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衞説明年必須終結新冠大流行,能實現嗎?
世界衞生組織(簡稱世衞組織,WHO)對新冠大流行的終結時間做出了最新表態。
當地時間12月20日,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呼籲,2022年,必須結束這場新冠大流行。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全世界齊心協力,共同做出艱難決定,消除全球(疫苗)不平等現象,譚德塞補充道。
什麼是大流行?
2020年3月11日,在新冠疫情暴發後,世衞組織宣佈當前疫情狀況可以定性為“大流行”(pandemic)。
BBC指出,此前世衞一直避免這種説法,而世衞最終選擇使用“大流行”這一説法是因為發現,全球多國對於此次疫情“不作為的程度”令人警惕。
“大流行”是此前世衞組織對流感的定級之一,根據世衞文件表述,流感主要分為6級,其中最高一級便是“大流行”,其指的是病毒的人際傳播發生在一個世衞組織區域的至少兩個國家中,並且在世衞組織一不同區域至少其他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暴發。
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世界必須團結起來在2022年結束新冠大流行。/社交媒體截圖
2009年,在美國和墨西哥暴發的甲型H1N1流感也曾被世衞組織定性為“大流行”。值得注意的是,“大流行”主要指病毒的影響範圍,而非疫情嚴重程度和致死率。
目前世衞組織已不再使用6級分類評估流感等傳染病,而是改為流行間歇期(interpandemic phase)、預警期(alert phase)、大流行期(pandemic phase)、過渡期(transition phase)四個階段。
雖然世衞組織目前已經不再使用6級流感定級,但新冠肺炎是第一個被稱為“大流行”的冠狀病毒傳染病。
如今,譚德塞表示要在明年終結“大流行”。香港大學病毒學教授金冬雁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定義來看,這意味着新冠疫情在大部分地區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到那時新冠病毒可能會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但全球不會再將它當成嚴重到威脅世界的“大流行”。
奧密克戎對終結大流行有多大影響?
就在譚德塞提出全球應齊心協力在2022年結束新冠大流行時,奧密克戎變種正在多國肆虐。
法新社指出,自11月南非首次報告該變異株以來,奧密克戎的快速傳播澆滅了人們對疫情最糟糕時光即將過去的希望。
當地時間12月18日,世衞組織在技術簡報中指出,截至12月16日,全球已有89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奧密克戎變異株。
世衞組織:奧密克戎已在89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社交媒體截圖
根據早期研究結果來看,奧密克戎並不比仍占主導地位的德爾塔變異株更嚴重,但數據顯示,奧密克戎具有更高的傳染性,而且對疫苗的抵抗力也令人擔憂。
奧密克戎或不會對全球整體終結“大流行”的節奏產生過多影響。金冬雁表示,數據顯示,德爾塔變異株導致接種疫苗人羣的致死率已經下降至0.1%,即在接種疫苗人羣中,德爾塔的情況與普通流感相近,這起碼可以算作迎來大流行終結的開始。
目前,尚未有跡象表明奧密克戎將導致更嚴重的情況。金冬雁指出,未來隨着疫苗廣泛接種,免疫屏障建立,情況可能有明顯好轉。因此,譚德塞關於2022年終結“大流行”的表態也是在意料之中。
終結“大流行”還有哪些難點?
儘管在2022年終結“大流行”的表態振奮人心,但想要達成這一目標,仍面臨着重重難點。
譚德塞指出,如果要在明年結束這場大流行,就必須消除疫苗不平等現象。
在過去一年中,世界上許多富裕國家囤積新冠疫苗,始終未兑現與發展中國家分享疫苗的承諾。世衞組織稱這種做法“弄巧成拙”“不道德”。
根據世衞組織數據,低收入國家中只有7.5%的人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而在高收入國家中有63.9%的人至少注射過一劑疫苗。
截至今年10月份,世衞組織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已向144個國家運送了5.37億劑疫苗,它的目標是在2021年底使全球40%的人口都接種疫苗,到明年年中將該數字擴大至70%。不過,CNN指出,目前看來這一目標似乎無法實現。
疫苗接種不平等讓奧密克戎這類變異株更有可能出現。/社交媒體截圖
全世界各地疫苗接種不平等的現象或進一步導致疫情蔓延。科學家及公共衞生學家認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疫苗接種率的巨大差距可能是奧密克戎蔓延的“罪魁禍首”,這種新變異株表明,世界需要更公平地獲得疫苗和其他公共衞生工具。
想要消除疫苗不平等現象,世衞組織的領導不可或缺。金冬雁認為,終結全球“大流行”的另一個關鍵點在於加強世衞組織的領導力,應由它來牽頭集中資源生產疫苗並實現疫苗的公平分配,顯示它在公共衞生領域的重要作用。這既是世衞組織的挑戰,也是機遇。在此基礎上,世界各國也要進行配合,這樣才能踏實、確切地實現“大流行”的終結。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