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發現:孩子不專注才是常態,提高專注力三個小遊戲瞭解下
哈佛大學曾進行過一項有名的實驗,結果發現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孩子分心其實是一種本能,不專注才是常態。
編輯:邱寫寫
不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上,爸媽們都希望孩子能做到事半功倍、高效並快樂,但落實到現實當中,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孩子們總是注意力不集中、愛分心走神,更扎心的是,爸媽們越是着急和督促,孩子越是難以集中注意力,這幾乎成了一個怪圈。
孩子專注力差,多出於父母好心辦壞事行為
前幾天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兩歲的閨女坐在客廳的地毯上擺着積木,我跟朋友一邊看着孩子,一邊閒聊天。
不一會兒,孩子奶奶洗了點水果,給我們分了一些,又過去遞給孩子:“吃點葡萄,補補維C。”
小傢伙奶裏奶氣地説:“不吃了,奶奶,你都問第三遍了!”然後扭過頭繼續堆積木。奶奶被懟得有點尷尬,愣在原地,呆呆地端着水果盆,不知道應該説啥。
奶奶給孫女遞水果,確實是出於關心,本質上是一種好意,但是這打斷了寶寶的玩耍,長此以往,難免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好心辦了壞事。
專注力是咋回事
我們常説的專注力,指的是需要意志努力的狀態,對於1~4歲的孩子來説,不專注才是常態。
專注力和孩子的大腦發育水平相關,在我們的大腦當中,主要負責理性、反思和自我調節的區域是額葉,但額葉要等到25歲才可以發育完全。
因此小孩子專注力相對較差,其實是正常的,爸媽們不要過度擔心、矯枉過正了哦。
孩子專注力好壞,如何評斷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不專注其實是常態。想知道你家的娃專注力高低,爸媽們可以用實驗來評斷。
心理學家Arnold Lucius Gesell曾做過一個實驗,觀察孩子在7分鐘內的玩耍情況,以評斷孩子的專注力高低。
他分別在房間的8個角落,放置8個不同的玩具,以孩子的動線圖、停留在某處的時間為依據,進行專注力的測試。
實驗發現,年齡越小的孩子,動線圖越雜亂無章,單一停留時間越短,專注力相對也越低;4歲以上的孩子,路線簡明,停留時間長,專注力也相對較高。
孩子不專注,可能是爸媽在“好心辦壞事”
爸媽們總覺得自家孩子專注力差,或許是自己在好心辦壞事呢。
① 頻繁打擾:在孩子專心玩耍的時候,不是給娃遞水果,就是給娃擦汗,很容易打斷寶寶,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好心辦了壞事。
② 過多引導:當孩子專心堆積木、畫畫的時候,不少爸媽習慣上前指導,結果卻打斷了寶寶的正常思路。其實爸媽們可以陪寶寶一起玩耍,做個“安靜的美家長”。
③ 環境嘈雜:寶寶的玩耍環境過於嘈雜,比如開着電視的客廳、飄出飯香味的餐廳,這些都會分散寶寶注意力,建議選擇安靜的卧室或玩具間,給寶寶充足的小空間。
提高寶寶專注力,三個小遊戲瞭解下
怎樣提升寶寶的專注力,讓娃高效玩耍、高效學習呢?爸媽們可以嘗試陪寶寶玩三個小遊戲,在愉快的親子時光中,不知不覺提升了寶寶的專注力。
1)找差異訓練
爸媽分別説出兩句意思類似,細微之處又有不同的句子,讓寶寶“來找茬”,找出其中的不同之處。如:
草地上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陽光,在欣欣向榮地成長。
草原上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陽光,在欣欣向榮地成長。
2)找撲克遊戲
從一副撲克牌中隨機抽取三張不同花色的牌,如梅花A、紅桃8和黑桃5。
讓孩子在選好一張牌,然後將牌面倒扣,用手隨意撥動更換三張牌的位置,讓孩子尋找最初的那一張。
3)開火車遊戲
這個遊戲最適合一家三口一塊玩,三個人分別給自己選擇一個地名,比如爸爸代表北京,媽媽代表天津,寶寶代表重慶。
遊戲開始,爸爸:“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起:“往哪兒開?”爸爸:“往重慶開!”那麼下一輪就由寶寶開始,指定火車向哪裏開。
這個遊戲人越多越有趣,需要的記憶力也更強,可以帶上爺爺奶奶一起玩。
小島今日話題:你家娃做事專注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台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