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這條路,説輕鬆不輕鬆、説甜蜜也很甜蜜,用酸甜苦辣形容育兒生活不為過。不論是初為父母,還是育有多子的生活,都讓爸媽有不少心得。當你在育兒這條路上,遇到困擾、挫折、不安時,不妨利用斷舍離精神,簡化心境上的煩惱,讓你的育兒之路更順暢。
什麼是斷舍離?
斷舍離為衝道瑜伽創始人衝正弘,於1976年提出的瑜伽理念,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脱離對物品的執著,斷舍離曾被選為2010年度日本的流行語。現代人將斷舍離精神,用於各層面,以懂得放棄,重新審視自己的真正需求為核心概念,以此精神調適生活態度。
你,是否給自己過多的期許?
在育兒這條路上,你是否給自己過多要求?期許自己成為全能家長,滿足小孩的需求,讓他們快樂長大。但現實不如理想中美好,孩子出生後,各種育兒狀況讓家長苦不堪言,無法達到理想標準時,有些媽媽會自責、有些爸爸會挫折。在這些情緒交錯下,對育兒一事壓力漸大,無形間否定自己的付出,總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好。不妨將斷舍離精神用在育兒上,或許會有不錯效果。
如何將斷舍離精神用於育兒?
1.斷去不需要的建議
從懷孕那一刻起,便聽到各種建議,懷孕期間什麼能做、什麼不行、1歲前的孩子該怎麼帶、孩子做錯時該怎麼教等,這些建議就算發自真心,也不一定適合你與孩子。沒有説建議不好,但父母是最清楚孩子個性的人,唯有因孩子狀況,摒棄多餘建議、調整育兒方針,才是好的開始。
2.捨去多餘顧慮
不管顧慮再多、思考多周全,都無法面面俱到。看到孩子沒如預期中成長,不一定代表教育失敗,反而可以去思考關鍵原因是什麼,是否改孩子太多的要求,導致孩子不堪負荷。又或者顧慮太多,導致綁手綁腳什麼都做不好。舍下過多顧慮,專注重要的成長過程,讓你與孩子的歡樂,是來自輕鬆、無壓力的相處。
3.脱離當好父母的堅持
誰都想成為100分的父母,雖然給自己要求是好的,可以成長,然而沒有一套標準可套用在所有孩子身上,孩子的個性、狀況因人而異,縱使吸收再多知識,也有可能遇上孩子不買單的狀況。但這不全然是父母的錯,只是還有調整空間,適時改變標準,彈性調整育兒方針,不讓挫折改變初衷,就能減輕壓力。
強逼自己與孩子,在不合適的育兒方法中相處,只會增加挫折與摩擦。放棄,不一定代表失敗,而是讓自己從不適合的方法中解脱。因應孩子的個性調整,是必須的,才能找到最‘舒適’的育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