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幾位寶媽來找我問:“自家孩子最近突然出汗增多了,要怎麼辦?”聽她們的描述中,各家有各家的難。
有的説:“白天還好,孩子一睡着就開始冒汗,枕頭濕了一個又一個,愁啊!”
有的説:“孩子都被汗醒了,一摸全身都是汗,一個勁的哭啊。”
還有的説:“之前寶寶都可正常了,就是上次感冒,吐了之後,就開始大量出汗了,這可怎麼辦呢?”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寶寶出汗的問題,看看什麼樣的出汗屬於正常的現象?什麼樣的出汗需要引起重視?家有虛汗寶寶,家長們可以做些什麼?
寶寶有沒有“汗出增多”,這件事判斷起來特別容易,只要留心觀察就很容易判斷,而難點在於什麼樣的“汗出增多”是有問題的,問題出在哪裏,家長要怎麼辦?
生理性的汗
理清楚思路後我們説起來就會容易一些,下面我們就先來説説:什麼樣是生理性的汗。
01
評估汗量
為什麼我總説“孩子出點汗,沒事,做家長的不要着急”。因為孩子本身的新陳代謝率就比成年人快得多。同樣的外界温度、同樣的活動強度下,孩子的呼吸、心率都會比成年人快很多。
“汗出增多”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在平時觀察寶寶出汗量這一因素上,如果寶寶的出汗量是家長2倍左右,都是可以放心的。
02
出汗時間
如果汗的部位侷限在頭頸部,汗出增多的時間常常是剛入睡後1小時左右,也屬於生理性汗出的範疇。
很多孩子喜歡在睡前喝一瓶奶,有的甚至是喝着喝着就睡着了,攝入温熱的食物後在體內聚集產生熱量,化作汗液排出,這很正常。
運動也是引起入睡後汗出增多的因素,運動神經開始發育但年齡尚小的寶寶們(年齡1.5歲~3歲左右),他們經常會在臨睡前,表現出異常興奮的狀態。開心的笑,快速的蹦蹦、跳跳,直到玩累了再去睡覺,這樣的習慣沒有什麼壞處,但會導致運動產生的多餘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直到寶寶入睡後,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身體便通過出汗而將多餘的熱量散發出來。
03
外界因素:衣、被、温度
這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了,“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現在的孩子,別説飲食適度了,就連衣物都是能多穿就多穿,寧可熱着,也絕不能讓孩子凍着、涼着。這樣的“愛”,讓寶寶多出了一身的汗,多長了許多的疹子。
其實,孩子需要的衣物需要比成年人少一件,比家裏的奶奶、姥姥少兩件。被子需要比成年人蓋的薄,蓋的少。
不要讓愛成為孩子的負擔,這是我親身的體會。哪個當媽媽的,不怕孩子凍着呢?我也一樣。我家寶寶小的時候睡榻榻米,她穿睡袋自己睡,我在同一個房間的另一側,就在上一個冬春之交的時候,我還蓋着上一季的棉被,那時她晚上睡着後就會出汗,吭吭唧唧睡得也不安穩。起初我也以為是白天零食吃太多,“胃不合則卧不安”嘛。但是,飲食調整後,又觀察了三天,寶寶還是出汗,還是吭吭唧唧,我就知道定是熱着了,果斷給孩子換了薄一些的睡袋,果然汗也不出了,睡的也安穩了。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是真的很有道理。
需要引起重視的“汗”
説了這麼多生理性的汗,那什麼樣的汗出增多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呢?
這就要説回“出汗與補鈣”的問題上面。
大家先理清一個邏輯:“兒童缺鈣容易誘發佝僂病,而佝僂病其中的一個外在表現就是出汗。但要注意哦,不是所有的汗出增多都是缺鈣導致的。”
所以,不要見到孩子出汗就補鈣,鈣補多了,還會影響孩子對於鐵、鋅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
1、如果孩子汗出增多伴午後加重;或伴有心率快,吃得多,易發怒;再或者孩子長時間不能曬太陽,出現囟門遲閉,反覆感冒,肌肉無力等問題時,需要去當地醫院進行系統檢查以排除結核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及佝僂病的問題。
2、排除了以上生理性汗出及疾病因素外,若孩子是先天體虛,或者像文章開頭時家長説的生病後突然汗出增多,再或者是汗出顏色泛黃,伴有便秘、口臭等問題,也是需要引起重視的。
先天稟賦不足
此類汗證常為遍身汗出,孩子體型較同齡孩子瘦弱,不愛玩,睡的少,此類寶寶可以常服一段時間山藥粉,以平補肺脾腎,滋養先天。
病後體虛
若為病後出現的汗出異常,則多為表虛不固,就好像屏風破了,外邪會刮進來,津液也會流出去,這時候可以選擇服用一週的玉屏風散。
鬱熱在裏
如果是汗液泛黃,兼便秘、口臭,則鬱熱在裏,迫津外溢的表現,可以吃三天的防風通聖散以表裏雙解。
治汗,無需憑止汗
“汗為心之液”,無論是什麼情況的引起汗出增多,只要是多,超過了那個量就會對身體有影響,津液丟失,損傷心氣。那要怎麼辦呢?給寶寶熬一碗浮小麥大棗水就是很好的辦法。
紅棗3顆掰開、浮小麥10~15克(三歲孩子為例),水開後煮15分鐘就可以。煮一碗,渴的時候喝一點,一天喝完。
紅棗,就是家中日常使用的紅棗就可以,它味甘,性温,可以補脾胃之氣,又能養心安神。
浮小麥,是小麥未成熟果實,中藥店有售,因為把它放入水中,能浮於水面,故此得名浮小麥。它味甘,性涼,歸心經,雖無澀味,卻是一味很好的收斂之劑,可以固表止汗,而且浮小麥味甘可以益氣,性涼還可以除煩。對於自汗、盜汗、更年期出汗都有很好的療效。
《本草綱目》載浮小麥:“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勞熱,婦人勞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