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15:50
來源:中國網
鏈接已複製
字體:小大
血管對於人體健康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髮展的“前哨”。6月16-18日,來自國內外的相關領域專家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雲聚”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血管醫學大會暨第十八屆亞太國際血管健康會議,共同研討全生命週期的血管健康管理路徑,通過維護血管健康並最終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國家數字血管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北京地區心腦血管健康與慢病管理標準化方案推廣項目等多個項目也正式啓動。
今年大會主題是“創新推動數字未來血管健康”,會議由中國國際血管醫學大會組委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血管醫學專業委員會、國際血管健康學會中國分會、中日醫學科技交流協會心臟和血管醫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北京醫師協會心腦血管健康慢病管理專家委員會、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和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等多家單位共同主辦,西藏大學醫學院等多家單位協辦。
與會嘉賓指出,心腦血管疾病是當今世界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隨着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檢測、治療手段的提升,人們越來越瞭解到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礎是血管,如果血管沒有病變,實質性臟器損傷的概率就很低,因而血管健康的維護就顯得極為重要。中國是較早開展血管疾病整體防控策略的國家之一,過去20年來,隨着血管疾病早期檢測適宜技術的推廣,血管疾病綜合管理模式的探索,以及血管醫學專業學科的發展,以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為代表的一批醫療衞生機構逐步探索出了以血管健康為核心的全生命週期血管健康管理的特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模式,緊密聯合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實現了慢性病防治的“關口前移”和“重心下沉”,為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致殘率作出了積極貢獻。
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宇教授介紹中國血管醫學的發展歷程。主辦方供圖
大會主席、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宇教授在開幕式上系統回顧了中國國際血管醫學大會走過的20年曆程,經過20年的傳承、創新,最終走向世界舞台,而實現健康中國的理想是血管醫學發展的初心和最終動力,作為國際上最先開展的血管醫學專業會議,中國國際血管醫學大會承擔着國際和國內推廣學科新領域、新技術和新方向的創新使命,始終以一體化的“歷史觀、整體觀、全局觀、人文觀、價值觀”思想,不忘初心,追求卓越,引領創新,開闢了全新的以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為特徵的血管醫學專業領域,同時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分級診療和踐行健康中國,旨在實現人類理想健康和長壽的夢想。
在隨後的主旨報告論壇、中歐心臟和血管醫學交流論壇、中美心臟和血管醫學交流論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所長董爾丹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啓敏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宇教授等嘉賓,分別從醫學科學研究、心血管代謝、心血管疾病無創監測、血管年齡的評估、血管衰老、健康中國2030、血管醫學發展歷程等不同角度進行了主旨報告。
本次大會的論壇涉及到血管醫學的發展與趨勢、血管功能的評價及進展、血管保護的靶點、血管介入、心血管康復、危險因素與血管疾病、免疫與血管疾病、血管醫學研究的倫理學、慢病管理的三級診療、血管醫學的基礎研究、血管重症、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血管醫學院校教育與醫教協同職業發展、睡眠與血管醫學、血管衰老等各個方面。
大會還同時開始了中美心臟和血管醫學交流論壇暨北京大學-密歇根大學聯合論壇,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陳亞兵教授、密西根大學的陳育慶、Ganesh Santhi教授分別進行了血管僵硬和衰老的分子調控、將因果基因發現推向心血管疾病的創新靶點、定義纖維肌發育不良和自發性冠狀動脈夾層的遺傳學方法的授課。
大會還舉行了中日心臟和血管醫學交流論壇暨北京大學-順天堂大學聯合論壇,來自順天堂大學醫學研究生院Hiroshi IWATA教授、順天堂大學醫學院Nobukazu MIYAMOTO、中日友好醫院葉志東教授分別從治療冠狀動脈疾病的最新降脂和抗炎策略、栓塞源不明的腦梗塞和腦梗塞早期神經系統惡化的診斷和治療策略、頸動脈疾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療等方面進行了精彩的授課。
大會期間,還舉行了國家數字血管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北京地區心腦血管健康與慢病管理標準化方案推廣項目、中國心臟和血管健康促進計劃(CHVHPP)2004-2023暨中華醫學雜誌系列指南和共識基層巡講等多個項目的啓動儀式。
王宏宇教授表示,國家數字血管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將通過制定模式、探索全生命週期的血管健康管理,並依託信息化和智能化全生命週期血管健康管理是心血管疾病防控可行的出路,未來通過人工智能、互聯網以及5G技術等支持維護血管健康並最終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綜合評估個體的血管健康分級,制訂個體化中西醫結合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策略。血管健康的早期綜合維護為慢性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助力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