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男孩,小豪(化名),卻被查出腸癌晚期,全身插滿管子,躺在重症監護室裏,僅靠着呼吸機維持生命。
這個男孩,都經歷了些什麼?
11歲的小豪,可以説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父母平時工作很忙,便將小豪放在爺爺家裏。
都説“隔輩親”,這話不假,小豪的爺爺奶奶,都十分寵愛他。
只要小豪要的,從來都是滿足。
對於小孩子來説,除了玩具,最喜歡就是“零食”了。
而小豪最喜歡的,就吃路邊的“烤腸”,遠遠的都能聞到香氣。
烤腸也不貴,小豪還愛吃,所以,每天放學,爺爺都會給小豪買上一根。
就這樣,小豪每天快樂的上學,吃着零食,一吃就是三年。
可是,突然間,小豪説自己不想吃烤腸了,沒有食慾,小豪爺爺以為孩子是吃的太久了,所以不喜歡了,也就沒在意。
漸漸的,小豪開始腹痛,有的時候還腹瀉拉肚子,爺爺奶奶看着小豪漸漸的瘦了許多,開始着急了。
找來小豪父母,帶着去醫院檢查一下。
沒成想,在給小豪檢查的片子上,顯示腸道有腫塊,並且,胃腸蠕動十分微弱!
進一步檢查結果,確定小豪是腸癌,並且已經發展到了後期,腫瘤有繼續惡化的趨勢。
就這樣,小豪住進了醫院,開始了治病之旅。
醫生提醒:這種路邊烤腸,少給孩子吃
小豪的腸癌,或許與長期吃烤腸,脱不了干係。
首先,烤腸,屬於加工肉製品。
研究顯示,日食100克紅肉,患腸癌風險增加17%,進食30克加工肉類,患腸癌風險增加10%。進食50克加工肉製品(相當於1-2根火腿腸),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將增加18%。
其次,烤腸營養缺乏。
烤腸的脂肪、鈉含量很高,但缺乏一些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如果長期食用,會導致營養失衡,增加腸道病變幾率。
最後,衞生安全。
路邊上的烤腸,很難保證衞生,並且,有些甚至來源一些黑作坊,食品安全衞生方面,很難有保障,長期吃也是不利於胃腸健康的。
這三種食物是腸癌“加速器”,少碰一口也好:
食物一、麻辣刺激食物
麻辣燙的主要特點就是麻辣還有燙。
濃湯的温度可以高達90℃~100℃,常吃很容易燙傷口腔、舌部及胃粘膜,從而可能引發食道癌或者胃癌等。
另外,麻辣燙反覆使用一鍋的湯底,容易使亞硝酸鹽和草酸這些有害物質的含量不斷上升,增加了致癌的風險。
再加上麻、辣這樣的重口味,很容易刺激腸道,加重腸道負擔,引起腹瀉,甚至是腸癌。
食物二、加工肉類
熱狗、香腸、火腿、醃肉、肉乾、罐頭肉或肉類醬汁等。
這些加工肉類,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然後,這些食物,也會增加腸癌風險。
研究發現,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
這類食物中,添加劑較多,進入人體內,容易破胃腸粘膜,進而誘發結腸或直腸的癌變。
食物三、油炸食物
隨着炸雞、漢堡等快餐的興起,不少年輕人都被油炸食物所吸引,殊不知,這類食物卻可導致腸癌。
在高温烹調肉類時,肉中的蛋白質及氨基酸會發生熱解,分離出一種具有致突變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叫雜環胺,這種物質可導致腸癌的發生。
生活中,像紅燒魚、炸雞等食物一定要少吃,因為經調查發現:經常吃紅燒魚的人,比少吃或者幾乎不吃的人,大腸癌的發病率要高出2倍以上。
養護腸道,防癌變,堅持做好這幾點:
1、多飲茶,防便秘
便秘,也會增加腸道癌變幾率,因此,生活中,要注意,預防改善便秘。
經常喝點茶水,有助於潤腸通便,排腸毒,助力腸道健康。
歐菊苣根茶,泡水喝,排腸毒,改善腸道菌羣,緩解便秘,預防腸炎,是不錯的選擇。
歐菊苣,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其根莖藥用價值高,對改善腸道內環境,促進糞便排出有很好的幫助。
相關研究表明,歐菊苣根富含菊粉,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對保養腸道,調節腸道菌羣,改善腸炎有不錯的幫助。
還有研究顯示,其提取物可促進有益菌的數量,抑制有害菌生長,從而改善腸道內微環境。
同時,還能清腸排毒,改善脂質代謝,促進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利於糞便排出,增加排便量,預防和改善便秘。
2、多運動,防肥胖
肥胖,也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
因此,生活中,不論要注意控制體重,預防肥胖。
不論有多忙,都要注意適當的運動,必不可少。
一旦運動少,導致脂肪堆積,不但易肥胖,還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妨礙正常消化,脂肪的代謝產物最終容易轉化為致癌物質。
生活中,要注意,邁開腿,多運動,控體重,避免過於肥胖。
快走、慢跑、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戒煙酒,減負擔
吸煙,喝酒,也會增加腸癌的風險。
尤其是喝酒,還容易促進結腸癌細胞的肝轉移。
因此,要注意,戒煙戒酒,減少身體負擔。
4、多五穀雜糧,補充粗纖維
研究發現,每天攝入35g以上的粗纖維,可明顯降低患上結腸癌的風險。
五穀雜糧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日常可增加攝入。
此外,新鮮的蔬果,也不可缺少。
5、多篩查,早發現
腸癌的篩查,一定不要忽視。
尤其是,有腸癌家族遺傳病史、腸道息肉、久坐等人,及時完善腸癌篩查。
40歲後,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試驗,每5-10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
50歲後,每五年查一次乙狀結腸鏡/結腸造影/CT結腸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檢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