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教會寶寶這些行為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發育
【六一兒童網導讀】剛成為寶媽寶爸的很多家長懷着激動地心情早早的向自己的寶寶傳授許多生活常識,比如早早讓他學走路,讓他學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殊不知這些行為孩子過早做只會有害無益,家長千萬要注意,有一些寶寶則會出現兩個月就能夠在大人攙扶的情況下能走幾步,為此也許有一些家長還為此高興,認為寶寶發育快,如果寶寶相對於規律出現過早行為和過晚行為,都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哪些行為是寶寶們不能過早接觸的。
學走路:正常時間1歲左右
過早的危害
1、影響孩子的形體發育:
嬰兒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羣發育還不完整,過早讓寶貝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胖孩子更不要過早學走路。
2、影響孩子學習爬行:
我們都知道爬行練習對孩子的發育有非常多的好處,但是爬行比走路辛苦,而且視野不如走路看得高看得遠,如果讓孩子過早學走路,孩子就不願意爬行而選擇走路,這樣就錯失了寶貝爬行練習的黃金時期。
3、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
寶寶出生後視力發育尚不健全,只能看清楚近物,過早學走路,孩子因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需要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這樣會對孩子嬌嫩的眼睛產生一種疲勞損害,反覆則可損傷視力。
入廁:正常時間1歲半到3 歲之間
過早的危害
寶寶在兩歲左右,膀胱功能發育逐漸完善,神經系統漸漸能夠控制大腸、膀胱和肛門組織,這時他才能明白想上廁所時的身體感覺信號,才可能會提前告訴家長。因此,大小便訓練最好從這時開始。很少有未滿18 個月大的寶寶神經和肌肉發育程度能達到進行如廁訓練的程度,太早訓練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相反,如果在寶寶還沒做好心理上和情緒上的準備就進行如廁訓練,只會讓他感覺有壓力並引發他的反抗心理,進而導致其拒絕使用座便器,甚至長期受便秘以及焦慮等問題的困擾。所以,一般幼兒的如廁訓練應在18- 36 個月期間進行為好。
過早的豎抱:正常時間寶寶六個月以後
過早的危害
那麼豎抱會發生後仰的結果,後仰會使寶寶的頸部受傷,所以要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頸部和背部,減少發生後仰的幾率。等到寶寶九個月的時候,寶寶自己會控制住自己不後仰,家長也不必時時的用手護住寶寶的背部。
騎腳踏車:正常時間5~6歲開始
過早的危害
幼兒的骨骼正處於發育階段,可塑性很強,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騎兒童車時,下肢要費很大的力。如果腿長時間處於肌肉緊張狀態,同時也讓下肢的骨骼長時間受力,對骨骼的生長髮育十分不利。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兒童三輪車,兩個腳踏間的距離變寬,而座位距腳蹬間的距離又過長,有的車不能調整這一距離。這樣,當幼兒騎起來時,腳及下肢非常用力,時間一長就形成了兩膝內側突出膨大,兩下肢過度向外展開,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內八字腳。
過早添加調味品:正常時間3~5歲
為了讓輔食口感更好,有些媽媽添加原汁原味輔食不久,就開始放入香油、醬油、鹽之類的調味品,這樣不對。寶寶吃了含調味品的輔食後,再給他們吃原汁原味的輔食就難了。
過早危害
過早的添加調味品,會加重寶寶身體和腎臟負擔,誘發寶寶長大後出現高血壓等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