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 李爽 徐詩瑜)6月20日,國家衞生健康委印發《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開展以“強基礎、提質量、促發展”為主題的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
“這次改善護理服務行動的核心理念是以病人為中心,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浙江省中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黃雙英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
關於印發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官網截圖
北京市中醫護理能力提升工程辦公室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護理部主任唐玲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這項《行動計劃》的根本,是為了讓護理工作能更加優質、高效便捷,做到三貼近,即貼近患者、貼近臨牀、貼近社會,提升患者的獲得感、舒適感、安全感。”
此次《計劃》中提到,到2025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責任制整體護理覆蓋全院100%病區。黃雙英表示,此前的功能護理制是根據護士的具體工作進行分工排班,不同護士幫助病人進行用藥、檢查、手術、宣教。而整體護理是從病人的用藥、注射、翻身、手術、宣教都由同一個護士來執行,瞭解病人病情變化的全流程,優化病人的就醫體驗。
在黃雙英看來,此次計劃的另一個核心是切實為護士減負。關於翻身等繁瑣的醫療行為記錄可以通過機器掃描記錄,互聯網+護理的需求可以幫助如有急性乳腺炎的媽媽羣體直接在家進行專業護理,信息化的手段越高,護士的負擔就相對減少。
“護士在醫療團體中發揮着重要的組織、協調角色,比如在一個康復團隊中,有醫生、護士、康復治療師、營養師、心理醫生等,護士可以作為所有人溝通的橋樑與病人直接進行對接,提升醫療服務的有效性。”黃雙英表示,隨着專科護士在危重症、急診、手術室、產科、血液淨化和傷口造口等領域不斷髮展,最終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目標。
“從管理者來説,要把相關的護理工作流程儘量清晰準確,減少有可能重複、交叉的環節,讓護士的工作最順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圍繞患者為中心,醫院統籌在臨牀中建立相互協調機制,合理配備護理員,讓護士做專業的事,減少護士外出的時間。”唐玲表示。
唐玲強調,“管理者要努力創新中醫護理服務模式,提升服務品質,推進中醫護理門診建設,延伸到社區,充分發揮中醫護理在疾病預防、治療調護、康復保健中的特色優勢。”
“我想這個行動計劃是一個雙向的互惠過程,一方面能夠為患者提供一個最優質的護理服務,促進患者的這種獲得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國家給予更多的支持來推動護理隊伍的發展。”唐玲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