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桑榆晚
最近越發覺得自己養了個「假兒子」。
早晨做好飯,給他放在桌子上,還沒吃兩口,他突然把勺子往旁邊一扔,「我不吃了!」
去上個廁所,回來看見他把玩具扔了一地。
我還沒説話,他倒好,直接把手上的玩具一扔,發飆説「臭媽媽,我再也不理你了!」
無緣無故發脾氣,真的讓我苦不堪言。
俗話説:孩子的臉,六月的天,説變就變。前一秒興高采烈,風平浪靜,下一秒暴風驟雨,天崩地裂。
關鍵是,真的很棘手:
講道理吧,他根本聽不進;
不理不睬冷處理,孩子哭得更傷心;
對孩子妥協吧,又怕慣壞了孩子。
其實,孩子發脾氣不是壞事,關鍵看家長怎麼處理。
發脾氣,是大腦在發育之前看過一個育兒節目。
爸媽叫孩子吃飯,5歲男孩突然發起了脾氣。又是發飆,又是扔枕頭,後來索性抱着門框砸東西。
看到鬧脾氣的孩子,爸爸媽媽的第一反應是——冷處理。
爸爸轉頭就走,媽媽也在一邊冷冷地看着。
「你別再鬧了。」
「哭夠了嗎?」
相信很多家長也會這麼做,但顯然沒起作用,孩子嚎啕大哭,誰勸也不管用。
看到局面收拾不住,他們決定——講道理。
即使苦口婆心勸説孩子,讓他在應該吃飯的時候吃飯,但孩子還是毫不猶豫拒絕:「我就不要!」
無奈之下,父母拿出「殺手鐧」——威脅。爸爸説要拿來戒尺,孩子才終於不哭了。
冷處理、講道理,繼而以威脅的方式壓制脾氣,不瞭解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原因,這些做法無疑是簡單粗暴的:
表面看似解決了問題,卻為孩子日後的行為埋下了後患。
兒童心理學者黛博拉·麥克納馬拉博士曾説過:「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發脾氣本身是無害的,阻止發脾氣才是。」
其實孩子發脾氣,並不是任性。
研究表明,人類的理智腦比情緒腦發育落後。
6歲以前的孩子,腦部發育還不成熟,一旦被情緒控制,很難用理智去控制行為,用意志去剋制怒火。
不是孩子不想停,而是做不到。
父母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樣把脾氣收回去,其實是有悖孩子大腦發育規律的。
發脾氣,有可能源於挫敗感《超級育兒師》裏一個5歲男孩,是一個很愛發脾氣的「問題小孩」。
不小心把積木碰倒了,馬上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和爸爸踢球,比分剛一落後,他就開始鬧情緒。
和別的小朋友玩,只要比賽輸了,就會不分場合發脾氣。
為了改掉孩子愛發脾氣的毛病,這位爸爸是這麼做的:
只要孩子發脾氣,爸爸就會帶着他出門,讓他冷靜,並且規定「不冷靜下來不準回家」。
然而效果並不好。
即使孩子暫時控制住了脾氣,沒過一會還是心裏憋氣,而且治標不治本,這樣的狀況還是會繼續。
其實他們陷入了一個誤區。
認為孩子發脾氣是「任性」,採取的措施也往往是,強迫孩子冷靜、控制。
實際上,孩子發脾氣,其實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逐漸發育的表現。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2-5歲的孩子,正處於道德發展的「自我中心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開始萌芽。
他會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但是能力又暫時跟不上,當他們的願望無法實現時,心理就會產生挫敗感和無力感。
願望和實際能力的錯位,使他們更容易發脾氣。
父母應該做的不是制止,而是引導孩子樹立良好的輸贏觀念,幫助孩子梳理情緒。
發脾氣,有可能是感覺不到愛閨蜜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天早飯後,孩子無緣無故大發脾氣,飯不吃,覺不睡,把毛絨玩具狠狠地扔在地上。
閨蜜很是不耐煩,好不容易出差回家,孩子就這麼不聽話。於是索性不再搭理他。
過了一會,她在上廁所,孩子怯生生地推門進來,眼眶紅紅地説,「媽媽出差,三天沒回家,想讓媽媽抱抱我。」
那一刻,閨蜜懊惱不已。
孩子心中憤怒的最大來源,很可能是他們以為自己不被愛。
在《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閨蜜帶着孩子來家裏做客,嗯哼突然衝媽媽發脾氣、還放狠話。
我也不想跟你説話了;
晚上不跟你睡;
你讓我幹什麼事情,都不幫你幹了......
