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下面4件事情,智慧父母提前看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健康

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

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

實踐證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1、教養

決定一個人起點的是成績和學歷,但是決定他能夠走多遠的,更多的是看他為人處世的教養。要是一個人沒有教養,哪怕長得再好看,再有實力,也是一錢不值。

品行與教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提升孩子立身於世、安身立命的能力。沒有教養的人,寸步難行。

培養好你的孩子,使他在知識上成為學識淵博的人,使他在教養上成為一名德行兼備的人。讓孩子把知識化作雙槳,讓孩子把教養化作船帆,讓孩子一路向着未來乘風破浪。

有教養的孩子,願你在未來,越長大,越幸運!


2、效率

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孩子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有的孩子,在家裏,做事情心不在焉,不能全神貫注,作業拖拖拉拉,做做玩玩,容易被其他事物干擾,遇到問題緊張焦慮,心浮氣躁愛發脾氣;有的孩子,在學校,上課不認真聽講,走神發呆打瞌睡,東張西望坐不住,這些都是專注力不足的體現。

據調查顯示,專注力不足會造成孩子學習成績差、紀律性差、自信心不足、人際關係緊張、情緒控制力差等一系列危害。嚴重影響孩子未來的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所以專注力的培養對孩子來説是一件終身受益的事情。

同樣的時間,通過掌握最佳複習間隔,學習效率可能會提升兩倍,而且遺忘得更慢。


3、閲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關心的事情太多太多,而閲讀只是其中並不顯眼的一部分,常常只有當它在我們心目中變得足夠重要的時候,美好的書籍據有孩子的童年生活的一席之地,才會成為可能。

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從小愛讀書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繼續熱愛閲讀,但要讓一個沒有閲讀習慣的成人喜歡讀書,則非常困難。6歲之前的閲讀經驗,可能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閲讀興趣和能力。

童年的閲讀,會讓孩子的心靈更加豐富,更加柔軟,更加堅韌,讓他們漸漸變得強大起來。一個內心豐富的孩子,當他遭遇困難的時候,內心的支柱不會輕易折斷,很少做出極端的行為。


4、自信

愛爾蘭著名的戲劇家蕭伯納曾經説過:"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説:"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這些都説明了自信心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自信心是由積極自我評價引起的自我肯定,並期望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尊重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傾向,是相信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力的心理狀態。對於孩子而言,自信是孩子對自己和自己能力有信心,是對自己整體價值的肯定。

培養孩子自信心一要靠家長多鼓勵,多溝通,二要靠學生自我暗示,每天告訴自己“我能行!”三是客觀評價的習慣。


孩子的成長和改變,離不開爸媽們的言傳身教,還有適當的方法。

有人説,家是教育的起點,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也有人説,孩子的成長,源於父母的修行。

作為父母,我們的信念、我們的成長,將深刻的影響到我們的孩子,如果你手中拿着光明的鑰匙,孩子就將會推開一扇光明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