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寶寶斷奶“消失”一週,寶寶見到媽媽,十幾秒出現多種表情
母乳的營養比奶粉要更加豐富多元化,寶媽有奶,那可是家中喜事了,不但寶寶能夠得到合理的營養匹配,關鍵還省掉了一大筆經濟開銷。用這些錢給寶媽補充營養,真是更加划算。曉麗就是母乳餵養自己寶寶的,但寶寶過了一歲該斷奶時,卻是有些困難了。
曉麗是全職寶媽,寶寶對曉麗的依賴性特別強,這一年多時間,都是曉麗自己帶孩子,偶爾由婆婆搭把手。曉麗想,孩子逐漸長大了,自己也該慢慢外出工作了,不能總待在家裏。因此,曉麗和婆婆商量,乾脆給寶寶斷奶吧!婆婆也同意了,因為現在曉麗的奶水營養對於寶寶的身體發育,已經不是主要因素了,適當增加輔食才是關鍵的。
所以,曉麗就一忍心回了孃家。一週的時間,愣是忍住沒有見寶寶一面。而婆婆則堅持讓寶寶吃輔食或者奶粉。等曉麗回家後,寶寶見到很久沒見的媽媽,十幾秒中竟然變換出多種表情,可見,寶寶的內心也是非常複雜的。寶寶先是愣了一下,感覺有些意外,後來嘴一咧,眉頭一皺,就開始嚎啕大哭起來,哭得曉麗也開始心煩意亂了。
對於多數母乳餵養的寶媽而言,都是要經歷斷奶這個階段的,但斷奶不等於不讓寶媽與孩子相見。曉麗的做法,雖然達到了斷奶的目的,但方式欠妥,其實,還是有更加妥當,並且不失親情的科學方式可以採取的。
1、寶媽做好心理準備
斷奶對於寶寶來説,是一種新的嘗試,其實對於天天和寶寶在一起的寶媽,也是非常痛苦的。當寶媽決定給寶寶斷奶時,自己要先做好心理準備,不要認為寶寶不吃自己的母乳了,就離自己遠一些了。孩子終究是要成長的,斷奶是孩子邁出獨立的第一步。家長要正視這件事情,不要讓失落的心情影響到寶寶斷奶的進程,因為,寶寶也是非常敏感的,他會觀察媽媽的表情。
2、選擇合適的斷奶時間
根據營養師的介紹,寶寶過了一歲,就可以斷奶了。此時,寶媽的母乳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而孩子自身機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也得到了增強,出現食物過敏的情況相應也減少了。但斷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即便寶媽計算好的時間,也是要循序漸進進行。比如,可以先減少母乳餵養的次數,逐漸以奶粉或者輔食代替,讓寶寶逐漸建立起習慣來,同時也可培養寶寶腸胃的適應性。
3、態度温和拒絕孩子
吃慣了母乳的寶寶,真的吃不到媽媽的母乳了,心理上肯定接受不了,哭鬧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寶媽不能一狠心就離開寶寶,而是要態度温和但又堅決地拒絕孩子,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用準備好的其它食物代替。當寶媽的態度很堅定時,敏感的孩子也會意識到自己的哭鬧是無效的,慢慢就會理解媽媽的做法。
4、避免孩子失去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是逐漸建立起來的,但消失時,卻是一剎那的事情。若是寶媽們都參考曉麗的做法,一下子“消失”一週,也不和孩子説話,那麼,孩子的感受是非常痛苦的,早些年建立起來的安全感會喪失殆盡。所以,當孩子因為得不到母乳而痛苦時,寶媽要先體諒孩子的做法,給孩子以安慰,同時採取恰當的措施,在不讓孩子失去安全感的同時,還能夠達到斷奶的目的。
今日話題互動:各位朋友,您在給孩子斷奶時,都採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呢?有沒有發生過什麼有趣的故事呢?歡迎留言討論。