去選擇膳食補充劑。鈣片只是日常健康均衡飲食的輔助,而不是補鈣的唯一途徑。
吃鈣片也要注意,選擇小劑量的鈣片(目前市場上鈣片的含量大多為300mg,最好可以選擇100mg左右的劑型),分開補充,這樣吸收的效果相對較好。
不要大量補鈣,過多的鈣可能會在全身的軟組織、血管中沉積,反而增加腎結石、血管鈣化、動脈硬化的風險。
有些人以為抽筋是因為缺鈣,但其實抽筋的原因很多,並非單純因為缺鈣,盲目補鈣不可取
目前,肌肉流失、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普遍面臨的問題。尤其很多老年人,上了年紀後不愛吃肉,出於口味或者信仰的原因,選擇吃素,這種飲食蛋白質過少,會進一步的加重肌肉丟失,繼而引起骨質流失。所以,中老年人,每天還是要保證優質的蛋白質,可以選擇魚蝦、牛肉等脂肪含量少的肉類。
但是,如果吃肉太多,無肉不歡,會引起蛋白質攝入過多,反倒引起鈣從尿液中排出,增加骨質的流失。
所以,蛋白質攝入要適量。每天2兩瘦肉、2兩魚蝦、1個雞蛋、1杯牛奶就可以大概保證一個60公斤成年人的蛋白質需求。
大口吃肉固然豪邁,身體的負擔也很大。肉不可不吃,但也不可多吃
酒精、碳酸飲料、濃咖啡、鹽都會加速鈣的流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的。
另外,有意識的少吃添加了磷酸鹽的食品,換句話説,儘量吃新鮮的,未加工的食物。超市裏很多的餅乾、培根、方面食品都含有磷酸鹽,過多的磷會促進鈣的流失。
由於學習、工作的忙碌,現代人的户外活動時間大大減少。很多女性,因為怕曬黑,出門包裹的很嚴實,幾乎全年曬不到太陽。
這就導致體內維生素D嚴重不足。據相關研究,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維生素D的缺乏率甚至在80%以上。
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多曬太陽,可以提高鈣的吸收利用率。特別是,老年人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減弱,即使天天蹲公園曬太陽也很難得到足夠的維D,所以最好從深海魚中補充,或者從膳食補充劑中補充。
與鈣相比,老人更應該補充維生素D
運動對骨骼健康、肌肉保持都是有利的,而肌肉和骨骼又互為因果。皮膚鬆弛、肌肉流失的老年人,骨骼也是強健不到哪裏去的。
所以,多做一些阻力運動,鍾南山院士曾透露自己的健身習慣,除了跑步,還有雙杆、單槓、仰卧起坐,這些抗阻運動可以鍛鍊肌肉,防止肌肉流失和骨質流失。
鍾老的運動習慣讓人佩服
健康的骨骼,不是喝杯牛奶,吃個鈣片就可以改善的,對於複雜的人體,沒有簡化的答案。祝你直到80歲也仍有健康硬朗的骨頭!
我是註冊營養師 蘇打,點擊右上關注,閲讀更多關於健康、食物的文章
參考文獻:
- Prentice A. Public Health Nutr. 2004, DOI:10.1079/phn2003590.
- Katsuhiko Y,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04,43:53-60.
- Schurgers LJ,et al. Haemostasis. 2000,30: 298-307.
- Kamao M, et al. J Nutr Sci Vitaminol. 2007,53: 464-70.
- Kaneki M, et al. Nutrition Journal. 2001,17: 315-321.
- Reid IR, et al. J Intern Med. 2015, 278: 35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