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兒子,父親捐出一半肝臟

父子倆的深情凝視。(陳敏 張林霞 攝)

本報訊(記者陳敏 通訊員張林霞)“32年前,是爸爸給我了第一次生命;32年後,他又給了我第二次活下去的機會……”拉着爸爸的手,病牀上的小汪説着説着,眼眶濕潤了。

32歲的小汪來自安徽,在寧波打拼了幾年。20天前,正在家中休息的小汪突然出現了乏力、尿黃等症狀,到醫院一查,竟然是“慢加急性肝衰竭,肝性腦病”。

小汪父母得知他的病情後,第一時間從老家趕來寧波。小汪在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護肝、降血氨、抗病毒等治療後,病情並無好轉,黃疸指數持續升高,且很快出現頭痛、神志不清等肝性腦病的表現。醫生説,要想把小汪從死神手裏奪回來的唯一可能就是立即施行肝移植。

小汪很快轉院到了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並馬上被收入重症監護室。此時,小汪已陷入半昏迷狀態,病情危急,李惠利醫院肝移植團隊制定了先行人工肝支持及綜合治療暫時緩解病情以爭取時間,同時積極籌備肝移植的搶救方案。

搶救方案的關鍵問題是供肝來源。根據臨牀經驗,患者陷入昏迷狀態72小時後仍無肝源就幾乎等於死亡,72小時後即使能換上肝暫時保住命,也將由於大腦損傷,智力難以恢復,或出現各種嚴重併發症。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的器官捐獻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寧波地區的器官捐獻率近幾年一直徘徊在每百萬人口2人至3人,而需要接受肝移植患者則在每百萬人口30人以上。要在短短几天內等到合適的肝源,幾乎比登天還難。

要搶救小汪,最有可能的就是活體肝移植。得知這一信息,小汪父母又看到了生的希望,他們找到醫生,希望把肝臟捐給兒子。檢查評估顯示,年近60歲的汪爸爸身體健康,和兒子血型相配,其肝臟經人工智能虛擬分割後能滿足兩個人的要求。

“不要説我的肝臟,要是我的命可以用,拿去救他我也心甘情願……”汪爸爸不善言辭,但他一句樸素的話,卻讓醫生們感受到了一位父親沉甸甸的愛。

6月11日,是小汪重獲新生的日子。這一天,對小汪全家人來説意義非凡。上午9時整,汪爸爸的供肝切取手術開始。這邊,由陸才德教授主刀、房炯澤副主任輔助的病肝切除、新肝植入手術同時進行着。

歷經了漫長的9個半小時,小汪的活體肝移植手術順利結束,最終移植團隊從汪爸爸身上切取了重達663克的肝臟(近50%的肝臟)成功植入小汪的體內。

術後,汪爸爸回到普通病房,而小汪因病情需要被送往ICU接受進一步的治療。4天后,小汪也順利地轉回了普通病房。

昨天,汪爸爸康復出院。“以後我一定會好好把身體養好,會用餘生好好報答父母的愛……”在病牀上,小汪拉着父親的手動情地説。

據瞭解,這是李惠利醫院自2019年開展成人活體肝移植以來,完成的第8例成人活體肝移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3 字。

轉載請註明: 為救兒子,父親捐出一半肝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