讓嗯哼性情大變的原因居然是,媽媽忙着照顧客人,忽略了他,他覺得媽媽不愛他了。
心理學上講,孩子發脾氣,因為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而孩子的需求,主要有三方面:「陪伴、探索、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孩子不會表達,只能用發脾氣這樣簡單粗暴的方法來傳遞情緒,引起大人注意。
孩子其實不難哄,只有父母找到孩子發脾氣的「因」,才能從根源上,化解孩子鬧脾氣的「果」。
哈佛大學講師、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Susan David曾經提出:
「一個人的情緒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即情緒敏感力,而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
也就是説,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怎麼處理,直接影響到孩子情商的高低。
1. 接納孩子的情緒
曾經有媽媽講過這麼一個生活片段。
某天晚飯後,孩子用積木搭了三個飛機,他激動地手舞足蹈,卻一不小心摔倒在剛搭好的飛機上。
「嘩啦」一聲,飛機立刻被砸得散成了花,變成一堆碎片。
眼看好不容易搭好的飛機塌了,孩子瞬間炸了。他亂蹦亂跳,發瘋一樣撿起地上的毛絨玩具,使勁扔向廚房,然後跑到廚房再撿起,再使勁扔回來。
面對發脾氣的孩子,這個媽媽接下來做法就很優秀。
她先是共情孩子,對他説,「寶貝,這麼漂亮的飛機被砸散了實在太讓人傷心了,而且還很讓人生氣。」
等孩子情緒稍微平復一些了,這個媽媽又做了第二件事,幫孩子把壞情緒進行了「轉移」——建議孩子再搭一個更大的飛機。
「媽媽有個建議,我們再擺一個超大型的飛機怎麼樣?」
孩子馬上點點頭説,「不過你得幫我。」
從飛機散掉,到孩子發泄完脾氣重新坐下來擺飛機,只用了5分鐘。
這是一個化解孩子「情緒風暴」的正面案例。
在孩子的情緒爆發點,講道理和打罵都是沒有正面作用的。
「接納」是讓孩子的壞情緒向外宣泄,「轉移」是幫孩子構建好情緒。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胡可的做法也很值得借鑑。
在吃飯的時候,小魚兒一直在玩弄新玩具,他還要求媽媽幫他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胡可讓他專心吃飯,小魚兒開始翻白眼,鬧脾氣。
胡可沒有制止,也沒有冷處理,而是第一時間送上「我知道」。
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可是現在是吃飯時間,這是規則,你要遵守。
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也很想帶走,但是規則不能帶走。
「我知道你很難過。」
「你是不是很生氣?」
「如果是我,也會像你一樣很傷心的。」
這樣的句子,遠比一句「別鬧了」要管用。
2. 教會孩子如何表達情緒
朋友的女兒才4歲,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
見人會夸人:「阿姨你真漂亮,我看見你心情都變好了。」
想要什麼東西會説得很清楚:
「阿姨,你這個玩具我可以玩一下嗎?一會兒我就還給你,好嗎?」
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想來情商不會低。
問起怎麼培養孩子,朋友説方法很簡單,就是引導孩子説出自己的感受。
比如孩子發脾氣,朋友總是會提醒她「説出你的感受。」
比如朋友會常常做示範,讓孩子知道一些情緒語言:「我很生氣」「我有點不高興」「我要發脾氣了!」……
在發完脾氣後,還會引導孩子分析情緒。
「你剛才生氣是因為什麼呢?」
「你是因為媽媽沒有及時照顧你生氣了嗎?」
將發脾氣的理由説出來的過程,也是幫孩子進一步強化理智腦使用的過程。
孩子的情緒效能感的發展,需要經歷被捕捉、被示範和被強化三個階段,最終經過反覆的練習,孩子才能形成屬於自己的情緒表現力。
當孩子的語言表達增強了,情緒的表達就多了一個通道。
3. 給孩子台階下
學者馬未都講過一件兒子小時候的趣事。
有一次他帶兒子上街,事先約定好不買玩具。
可是兒子一看到玩具就走不動了,吵着要買,哭得十分傷心。馬未都覺得大庭廣眾之下,這麼哭鬧很下不來台,就生氣地對兒子説:「要哭回家哭。」
兒子真的不哭了,乖乖回家。
不過令馬未都印象深刻的,是孩子回到家之後的反應:
他搬了個小板凳,坐在房子中間開始痛哭,一邊哭一邊説:「等我長大了,絕不讓我兒子受這麼大委屈。」
那一刻,馬未都十分愧疚,直言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
這樣的情形,很多家長應該都遇到過。在公眾場合,孩子發脾氣總是讓家長很為難。
妥協吧,怕縱容孩子;強硬一點吧,怕傷害孩子,而且有時候還不起作用。
李玫瑾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馬未都:「你可以和他協商,比如説,今天咱們沒計劃好,但是咱們可以回去好好研究,怎麼攢錢來買。你要給孩子留一個出口,留一個希望。」
一味地呵斥,很可能激化孩子的脾氣。
制止和漠視,又會加重孩子的委屈感。
給孩子留一個台階下,就是一個緩解問題的出口。這個出口,是讓愛照進來的地方。
4. 讓孩子感受到愛
在《正面管教》裏有一個故事:
因為4歲兒子總是突然大發脾氣,這位父親深感沮喪和困擾。
而且父親越是斥責,孩子的情緒就越強烈。
後來,這位爸爸換了個辦法,沒想到效果意想不到的好。
當他的小傢伙又一次突然大發脾氣時,這位爸爸蹲了下來,向孩子大喊:「我需要一個擁抱!」
他的孩子一愣,抽泣着問道:「什麼?」
爸爸再次喊道:「我需要一個擁抱!」
兒子看上去完全懵了,但他停止了哭鬧,並且有點兒不情願地説:「好吧。」
然後,他動作僵硬地給了爸爸一個擁抱。但是很快,僵硬就消失了,父子倆融化在彼此的懷抱裏。
過了好一會兒,爸爸説:「謝謝,這正是我需要的。」
兒子嘴唇微微顫抖説:「我也一樣。」
一個小小的抱抱,就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孩子有時候就是需要一點這樣的特權和寵愛,我們做父母的完全可以給他們。
身體接觸以及愛的表達,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孩子發脾氣,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比起不耐煩的「別鬧了」,一句飽含理解和愛的「我知道」要好得多。
孩子發脾氣不是壞事,反而可能是成長的機會。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接納和理解中,自信陽光,所向披靡。
作者:桑榆晚,自由撰稿人。冷靜且文藝,用文字陪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